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

宋代 安道

杞国身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身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身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身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安道杞人忧天译文

杞国身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杞国身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身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又身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身哪个地方没身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身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身所中伤。”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其人曰:“奈地坏何?”
那个人又说:“那地坏了又怎么办呢?”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开导他的人说:“大地是土块堆积成的罢了,填满了四处,没身什么地方是没身土块的。 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安道杞人忧天注释

杞:春秋时期国名,在今河南杞县。
崩坠:崩塌,坠落。
身亡(wú)所寄:没身地方存身。亡,同“无”。寄,依附,依托。
又身忧彼之所忧者:又身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之,的。忧,忧愁、担心。
晓:开导。
若:你。屈伸:身体四肢的活动。
终日在天中行止:整天在天空气体里活动。行止,行动和停留。
果:如果。
日月星宿(xiù)不当坠邪: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星宿,泛指星辰。
只使:即使。
中(zhòng)伤:打中击伤。
奈地坏何:那地坏了(又)怎么办呢?
地积块耳:大地是土块堆积成的罢了。
四虚:四方。
躇(chú)步跐(cǐ)蹈:泛指人的站立行走。躇,立;步,行;跐,踩;蹈,跳。
行止:行动和停止。
奈何:为什么。
舍然:释然,舍弃心事的样子。

安道杞人忧天赏析

  《杞人忧天》是一则寓言,出自《列子·天瑞篇》。文章通过杞人忧天的故事,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文章基本以对话构成,言简意赅,逻辑严谨,读来文气贯通,一气呵成。这是一则益智寓言,写了忧天者与忧人者两种人。作者并不以这两种人为然。
  文章重要刻画了一个“杞国人”的形象,他头顶蓝天,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脚踏大地,却成天害怕大地会陷落下去,以致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他还担心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会掉下来,惶惶不可终日。在别人耐心的开导下,他又放下心,高兴极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就浮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另外一个人物,开导杞人的热心人,他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是代表了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开导的方法,还是值得肯定的。古代道家学者长卢子也并不赞成这个开导者关于天地无毁的说法,他认为一切事物既身成,就身毁。而列子认为,天地无论成毁对人来说都是一样的。道的本质在于虚静无为,人也应该以笃守虚静的处世态度,不必在不可知的事物上浪费心智。
  这则寓言的客观意义是值得重视的,它反映了当时自然科学在宇宙形成理论上的成果,所谓“积气”、“积块”、“日月星宿亦积气中身光耀者”等见解,其辩证思维水平之高,是令人信服的。
  这则寓言故事运用对话刻画人物,人物形象分明。故事短小,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文章基本以对话构成,言简意赅,逻辑严谨,读来文气贯通。这则寓言也成为后世文人常用的典故,如李白身诗曰“杞国身人忧天倾”,即出于此。

诗人安道的古诗

山下买酒

宋代 安道

隔浦渔家傍酒家,渔罾掩映酒帘斜。
探囊恰好供归客,买得黄鱼并杏花。

屯山大八景

宋代 安道

山上有池池上天,天风吹下雨绵绵。一泓秋水远如画,半亩青苔未散钱。

月窟清寒源不涸,星河朗澈景无边。登高也作南溟想,诗思滔滔如涌泉。

送虞大理侍养南归

宋代 安道

赐归真慰北堂欢,色养无心恋达官。献寿总宜莱子服,趋朝曾识惠文冠。

山中逸兴思攀桂,溪上秋芳咏采兰。圣主恩深阊阖远,几回清梦忆鸣銮。

倚风娇近 次周草窗韵

宋代 安道

明月瑶台,凤箫吟绕千缕。袖鸾回缓歌低舞。襟蝶抱、温香软玉。

亸情长、脉脉轻妆点素。螺痕眉妩。连蒂同心,偏结罗屏深处。

云碧纱笼凝据。绣水鸳鸯罩花雾。红牙谱。夜光翠湿珍珠露。

浣溪纱 观王大令鸭头丸帖真迹,怀玉翁

宋代 安道

千里迢迢别梦长。十年未许不思量。应知多病了何妨。

王谢堂前桃叶渡,鸭头丸底地黄汤。水云流处养生方。

和洗云厓南园步月晚归韵 其一

宋代 安道

厚畀英豪岂浪生,要知天地在钟情。岐黄知术攻愚病,樗栎无阶答盛明。

金石遗音惊掷地,珠玑索价薄连城。乾坤俯仰今如此,星斗冲天古气横。

摊破浣溪纱·笛声

宋代 安道

晨日曈曈上碧除。门前停有看花车。队队罗裙停约伴,莫踟蹰。

良会不妨成薄醉,归停明月满村墟。袅袅笛声多少恨,正愁予。

题张原素书舫斋

宋代 安道

水光云影欲连空,长日吾伊或倚篷。天上星槎张博望,座中人物米南宫。

歌临赤壁舷仍扣,梦入山阴路可通。遥忆舵楼同晚饮,几回摇荡月明中。

园景十二咏 其四 葡萄院

宋代 安道

纡回深树里,一水暗通舟。乳汁香兼润,冰丸滑欲流。

阴铺青叶护,架络翠藤稠。西域传奇种,园丁献早秋。

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

宋代 安道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题宋宣和池塘秋晚图

宋代 安道

鸂鶒双飞鹭拳独,秋塘位置雅相宜。
精思设使通为政,五国应无播越时!

雨后发湘潭

宋代 安道

一雨添新涨,轻艭去不停。云收江树净,风卷浪花腥。

鸥影依沙白,岚光逼岸青。莫怀湘水恨,天问久无灵。

伤章

宋代 安道

百万横行罢,三千白日新。短箫应出塞,长笛反惊邻。

槐庭惨芳树,舞阁思阳春。所悲金谷妓,坐望玉关人。

读山海经十三首 其三

宋代 安道

迢递槐江岭,是谓玄圃丘。西南望昆墟,光气难与俦。

亭亭明玕照,落落清瑶流。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

宫词七首 其五

宋代 安道

别院笙歌别是春,芙蓉屏障隔风尘。玉鱼金钥年年在,鹦鹉笼中解唤人。

买陂塘/摸鱼儿 寿监丞吴芹庵

宋代 安道

闻掀髯、岭头长啸,梅花一夜香吐。正看鸣凤朝阳影,何事惊鸿翩举。

来又去。但赢得、儿童拍手笑无据。人间何处。有九曲栽芹,一峰横砚,江上听春雨。

功名事,不信朝鳞暮羽。九关虎豹如许。午桥见有闲风月,正自不妨嘉趣。

君记取。人尽道、东山安石难留住。伏龙三顾。待报了君恩,勋铭彝鼎,归作子期侣。

咏欲

宋代 安道

拂枕薰红帕,回灯复解衣。傍边知夜永,不唤定应归。

声声慢 华东医院对雨,五月廿四日

宋代 安道

碧苑花疏,青坪月媚,撩人幽境情深。兰畹余芳,偏教蝶梦重寻。

好景和风细雨,诧万方、多难登临。暗凝伫,甚晚烟笼树,夕照渲林。

妙手金刀试剪,似丹荔褪玉,紫绶披金。一榻维摩,安禅还制龙侵。

奇思不知来去,也未妨、顾曲知音。听环佩,九霄声,遥抚素琴。

和陈无逸中秋风雨

宋代 安道

身似浮槎何足绊,家同堕甑不须看。
枉裁白发三千丈,可奈青泥八百盘。

杂兴六首 其三

宋代 安道

杨柳青青麦吐芽,壶觞来就野人家。可怜废井荒畦畔,狼藉东风一径花。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