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弹歌

弹歌

宋代 安道

断竹,续竹;
飞土,逐宍。

安道弹歌译文

断竹,续竹;
去砍伐野竹,连接起来制成弓;
飞土,逐宍。
打出泥弹,追捕猎物。

安道弹歌注释

注释
弹歌(dàngē):古歌谣名。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范蠡进善射者稀,勾践询以弓弹之理,陈音于应对中引古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诗源》卷一有《弹歌》一首,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文心雕龙·章句》作“《竹弹》之谣”。
宍(ròu 肉):“肉”的古字。

安道弹歌鉴赏

  此篇和《伊耆氏蜡辞》都是上古歌谣。所谓的上古歌谣,指产生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早期的民间歌谣,是《诗经》以前人民的口头创作。由于年代久远,原始社会的口头创作流传到后世并被记录下来的寥寥无几。现在能见到的上古歌谣,多数是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的产物。见于《周易》的较多,在《尚书》、《礼记》等古代典籍中也偶有记载。上古时期,生产力落后,还没有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因而还不可能出现后世所谓的“纯文学”。
  上古歌谣在思想内容上的最大特色是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在艺术形式上,作为古老的民间口头创作,一般都具有字句简短、语言质朴和节奏明快的特点。通过对《弹歌》等的赏析,读者可以更为具体地加深对上古歌谣的认识和了解。
  《弹歌》选自《吴越春秋》。《吴越春秋》记载,春秋时期,越国的国君勾践向楚国的射箭能手陈音询问弓弹的道理,陈音在回答时引用了这首《弹歌》。《吴越春秋》为东汉赵晔所著,成书较晚。但从《弹歌》的语言和内容加以推测,这首短歌很可能是从原始社会口头流传下来而经后人写定的。这是一首反映原始社会狩猎生活的二言诗,句短调促,节奏明快,读来很有情趣。
  全诗才八个字,却写出了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
  制作工具共分两步。先是“断竹”,即砍伐竹子。由这两个字指引,读者仿佛见到一群围裹着树叶、兽皮的原始先民在茂密的原始竹林旁正手拿骨刀、石斧在砍伐根根竹子。“续竹”是制作过程的第二步。歌中没有交代“断竹”后怎样削枝、去叶、破竹成片,从画面的组接上来讲,从“断竹”到“续竹”,中间已有所省略、承转。所谓“续竹”,是指用野藤之类韧性植物连接竹片两端,制成弹弓。至此,狩猎工具已经制成。以下便接写打猎。
  打猎也分两步。先是“飞土”,把泥弹装到弓上打出去。至于泥弹的制作过程,诗中也未作交代,但从“续竹”到“飞土”,可以想见还有一个制作泥弹的环节。“飞土”的目标,或是飞禽,或是走兽,一旦打中,便向猎获物奔去。“逐宍”便是指追捕受伤的鸟兽。“宍”,为古“肉”字,指代飞禽走兽。
  根据社会发展史和古人类学的研究,人类学会制作弓箭之类狩猎工具,已是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那时的人类究竟怎样进行生产劳动和生活的,只能向残存的原始洞岩壁画和上古歌谣以及考古发现中去探寻。在这一点上,这首古老的《弹歌》起到了活化石的作用。因为有了它,后人才得以窥见洪荒时代先民们生产与生活的部分生动图景。
  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看,此歌虽仅简短的八个字,却包容了从制作工具到获取猎物的全过程,容量很大,对狩猎的艺术表现也比较成功。当然这种简短是早期书面语言表达尚处于雏形的反映。然而审美具有历史性,以今人的艺术鉴赏眼光来看,可以发现作者不自觉地运用了省略、多用和巧用动词的表现手法。不仅每一句的主语“我们”都省略,更主要的是场景之中以及场景之间的次要过程也省略了。每句以一个动词带出,使画面富于动感,且容易唤起人们对“断”、“续”、“飞”、“逐”动作前后过程的联想。此诗的语言两个字一顿,节奏明快,凝重有力。韵字“竹”、“竹”、“宍”,以入声“-K”收韵,更增加了诗句的凝重感,令人联想起先民们在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条件和严酷的自然条件下,颇不轻松的劳动场面。

