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天保

天保

宋代 安道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
天保定尔,俾尔戬穀。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安道天保译文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
上天保佑您安宁,王位稳固国昌盛。
天保定尔,俾尔戬穀。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
让您国力加倍增,何种福禄不赐您?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使您财富日丰盈,没有什么不盛兴。
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上天保佑您安宁,享受福禄与太平。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
所有事情无不宜,受天百禄数不清。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给您福气长久远,唯恐每天缺零星。

安道天保注释

保:保护。
定:平安。尔:指国君。
亦:又。孔:很。固:巩固。
俾(bǐ):使。尔:你,即周宣王。单厚:确实很多。单,“宣”之假借,确实。
除:赐予。
多益:多富,即富有。
庶:众多。
戬(jiǎn)榖(gǔ):吉祥,幸福。榖:善。
罄(qìng):尽,指所有的一切。
百禄:百福。百,言其多。
遐福:远福,即久长、远大之福。
维日不足:言因福之多而广远,日日享福也享受不完。维,通“惟”,惟恐。
兴:兴盛。
阜(fù):土山,高丘。
陵:丘陵。
川之方至:河水涨潮。朱熹《诗集传》:“川之方至,言其盛长之未可量也。”
增:增加。
吉:吉日。蠲(juān):祭祀前沐浴斋戒使清洁。饎(chì):祭祀用的酒食。
是用:即用是,用此。孝享:献祭。孝,祭祀。
禴(yuè)祠烝尝:一年四季在宗庙里举行的祭祀的名称,春曰祠,夏曰禴,秋曰尝,冬曰烝。
于公先王:指献祭于先公先王。公,先公,周之远祖。
君曰:即尸传达神的话。君,指先公先君的神灵。卜:“畀(bì)”字之假借,给予。
万:大。无疆:无穷。
吊:至。指神灵、祖考降临。
诒(yí):通“贻”,赠给。
质:质朴,诚实。
日用饮食:以日用饮食为事,形容人民质朴之状态。
群黎:民众,指普通劳动人民。百姓:贵族,即百官族姓。
徧(biàn):“遍”的异体字。为:通“化”,感化。
恒:“緪(gēng)”字的假借,指月到上弦。
骞(qiān):因风雨剥蚀而亏损。
或承:即“是承”。承,继承,承受。

安道天保鉴赏

  此诗分六章。第一章是说宣王受天命即位,地位稳固长久。语重心长地鼓励说,“天保定尔,亦孔之固”而且“俾尔单厚”。让宣王消除疑虑,树立起建功立业的信心。第二章又祝愿说王即位后,上天将竭尽所能保佑王室:“俾尔戬谷”“罄无不宜”“降尔遐福”。使王一切顺遂,赐给王众多的福分,还担心不够(“维日不足”)。第三章祝愿说王即位后,天也要保佑国家百业兴旺。此章中作者连用五个“如”字,极申上天对王的佑护与偏爱。诗从第四章起,先写选择吉利的日子,为王举行祭祀祖先的仪式,以期周之先公先王保佑新王(“吉蠲为饎,是用孝享。……于公先王”);次写祖先受祭而降临,将会带来国泰民安、天下归心的兴国之运(“神之吊矣……日用饮食……徧为尔德”)。末章又以四“如”字祝颂之,说王将长寿,国将强盛。全诗处处都渗透着对年轻君王的热情鼓励和殷殷期望,以及隐藏着的深沉的爱心。
  诗中所反映的祭祀仪式的规模,内容和举行地点均符合先秦时代新君登基之礼:登基前祭天(前三章向天祷告)、择吉祭祖,又在宗庙中举行。《尚书·周书·康王之诰》载在康王登基仪式之后,“太保暨芮伯……再拜稽首曰:‘敢敬告天子,皇天改大邦殷之命……克恤西土。惟新陟王毕协赏罚,戡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今王敬之哉!’”而《小雅·天保》这首诗也总是说“天保定尔”“俾尔单厚”之类,亦从天命说起,以期望告诫作终结(“徧为尔德”)。这表达了臣子对君主的忠心和对上天的虔诚,也反映了周人的天命观。
  在表现方法上,作者恰如其分地使用了一些贴切新奇的比喻,“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及“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等,既使得作者对新王的深切期望与美好祝愿得到了细致入微的体现,也使得全诗在语言风格上产生了融热情奔放于深刻含蓄之中的独特效果。

安道天保创作背景

  这是臣子祝颂君主的诗。周克商之后,周的统治者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鉴于殷商灭亡的教训,他们“畏天之威”,“敬天之命”,奉行德政,以安抚百姓,国家日益安定。这时产生了一些歌颂上天、歌颂君主的诗歌。此诗即为其中之一。

