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采蘋

采蘋

宋代 安道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以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安道采蘋译文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哪儿可以去采蘋?就在南面涧水滨。
于以以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哪儿可以去采藻?就在积水那浅沼。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什么可把东西放?有那圆筥和方筐。

安道采蘋注释

于以:犹言“于何”,在何处。蘋(pín):又称四叶菜、田字草,蘋科,为生于浅水之多年生蕨类植物,可食。
藻:杉叶藻科,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可食。一说水豆。
行(xíng)潦(lǎo):沟中积水。行,水沟;潦,路上的流水、积水。《毛传》:“行潦,流潦也。”
筥(jǔ):圆形的筐。方称筐,圆称筥。
湘:烹煮供祭祀用的牛羊等。《毛传》:“亨也。”按即烹。
錡(qí):三足锅。釜:无足锅。锜与釜均为炊饭之器。
奠:放置。
宗室:宗庙、祠堂。《毛传》:“大宗之庙也。”大宗,即大夫之始祖。牖(yǒu):窗户。
尸:主持。古人祭祀用人充当神,称尸。《毛传》:“尸,主。齐,敬。季,少也。”
有:语首助词,无义。齐(zhāi):美好而恭敬,“斋”之省借。季:少、小。

安道采蘋鉴赏

  此诗叙述的是少女临出嫁前庄重严肃地准备祭品和祭祀的情况,详实地记载了祭品、祭器、祭地、祭人,反映了当时的风尚习俗。
  根据文献可以知道,在古代,贵族之女出嫁前必须到宗庙去祭祀祖先,同时学习婚后的有关礼节。这时,奴隶们为其主人采办祭品、整治祭具、设置祭坛,奔走终日、劳碌不堪,这首诗就是描写她们劳动过程的。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首章两问两答,点出采蘋、采藻的地点,次章两问两答,点出以放、烹煮祭品的器皿,末章两问两答,点出祭地和主祭之人。
  俗话说:“上供神吃,心到佛知。”这些普普通通的祭品和繁琐的礼仪,却蕴积着人们的寄托和希冀,因而围绕祭祀的一切活动都无比虔诚、圣洁、庄重,正如《左传·隐公三年》所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因此,诗人不厌其烦,不惜笔墨,层次井然地叙写祭品、祭器、祭地、祭人,将繁重而又枯燥的劳动过程描写得绘声绘色。
  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主要源于问答体的章法,而其主要构成因素就是五个“于以”的运用。全诗节奏迅捷奔放,气势雄伟,而五个“于以”的具体含意又不完全雷同,连绵起伏,摇曳多姿,文末“谁其尸之,有齐季女”戛然收束,奇绝卓特,烘云托月般地将季女的美好形象展现给读者。

安道采蘋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叙述女子祭祖的诗。《左传·隐公三年》将其与《召南·采蘩》《大雅·行苇》《大雅·泂酌》同视为“昭忠信”之作,而更多的古代学者受“诗教”的影响,认为是贵族之女出嫁前去宗庙祭祀祖先的诗。现代学者大都认为这首诗是描写女奴们为其主人采办祭品以奉祭祀的诗篇。

诗人安道的古诗

秀华续咏 其十八 薛灵芸

宋代 安道

独承恩宠冠昭阳,宝帐深宵绣衮裳。玉面偶然屏上触,宫人争效晓霞妆。

挽宝哥参政

宋代 安道

香魂俊骨坠深渊,无智无谋亦可怜。无寇猖狂如有祟,生民凋瘵似无天。

芳名苟得千年在,死节应当二日先。欲向西湖酹尊酒,凄风冷雨浪无边。

挽司空文定张公二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澹泊环中妙,超遥物外仙。百年从委蜕,一柩戢弥天。