诗人安道的古诗

醉蓬莱·春雨

宋代 安道

悄悄閒阶立,针线停拈,今朝逢社。准拟看花,叹花开还谢。

何处清游,方壶员峤,称玉人陶写。深院无人,彩绳垂处,鞦韆横架。

风雨连天,曲阑倚遍,还复思量,青春无价。若待晴曛,怕又游丝惹。

昨夜灯前,凤头鞋子,绣文方才罢。邻女慵来,芳村閒了,好桃花马。

郊庙歌辞。让皇帝庙乐章。迎神

宋代 安道

皇矣天宗,德先王季。因心则友,克让以位。
爰命有司,式遵前志。神其降灵,昭飨祀事。

少年游 晓别

宋代 安道

五更天晓渐鸡鸣,斜月半床横。树杪斜疏,马蹄霜滑,银汉带疏星。

看他渺渺垂鞭去,望里不分明。一线江流,几层山色,千里隔长亭。

春雪用上官明之韵

宋代 安道

啑啑春虫闹扑窗,地炉茶鼎蚓声长。诗中有味清于酒,只欠冰梢数点香。

湘江绝句五首 其三

宋代 安道

同舟白衣人,雪色何

因委查哈密新屯水源开渠入山,题诗四首 其三 水亭

宋代 安道

山中宜水水宜亭,水涌山头若建瓴。年久溜穿三峡石,夜深光碎一天星。

气连银汉形分白,痕入苍烟界破青。我爱泉声清不寐,毡庐伏枕耐心听。

赐僧义澄

宋代 安道

止观心地法,色相本皆空。
禅慧明宗性,超然万法中。

集句 其十四

宋代 安道

珠帘约住牡丹风,金殿香销翠绮栊。

应作巫阳春梦句,日高犹睡绿窗中。

支硎山十二咏 其八 南峰

宋代 安道

回峰带秋色,苍翠耸晴昊。涧底有寒梅,年年著花早。

红窗*

宋代 安道

玄门寻,休胡觅。指汝等、修行端的。常清净、意不浮游,保元精无失。炼阳魂,消阴质。两眉间、神光飞出。通斗柄、斡转天关,抱一轮红日。弃凡情,归真理。击双关、玄门高启。吐神光、射透帘帏,现灵阳休体。金乌精,玉兔髓。晃乾坤、清华光*。红窗*,炳耀圆明,照逢壶彻

支硎山十二咏 其十二 牛头峰

宋代 安道

懒随年共化,独卧空山里。时有牧童来,长鞭驱不起。

金陵岁夜 其二

宋代 安道

朮炉松火照春城,夜雪寒灯对旧京。霜鬓暗催人易老,天涯独宿梦难成。

因怀泉石违初志,愧乏涓埃答圣明。烧竹引杯聊饯岁,望乡瞻阙总关情。

字字双

宋代 安道

床头锦衾斑复斑,架上朱衣殷复殷。空庭明月闲复闲,
夜长路远山复山。

路上杂咏十首 其十

宋代 安道

四十年中顷刻殊,神仙作下睡工夫。我家日日黄粱熟,食后酣眠一梦无。

和林宗敬韵

宋代 安道

投老是闲仙,桃花别有源。雅宜吟洛社,无复梦梁园。

日月孤舟定,乾坤一榻存。故人沧海隔,何日再登门。

谒王寀

宋代 安道

照影空濛山色里,背人扑鹿水禽飞。梅花落尽春寒在,细雨斜风点客衣。

宗庵主赞

宋代 安道

袈裟裹草鞋,赤脚桐城走。
只者破生涯,抵死扬家丑。

哭刘梅溪茂才绝句二十八首 其一

宋代 安道

飞鸿渺渺剩泥痕,忠厚如君古道存。修德为何偏减算,不平何处叩天阍。

舟下淮水

宋代 安道

伐鼓下淮津,川光回暮色。数峰云间青,一鸟沙上白。

悠悠水驿浮,飐飐风帆侧。舟人不敢停,知我归朝客。

赠江南故人

宋代 安道

今骑沙苑马,昔踏洞庭鱼。
结缆荷边宿,移家竹里居。
好风横笛晚,新月上帘初。
每忆江南乐,功名有不如。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