诗人安道的古诗

九日登明月台

宋代 安道

今日登高处,令人思独茫。台留东晋古,江引北风长。

细菊离容嫩,悠阳野色荒。年因迟岁序,白露未成霜。

行见月 其一

宋代 安道

行见月,杏花枝上新晴天。东风吹散銮江烟,江南庭院春可怜,有人不肯上秋千。

送郑郡幕赴兴化

宋代 安道

山水推名郡,清才副幕寮。梅花知几树,应待朔风飘。

行李悬双剑,壶餐奉一瓢。为官不厌苦,所至有风标。

雨后郊外泛舟

宋代 安道

雾敛西岩暑气消,微风正好泛轻桡。新晴燕雀低临水,积雨菰蒲密碍桥。

到处湖山惟竹月,数家烟火尽渔樵。瀛洲宛在京畿右,不羡仙家去路遥。

偈颂五十一首 其四

宋代 安道

十字街头,有条活路。没量大人,不知落处。无落处,拟欲追踪,西天此土。

诗一十七首 其八 紫微吟此再三

宋代 安道

玄清眇眇观,落景出东渟。愿得绝尘友,萧萧罕世营。

秀华续咏 其二十九 盼盼

宋代 安道

合欢独起泣花晨,燕子双飞几度春。识得舍人诗里意,不容侬作未亡人。

击舟

宋代 安道

石廪岩前击小舟,娟娟明月照清秋。
仙人一夜吹长笛,三十六峰云尽收。

摸鱼儿·计江南

宋代 安道

计江南、许多风景,繁华只在晴昼。些儿淡沲冲融意,到处粘花著柳。疏雨後。更艳艳绵绵,泼眼浓如酒。飞浮宇宙。但借日浮香,随烟著物,巧笔画难就。惆怅处,曾记苏堤携手。十年惊觉回首。苍埃霁景成阴晦,湖水湖烟依旧。凝望久。问燕燕莺莺,识此年华否。长门别有。脉脉断肠人,柔情荡漾,长是为伊瘦。

失题四首 其三

宋代 安道

青莎翠竹交加,锦石文禽相逐。分明数点渔灯,照见一村茅屋。

生日自开小瓿二首

宋代 安道

迟暮嗟何及,艰危酒暂忘。
风枝高处折,雨叶暗中黄。
是物关兵气,吾身属醉乡。
开瓿今夜忝,明日为重阳。

笑题明月池

宋代 安道

盘转山腰至山寺,苍松怪石清绝伦。
寺额明月池三字,寻胜笑昔题非真。
一泓椀大隐石罅,日间那乃瞻水轮。
设云无乃孤名也,却是刻舟求剑人。

遣使示皇太子捷音

宋代 安道

逋寇多年快剪除,风清塞北已回车。遥知念切驰相慰,驿骑南归赐捷书。

峡中即景口号

宋代 安道

雄开凭雉谍,巴水隔中州。棹发江云乱,金鸣贡赋收。

纸钱焚旧陌,福胙饮新篘。至喜亭何处,文忠遗爱留。

前从军行,仿杜前出塞体九首 其六

宋代 安道

吮血健精神,吞心养胆气。生不读兵书,用奇出人意。

潜伏草莽间,杀人等游戏。一粒铅如星,中有万夫泪。

秋柳诗八首 其五

宋代 安道

名擅章台第一家,忍将憔悴送年华。容销已失如眉叶,才尽难回比雪花。

才见高楼堪系马,俄同寒树与栖鸦。荣枯只是寻常事,忽漫逢时莫自夸。

何处相逢最有情,平康曲转大堤横。回眸不忍枝头望,携手真愁树底行。

近泪几丝浑欲断,牵情千缕苦相萦。自经委谢无穷忆,应悔风花忒煞轻。

惜奴娇·绕绕云梯

宋代 安道

绕绕云梯,上彻青霄霞外。与诸仙同饮,镇长春醉。虎啸猿吟,碧桃香异风飘细。希奇。想人间难识,这般滋味。姮娥奏乐箫韶,有仙音异品,自然清脆。遏住行云不敢飞。空凝滞。好是波澜澄湛,一溪香水。

诗二十五首 其十 九月十八日夜云林右英夫人作

宋代 安道

三景秀郁玄,霄映朗八方。丹云浮高宸,逍遥任灵风。

鼓翼乘素飙,竦眄琼台中。绿盖入协晨,青軿掷空同。

右揖东林帝,上朝太虚皇。玉宾剖凤脑,嗷酣飞蕊浆。

云钧回曲寝,千音何琅琅。锦旌召猛兽,华幡正低昂。

香母折腰唱,紫烟排栋梁。总辔高清阙,解驾佳人房。

昔运挺未兆,灵化顺气翔。心眇玄涯感,年随积椿崇。

形垢甘臭味,动静失沧浪。我友实不尔,荣辱昨已忘。

诏赐金海乘凉诗 其十

宋代 安道

水边龙舰金屏护,树里虹桥翠幰过。归去莫言天上事,蓬莱宫阙渺星河。

杂题画 其二 牧牛图

宋代 安道

陇上辍耕春雨馀,牧儿黑色短裙裾。只疑李密归田去,牛角胡为不挂书。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