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宋代 安道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安道著译文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我的郎恭谨等候在影壁前,冠上洁白丝绦垂在两耳边,缀饰的美玉悬荡在我眼前。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
我的郎恭谨地等候在庭院,冠上青绿丝绦垂在两耳边,晶莹的美玉悬荡在我眼前。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我的郎恭谨等候在正堂前,冠上明黄丝绦垂在两耳边,精美的玉石悬荡在我眼前。

安道著注释

著(zhù):通“宁(zhù)”。古代富贵人家正门内有屏风,正门与屏风之间叫著。古代婚娶在此处亲迎。
俟(sì):等待,迎候。乎而:齐方言。作语尾助词。
充耳:又叫“塞耳”,饰物,悬在冠之两侧。《毛传》:“充耳谓之瑱(tiàn)。”古代男子冠帽两侧各系一条丝带,在耳边打个圆结,圆结中穿上一块玉饰,丝带称紞(dǎn),饰玉称瑱,因紞上圆结与瑱正好塞着两耳,故称“充耳”。素:白色,这里指悬充耳的丝色。
尚:加上。琼:赤玉,指系在紞上的瑱。“华”与下文的“莹”“英”:均形容玉瑱的光彩,因协韵而换字。
庭:中庭。在大门之内,寝门之外。
青:与上文的“素”、下文的“黄”指各色丝线,代指紞。
堂:庭堂。

安道著鉴赏

  此诗写男女结婚仪式,写新妇到男方家看到丈夫形象的情景。全诗写的只是一个小剪影,但有步骤,有层次,有色彩,有新妇微妙的心理状态,把华夏古老的结婚仪式写得饶有情趣,
  全诗三章九句,皆从新娘眼中所见来写,新进门的妻子在憧憬与期待中慌乱而羞涩地抬起美丽的双眸,却只看见丈夫的一个背影,他在迎接她,引导着她一步步走近他们的洞房。吴闿生《诗义会通》引旧评称其“句法奇蛸”。奇峭就在于九句诗中全不用主语,而且突如其来。这一独特的句法,恰切而传神地表现了新娘此时的心理活动。当她紧随着迎亲车辆踏进婆家大门的那一刻,其热闹的场面是可想而知的,在场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谁不想一睹新娘的风采,然而新娘对着这稠密涌动的人丛,似乎漠不关心,视而不见,映进她眼帘的唯有恭候在屏风前的夫婿——“俟我于著”,少女的靦覥,使她羞于说出“他”字,但从“俟我”二字却能品味出她对他的绵绵情意和感受到的幸福。下两句更妙在见物不见人。从新娘的心理揣测,她的注意力本来全集中在新郎身上,非常想把新郎端详一番,然而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她不敢抬头仔细瞧。实际上,她只是低头用眼角瞟了一下,全没看清他的脸庞,所见到的只是他帽沿垂下的彩色的“充耳”和发光的玉瑱。这两句极普通的叙述语,放在这一特定的人物身上,在这特殊的时刻和环境中,便觉得妙趣横生、余味无穷了,给人以丰富联想和审美的愉悦。“乎而”二字甚妙,就好像后世民歌中“呼而嗨呦”类的衬词。
  这首诗风格与《齐风·还》相近,也是三章全用赋体,句句用韵,六言、七言交错,但每句用“乎而”双语气词收句,又与《还》每句用常见的“兮”字收句不同,使全诗音节轻缓,读来有余音袅袅的感觉。在章法上它与《诗经》中的典型篇章是那么不一样,而又别具韵味。全诗每章只在三处换了三个字,就表现出新娘出嫁的喜悦和对新郎的满意与赞许。

安道著创作背景

  揣摩诗意,此当是女子回想出嫁时夫婿迎亲情景的。据《仪礼·士昏礼》,新郎到女家迎亲,新娘上车后,新郎得亲自驾车,轮转三周,再交给车手驾御,而自己则另乘车先行至自家门口等候,然后按照规定以次将新娘引进洞房。此诗表现的就是这一古老的结婚仪式。