晚契承知已,遗风在象贤。东桥松柏路,不得望新阡。

拈古十四首 其三

宋代 安道

昨日定,今日不定。大小瞿昙,因邪打正。更问如何,钵盂安柄。

试中泠泉

宋代 安道

缓酌中泠水,曾传第一泉。如能作霖雨,沾洒遍山川。

宿梦石房

宋代 安道

坐久青灯结晕红,纸窗寒逗落花风。
西斋试与吟春草,夜半开门月正中。

登边城作

宋代 安道

冬月荒山落日斜,岧峣野景几千家。边城戍色云烟静,绿水清河走白沙。

夏日泛舟

宋代 安道

殿阁风生波面凉,溯洄徐泛芰荷香。柳阴深处停桡看,无数纤鯈戏碧塘。

颂一百则 其六

宋代 安道

去却一,拈得七,上下四维无等匹。徐行踏断流水声,纵观写出飞禽迹。

草茸茸,烟羃羃,空生岩畔花狼藉。弹指堪悲舜若多,莫动著,动著三十棒。

閒居杂咏 其十六

宋代 安道

霜寒黄叶地,日暮碧云天。坐爱斜阳景,晴岩起夕烟。

九日依唐生韵五绝句 其四

宋代 安道

悄悄登山临水兴,纷纷泛菊佩萸人。不须吹落簪花帽,但愿常存漉酒巾。

西林三景 其二 桃源修竹

宋代 安道

桃源应莫问渔郎,到处神仙自有乡。欲食蟠桃寻洞府,且看修竹向宜黄。

岁寒一节心常固,月落千寻影更长。我若过门閒适兴,主人相见亦无妨。

题妙峰上人寒翠轩

宋代 安道

三山海上开,万木霜中悴。化城亘古长如春,宝树千章郁寒翠。

寒翠当轩曙气新,蒲团竹几无纤尘。日迎雪竹影在地,风送雨花香袭人。

玄峰上人抱高节,见性明心坐超忽。几结三生石上缘,十年独饭山中蕨。

霹雳岩前旧径深,霜天朗月挂珠林。窗前卧虎依禅寂,钵里降龙听梵音。

东房兀坐山中静,西竺傍通尘外境。九陌春尘礼磬声,半空海色摇幡影。

天香满室定初回,遥指江南雪放梅。鸦浴石池延拄锡,鹤归瀛海影浮杯。

野夫曾共西楼宿,竹外素烟茶已熟。清风两翼共谈禅,愿作双松在深谷。

友松轩

宋代 安道

轩下双松异俗流,一从栽日便交游。风前吟处声长答,月下行时影每留。

华发别来惊似鹤,苍髯老去竟为虬。竹多冷淡梅多瘦,岁晚相依独汝俦。

萧寺养疴焚香枯坐怀人感旧得三十篇柬锦里同人兼寄都门旧友 其二 ...

宋代 安道

千秋思尚友,叔重与康成。金石纵横列,丹铅点勘精。

天教攻著述,心早薄科名。双鲤何时达,迢迢盼去程。

西氿夜行

宋代 安道

日夕湖水清,苍茫月明里。水清不受月,月出见湖底。

遥山隐鳞鳞,微波空瀰瀰。星星渔火生,杳杳拿音起。

开帘向空绿,一碧见千里。空明溯流光,沿缘撷兰芷。

盈盈杳难即,临风怀彼美。

丁亥中秋

宋代 安道

瑟瑟西风吹雨晴,可怜佳节在边城。
百年人有几时健,一岁月无今夜明。
鲁酒为谁浇战骨,商歌空自怨和盟。
睢阳已死汾阳老,羞对儿曹说用兵。

望海潮 沈寐叟海日楼图,次秦淮海韵

宋代 安道

大江东去,高城北望,愁萦旧梦宣华。魂断愁潮,神游故国,那堪满目尘沙。

禁骑逐羊车。对青镫无语,霜鬓寻加。怕问中原,不知今日是谁家。

还听隐隐悲笳。念离宫淡月,上苑凄花。一片素怀,千行别泪,伤心只自堪嗟。

山外夕阳斜。想茂陵烟树,空老啼鸦。叶乱长安,凤楼何处恨无涯。

次韵送林小眉之鹭门

宋代 安道

乾坤放眼更谁怜,云水情移海上连。埋首债台千垒块,等身价值五铢钱。

骊歌三叠春迟饯,画鹢分飞缆莫牵。安借天风听雅奏,浪浪镇日抵长年。

陈公楼

宋代 安道

陈公汲深实奇计,转向人间作丰岁。
辘轳声晓潜虬寒,玄猿啼在深深树。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