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甘棠

甘棠

宋代 安道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安道甘棠译文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棠梨树郁郁葱葱,不剪不砍细细养护,曾是召伯居住处。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棠梨树郁郁葱葱,不剪不毁细细养护,曾是召伯休息处。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棠梨树郁郁葱葱,不剪不折细细养护,曾是召伯停歇处。

安道甘棠注释

蔽芾(fèi费):小貌。一说树木高大茂密的样子。甘棠:棠梨,杜梨,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芾:盛貌;蔽:谓可蔽风日也。
翦:同“剪”,伐,砍伐。
召(shào邵)伯:即召公,姬姓,封于燕。茇(bá拔):草舍,此处用为动词,居住。
败:伐,毁坏。
憩:休息。
拜:拔也,一说屈、折。
说(shuì税):通“税”,休憩,止息。

安道甘棠赏析

  召公在治西方的时候,治理得当,人民和睦。等到他去世了,人们怀念他,连他种的树都不忍心破坏,后人便作了这首诗来纪念他。全诗纯用赋体铺陈排衍,物象简明,而寓意深远,真挚恳切,体现了人民对召公的赞美和怀念。
  《甘棠》一诗的主旨,自古至今,惟蓝菊荪《诗经国风今译》认为是讽刺召伯之作,其他几乎众口一辞,均认为是怀念召伯的诗作。如《毛诗序》云:“《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国。”郑笺云:“召伯听男女之讼,不重烦百姓,止舍小棠之下而听断焉,国人被其德,说其化,思其人,敬其树。”朱熹《诗集传》云:“召伯循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其后人思其德,故爱其树而不忍伤也。”
  对比每章第二句针对甘棠发出的动作:首章曰“勿伐”,伐是齐根砍断;次章曰“勿败”,败是坏其枝叶;末章曰“勿拜”,拜,攀援使弯。《诗经》的重章叠句往往表现为情感上的由浅入深、由轻至重,行为动作上的由简至繁、由小到大,体现的是对主题的逐层深化。但这首《甘棠》一反故常,表现为动作上和行为上的先重后轻。由断到折再到使弯曲,动作愈来愈轻 。它说明了人们对甘棠的珍重态度,伐倒是不行的,折断枝叶也不可,既使是攀援弄弯也是不准的。于是这组动词的妙处和这组叠句的妙处所在即为: 它是用先重后轻的方式传达一种神圣的情感,一种基于敬仰、怀念召伯衍生出的对甘棠的情感。
  再看每章末句由召伯做出的行动:首章曰“所茇”,茇是居住的意思,居住是较长一段时间内的状态;次章曰“所憩”,憩是休息,休息是较短时间内的状态;末章曰“所说”,“说”读为税,税即税驾,停下车子叫税驾,停下车子的时间比休息片刻的时间还要短。由居住到休息再到停车,行为愈来愈简。一位可敬的人居住时间长的地方,那地方就成了他的故居,人们视其为圣地,在那里人们睹物思人,想见其为人,有历史感和真实感。如果这可敬的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 ,别说是他长期居住的地方 ,就是他曾经立足、流连的地方也会神圣起来,同样,这组表示召伯行为的动词也像上组动词一样 ,表现了人们对召伯的无上景仰之情,其实这正是重章叠句的好处。
  全诗三章,每章三句,全诗由睹物到思人,由思人到爱物,人、物交融为一。对甘棠树的一枝一叶,从不要砍伐、不要毁坏到不要折枝,可谓爱之有加,这种爱源于对召公德政教化的衷心感激。而先告诫人们不要损伤树木,再说明其中原因,笔意有波折亦见诗人措辞之妙。突将爱慕意说在甘棠上,末将召伯一点,是运实于虚法。缠绵笃挚,隐跃言外。