诗人安道的古诗

浪淘沙 癸卯冬,寓居李凝仙姊处,时值除夕,感赋

宋代 安道

羁旅正萧条。除夕无聊。严寒凛冽朔风飘。赖有朋簪兰契重,雅意相邀。

萱老痛椿凋。泪似江潮。历来冬尽又春朝。尚做寄人篱下客,百感难消。

接笋峰

宋代 安道

天下名山说武夷,高峰晴树碧云齐。
高穷石鼎疑无地,行到山根却有梯。
茅屋成村多卜隐,草书悬壁半留题。
几时扫断红尘路,一叶渔舟九曲溪。

二十一日收复南投街,连日大捷,重围以解 其一

宋代 安道

一旅团乡勇,连朝战伐频。破家欣得士,克敌不伤人。

感激由忠孝,招携仗搢绅。壶浆及箪食,犒赏敢言贫。

有喜致醉

宋代 安道

三十年过方有子,却论情事集悲欢。总叨先德宜昌后,每为身愁欲废官。

琴书他日期堪付,堂构兹丘幸苟完。庭中翠竹红葵色,乘醉邀宾秉烛看。

满庭芳 秋夜述怀

宋代 安道

雁送秋来,蛩催夏去,景物只见翻更。我生何事,终日苦营营。

岂是天公算定,细自思、实困疑城。从今后,虚空揉碎,何处系人情。

情真无系处,花随水远,云逐风轻。叹乾坤若大,安用虚名?

汉武秦皇何在?即使在、在亦平平。何如是,澄怀观道,寂坐想无生。

乙亥九月九日纪事诗四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荆树西风力不支,那堪弱弟此长辞。怜兄念切将身代,思母情深数发悲。

零落衣裳成往迹,抛残笔墨付伊谁。伤心问字殷勤日,忽忽生平有几时。

皇后庙登歌

宋代 安道

载我圣文,奄有四海。外刑家邦,内贻女则。

咏史八首 其八 李卫公德裕

宋代 安道

孤寒八百望崖州,恩怨分明未是仇。但使君心合君子,不须憎李自憎牛。

至阊门

宋代 安道

明丽山川列象辉,光风轻艗带烟霏。云随御仗分河畔,雨洗微尘花点衣。

春暮见莺

宋代 安道

百花开尽见莺流,一啭能添数种愁。
巧舌傍人何太苦,春光随水已难留。
心惊陌上谁家笛,梦破城南少妇楼。
柳色万行听不断,莫牵诗思到扬州。

早发驼驼堋

宋代 安道

郎君坐马臂彫弧,手撚一双金仆姑。毕竟太平何处用,只堪妆点早行图。

蝶恋花 答芦隐见和,集曹全碑字

宋代 安道

大好家居无与主。桃叶桃根,都在人门户。前岁刘郎归复遇。

东山雨后西山雨。

为甚年时相尔汝。女要使人,各有安心处。旧事分明元不负。

等闲忍读离骚赋。

刺竹

宋代 安道

参差抽紫翠,蓊郁自成林。解箨呈圆相,横枝挻棘心。

节高尘不染,刺盛侮难侵。摇曳秋风里,潇潇满径阴。

庆飨老典=2 编者按:《台海诗珠》题作〈飨老典〉。

宋代 安道

皇恩浩荡遍东瀛,耄耋特邀庆典荣。玉斝筵开仁寿宇,霓裳曲奏朔南城。

商周以下无斯盛,欧美之间孰与京。帝德虽隆该宪惠,闾阎从此颂升平。

泰陵果园夕憩感述

宋代 安道

泰园众峰里,冬晴雪树稀。宫监栖岩翠,山禽下夕晖。

攀髯悲隔世,种木见成围。怅忆临轩日,瞻天泪暗挥。

挽慈圣光献皇后二首 其一

宋代 安道

四纪坤仪正,三宫册号尊。蚤还明辟子,坐见太平孙。

治诰遗神几,廞衣出寝门。如何天下养,难驻白云轩。

题九仙宫

宋代 安道

倚天峭壁屹崔巍,触石飞湍怒震雷。
一镜澄清涵宇宙,四围空翠映楼台。
炼丹道士老无寐,跨鲤仙人去不来。
扫却平生尘土梦,此身便是小蓬莱。

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宋代 安道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

  公为都御使,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应曰:“诺。”公屡促之,必如约。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一剪梅·薄暮余霞天际红

宋代 安道

薄暮余霞天际红。反关无俗,指点山童。新泉活火煮云龙。受用仙家,两腋清风。千古埃霾雪山胸。阴魔除扫,不敢形容。玉川携手水晶宫。月里行歌,缥缈孤峰。

热河闲咏七首 其七

宋代 安道

闲来忘暑兼忘我,浩气冲融贯太虚。城市山林冲子宅,山林城市帝王居。

不寻仙客谈元旨,懒觅高僧讲梵书。天地古今惟一啸,悠然自得有谁如。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