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论语七则

论语七则

宋代 安道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踰 同:逾)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安道论语七则

  孔子说:“我大约十五岁志于学习尧、舜、禹、汤、文、武等先王之道。认真研究历史,用心学习《诗》、《礼》、《书》等文化。三十岁时,我的学说已经建立了基础,我也可以以我的学说立身于社会。四十岁时,我已知道我的学说是上天的旨意,故能信道不疑。虽听到各种议论,也不疑惑动摇。五十岁时,我已经明白道就是天。同时明白我是上天的仆人,上天交给我的使命就是修道、传道。六十岁时,一听别人的话,就能准确的理解,并能辨别判断他的话正确与否。如果他的话有错误,我也知道他的话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而我的判断也符合上天的旨意。别人提出的问题,我也能立即回答。而我的回答也符合上天的旨意。七十岁时,天在我里面,我在天里面,天与我同在,天与我合一。因此能随心所欲也不逾越上天的规矩、法则。”

安道论语七则

  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安道论语七则

  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安道论语七则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来做枕头,这样做我很快乐。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指不值得关心)。”

安道论语七则

  敝緼袍:敝,破坏义。緼,乱絮。古无木棉,袍皆以絮。絮之好者称绵,如今之丝绵

安道论语七则

  狐貉:以狐貉之皮为裘,裘之贵者。

安道论语七则

  其由也与:《檀弓》,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家语》:子路为亲负米。则衣敝緼袍乃实况,非设辞。

安道论语七则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此《卫风•雄雉》之诗。忮,害义。嫉人之有而欲加以害伤之心也。求,贪义。耻己之无而欲求取于人。臧,善义。若能不忮不求,则何为而不善?

安道论语七则

  是道也,何足以臧:孔子引诗以美子路,子路终身诵之。是以一善沽沾自喜,将不复于道更求进,故孔子复言此以警之。或说:不忮不求以下当别为一章。今按:不忮不求,正承上敝组狐貉之对立来,分章则义不见,今不从。

安道论语七则

  先生说:“穿着破旧的绵絮袍,和穿狐裘的人同立在一起,能不感为耻辱的,只有由了吧!”“《诗经》上说不忮刻,不贪求,这有什么不好呀?”子路听了,从此常诵止此诗。先生说:“这样又何够算好呀。”

安道论语七则

  子贡问怎样培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磨快他的工具。我们住在这个国家里,就要敬奉那些贤能的大夫,结交那些仁德的士人。”

安道论语七则

  “为仁”,培养仁德,修炼仁德。子贡问如何培养仁德,孔子回答怎样做事。敬奉贤德的大夫,结交仁德的士人,目的是为了培养仁德,人的才德,是经过磨砺熏陶形成的;工匠磨快他的工具,目的是为了做好他的工作,工匠的工具是经过切磋琢磨形成的。二者一个是为了培养仁德,一个是为了做好工作,把做事比喻成为仁。做事须要锋利的工具,培养仁德须要敬奉结交贤德之人;有了锋利的工具就能做好事情,有了学习贤人的机会就能培养仁德。

安道论语七则

  此文明确地告诉人们,培养仁德必须深入社会进行磨砺,以谦恭的态度尊重贤德之人,以真诚的行动结交仁德之士,有了这样的机会和环境,就能成功地修炼仁德。

安道论语七则

  注釋:(1)“善其事”,做好他的工作。“善”,做好。“事”,工作。(2)“利”,磨鋒利。“器”,工具。(3)“事其大夫賢者”,“事”,敬奉。“友”,結交朋友。

安道论语七则

  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安道论语七则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比哪个更强些?”子贡答道,“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能闻一知十,我只能闻一知二。”孔子说,“不如啊,我和你都不如啊!”

诗人安道的古诗

鄂馆书怀

宋代 安道

萧然孤馆起凄风,半壁青灯照病容。滴碎秋心窗外雨,敲残晓梦枕边钟。

衡阳雁断三千路,巫峡猿啼十二峰。不尽关山回首处,暮云叠叠水重重。

卜算子 同席佩兰咏翠云草

宋代 安道

幽绝可怜生,只避骄阳面。染就丝丝学晚霞,不怕风吹断。

牵引太缠绵,绣得闲愁满。莫使天孙织作裳,织就恐,罗纹乱。

皇太后閤春帖子 其三

宋代 安道

内殿家人礼,猩袍奉玉卮。椒盘勤盥馈,百世有孙支。

望海楼二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朱栏画栋最高楼,海色天容万象收。海底鱼龙应变化,天中云雨每蒸浮。

无波不具全潮势,此日真成广汉游。仙客钓鳌非我意,凭轩惟是羡安流。

圣驾朝陵歌 其七

宋代 安道

遥望慈舆宝扇张,帷宫初进紫霞觞。圣人爱日心无倦,转觉铜龙昼漏长。

赠姊

宋代 安道

修短各有分,浮华亦非真。断肠泉壤下,幽忧难具陈。
凄凄白杨风,日暮堪愁人。

和懒云上人韵

宋代 安道

幽径断行踪,浮图对远峰。
结冰坚碧沼,凝雪老青松。
双树下开讲,千灯中现容。
天空雨花遍,门有白云封。

晚次襄阳

宋代 安道

朔雪荒台独雁飞,楚乡凝眺转依依。天连浦溆凝寒水,山隐城皋已夕晖。

旅客竞

坐圆常江天轩听谋西江示众语

宋代 安道

三洲相接连,断处直如割。
中洲二十里,平沙净如刷。
云开天四垂,雨晴山一抹。
绿波三万顷,乞与渔翁拨。
纳之窗户间,道人巧点掇。
我来不忍去,倚阑腕欲脱。
草青烟冉冉,柳静浪聒聒。
天风吧沧海,奔突不可遏。
忻然见此翁,句险峰眼能活,
遡流欲从之,水深春岸阔。