诗人安道的古诗

上巳玉山集 其一

宋代 安道

岩嶂何盘郁,汀洲复渺绵。江深迷草树,林霁净风烟。

兰叶修春禊,杨花对别筵。不醉河阳酒,愁心益惋然。

秋寒

宋代 安道

浪游春复夏,秋更滞陪京。
片雨欺贫病,浮云薄世情。
已知蓬鬓短,不逐客愁生。
忽听南征雁,空思寄远声。

冬月词

宋代 安道

山茶未开梅先吐,风动帘旌雪花舞。金盘冒冷塑狻猊,绣幕围春护鹦鹉。

倩人呵笔画双眉,脂水凝寒上脸迟。妆罢扶头重照镜,凤钗斜压瑞香枝。

纪赐十二绝 其一 赐银牌子刻平安二字

宋代 安道

银榜颁恩重,椒觞取醉欢。新年占百福,天语赐平安。

奉和出颍至淮应令诗

宋代 安道

睿情欣逸赏,临泛入淮淝。棹声喧岸度,帆影出云飞。

清流含日彩,奔浪荡霞晖。还如漳水曲,鸣笳启路归。

欲辟荒榛感作

宋代 安道

延秋门中白日昏,

忆小园花事

宋代 安道

天南人去二三月,小苑花飞五六枝。
孤阁自开巢乳燕,疏帘不卷驻游丝。
园蔬未作愁中供,芳草还虚梦里诗。
最忆东邻夜吹笛,一声遥在月明时。

师俭堂

宋代 安道

山泉野饭聊今夕,金谷铜驼非故时。随缘自有数椽足,题俭真成一字师。

沁园春(登凤凰台)

宋代 安道

再上高台,访谪仙兮,仙何所之。但石城西仙,潮平白鹭,浮图南峙,云淡乌衣。凤鸟不来,长安何处,惟有碧梧三数枝。兴亡事,对江山休说,谁是谁非。
庭花飘尽胭脂。算结绮、繁华能几时。问何人重向,新亭挥泪,何人更到,别墅围棋。笑拍阑干,功名未了,宁肯绿蓑寻钓矶。深深饮,任玉山醉倒,明月扶归。

澎湖留别 其三

宋代 安道

蜃气喜初收,承欢骋壮游。烽烟诸岛静,诗思一帆秋。

阅岁同休戚,临行且唱酬。吾乡斜照里,指点是浯洲。

山花子

宋代 安道

桁垂杨拂画桡,碧桃花处泛轻舠。六曲纹窗春水碧,赤阑桥。

绿酒红灯风细细,碧天明月夜迢迢。何事春来频载酒,听吹箫。

南屏寺

宋代 安道

禅心不动法堂空,日影斜侵半榻红。一卷《楞严》看未了,篆烟香散竹窗风。

花深深 闺怨

宋代 安道

花飘零。帘前暮雨风声声。风声声。不知侬恨,强要侬听。

妆台独坐伤离情。愁容夜夜羞银灯。羞银灯。腰肢瘦损,影亦伶仃。

挽钱文翔窗友

宋代 安道

业卒成均懒拜官,老归林壑寄幽欢。文章南省秋云薄,灯火西窗夜雨寒。

长剑提携空自舞,孤琴零落向谁弹。江山何处桐冈路,望尽晨星泪不乾。

少年游·怀李公孙晓村

宋代 安道

人生须是少年游。佳梦话琼楼。公孙潇洒,临风玉树,照彻大江秋。

阑干又看娟娟月,正绣箔、挂银钩。何处吹箫,玉人袅袅,二十四桥头。

戒坛松歌

宋代 安道

策蹇寻山冒残暑,食宿招提已四五。仙嶂灵湫那得逢,枉使人畜挥汗雨。

精庐雕饰为檀越,佛衣陊剥见黄土。佛法一线在戒坛,叩门先听松声寒。

横广平台五十步,穆穆护法排苍官。墨云倒垂逾万斛,压折白石回阑干。

潮音震荡纤壒扫,气象已足肃群顽。矫如神龙下听去,赫若天王司当关。

十松庄慢皆异态,各各淩霄斗苍黛。一株偃蹇甘独舞,不与群松论向背。

此树问年臆可知,开皇下迄耶律代。门内白足鸣鼓钟,年年传法欺愚蒙。

何人饱食携坐具,享此万壑清凉风。风动树开见山趾,帝畿浩浩穷百里。

长波如带抱坛来,历劫不枯桑乾水。回望西山众精蓝,只如房蜂与穴蚁。

彼法开山信有人,善踞灵奇为栖止。定知末法三千年,法终不灭松不死。

途中览皇太子仿书以示之

宋代 安道

奎文一画开天象,保氏先教识六书。笔势须知贵严正,好将功力足三馀。

霅川次韵鹤田

宋代 安道

苕霅双流合,帆樯万里通。
连山黄独雪,一雁白蘋风。
酒户春醅浅,鱼村晚市同。
旧游蕉鹿外,未老已成翁。

忆咏苏州风俗

宋代 安道

邓尉梅梢月,虎邱浪里峰。人争天地秀,物杂理文宗。

俗尚非交让,官箴乏恊恭。舆情常若此,何日奏时雍。

五妃庙怀古

宋代 安道

野庙连坟何代冢,凤阳妃子节堪尊。歌残阳带悲千种,惨尽金枝葬一墩。

御史范咸修墓碣,益王俨子绍儿孙。南郊吊古增惆怅,月下凄凉姊妹魂。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