江城子 庚寅年,通仙观醮罢复徊,不遂本愿

宋代 安道

玉河别后出西山。晓霜寒。过重关。书疏相邀,须寒赴清坛。度死超生虽好事,年已暮,鬓成斑。修真未就积功难。炼心宽。悟真闲。造化功夫,都在片时间。斡转玄机全至德,无可欲,列仙班。

过华清宫和温庭筠诗二十二韵

宋代 安道

前王遗构地,今我独来游。渭水烟如昨,骊山树己秋。

苔荒老姥殿,草满夕阳楼。下马山腰曲,朝元云顶头。

周回认故迹,想像走诸侯。春暖回龙驾,天寒进翠裘。

时平安御极,曙早肃宸旒。节镇威咸服,农家稼倍收。

温泉媚池沼,和气舞旌斿。歘盛真妃宠,骄生义子羞。

寰区平似掌,逆党曲如钩。眷顾迷方寸,须臾撼九州。

眉愁太液柳,齿啮未央榴。龙子扶新日,猪儿杀怒虬。

蜀山旋六御,桃野放群牛。岂不天神力,能消父过尤。

山人裨圣德,猛将运兵筹。既复安巢鸟,难忘汗血骝。

纷纷史上记,忽忽梦中休。故国雄三辅,嵬坡怨一丘。

日边通路远,天际断云愁。叹息人何在,山泉依旧流。

吸烟戏咏

宋代 安道

九华仙子餐沆瀣,薜荔衣裳芙蓉带。七宝盘匜百宝床,龙嗡鲸呿天地隘。

葡卜宫中火不衰,樱粟堆里香常在。独衔金茎饥凤吭,孤倚玉筱瘦蛟背。

琼钟瑶席甘露浆,黑雪玄霜紫云霭。灯闪长鸣窸窣风,斗收佳气氤氲界。

不夜城中得滥觞,常燃鼎上欣津逮。癖嗜已同九转丹,创惩未要三年艾。

曩弃书剑求神仙,仙人谓我须淘汰。入尘已似鼠拖肠,离世何望蝉脱蜕!

流连饮啄真籧篨,散诞形骸总疣赘。教我且学不死方,烟霞之里垢尘外。

入山采朮兼采芝,青精有饭黄精代。愧我尚恋烟火缘,未能绝物待沾丐。

蕙兰膏后金粟膏,仙人掷米弄狡狯。引我漫居大沫天,置身遂入须弥芥。

有时卧游上九霄,有时魂游空五内。燥吻惟濡陆羽茶,馋情却谢元修菜!

藉兹冀免俗氛侵,不治未是南山秽。罗什有道吞乱针,游戏神通何介蒂!

晞发阳阿下大荒,久邻山魈木石怪。御气身与造化游,陆地行仙才莫坏!

甜乡休道烂如泥,糟邱须知肉不败。与人无闷世无怀,扫愁有帚诗有械。

揶揄或谓穷骨头,颠倒拚作尸居态。邯郸一枕梦黄粱,洞府三清伸白喙。

雾液云腋流玉酥,鸾胶凤髓含金薤。太乙然火三千年,一吸冲虚无大块。

缘识 其三十七

宋代 安道

凡棋妙手不可得,纵横自可能消息。不贪小利远施张,举措安详求爱力。

曲须曲,直须直,打节斜飞防不测。潜思静虑一时间,取舍临时方便逼。

牢己疆场煞三思,不骄不怯常翼翼。势输他,勿动色,闇设机筹倍雅饰。

恒持自固最为强,尤宜闲暇心先抑。

平望夜泊四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雨多杨梅烂,青筐满山市。儿女当夕餐,嫣然口唇紫。

西山杂诗 其五

宋代 安道

方池涌出玉流寒,耐可溶溶一鉴宽。尘事驱人留不得,欲归还复倚阑看。

文峰贡翠

宋代 安道

静坐无聊两鬓苍,教儿何日继书香。闭门忘却春容老,燕子衔泥入草堂。

热河三十六景诗 其三十五 甫田丛樾

宋代 安道

留憩田间乐,旷观恤闾阎。丛林欣赏处,遍地豫丰占。

读史述九章余读史记有所感而述之 其一 夷齐

宋代 安道

二子让国,相将海隅。天人革命,绝景穷居。采薇高歌,慨想黄虞。

贞风凌俗,爰感懦夫。

别莆田陈君彦质追送不及怅然有作五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启关欲从之,子舟竟何所。剩有水盈盈,亦有叶湑湑。

谈笑昔时欢,徘徊此时楚。子兮如子何,与我周旋我。

元正诗

宋代 安道

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