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南风歌

南风歌

宋代 安道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安道南风歌译文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清凉阵阵吹啊,可以解除万民的愁苦。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南风适时缓缓吹啊,可以丰富万民的财物。

安道南风歌注释

注释
南风:东南风,又称薰风(薰是清凉温和的意思)。
愠:含怒,怨恨,忧愁。
时:适时,及时,合时宜的。
阜:丰富。

安道南风歌鉴赏

  《南风歌》相传为舜帝所作。《礼记·乐记》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古今乐录》曰:“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史记·乐书》曰:“舜歌《南风》而天下治,《南风》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明初,晋王朱(木冈)展扩太原城,新增修大南门,取《南风歌》之意,原南门命名为承恩门,即辛亥革命后的首义门,新南门命名为迎泽门。
  此诗前两句始见战国尸佼的《尸子·绰子篇》,全诗始出三国魏王肃收集编撰的《孔子家语·辩乐解》。《孔子家语》是王肃伪托之作,今人因而怀疑《南风歌》也是后人伪作。舜为传说人物,其“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很可能是小说家笔法。不过据考证,《南风歌》自战国后已广为人知。今人逯钦立指出:“《史记》已言歌《南风》之诗。冯衍《显志赋》又云咏《南风》之高声。步骘《上疏》亦言弹五弦之琴,咏《南风》之诗。俱证《尸子》以后,此诗传行已久。谓为王肃伪作,非是。”(《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王力则从音韵学的角度指出:此诗“以‘时’‘财’为韵,这种古韵也决不是汉以后的人所能伪造的”(《汉语诗律学》)。当然,这首句式整齐、诗语明朗、抒情优美的《南风歌》,也不可能是舜帝时代的原作,而是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经过了后人的加工和润色的。
  全诗四句,但情思复杂。它借舜帝口吻抒发了先民对“南风”既赞美又祈盼的双重感情。因为,清凉而适时的南风,对万民百姓的生活是那样重要,那样不可缺少。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这是就苦夏的日常生活而言。赤日炎炎,暑气如蒸,百姓怎能无怨?而南风一起,天气转凉,万民必有喜色。所谓薰风兼细雨,喜至怨忧除。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熏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就是表达了这种情怀。“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清凉的南风可以解民之愠,适时的南风则可以阜民之财,由日常生活转而到收成财物,诗意更进一层。《礼记·乐记》曰:“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可见,“南风”的“阜民之财”比之“解民之愠”更为重要,也更为令人祈盼。因此,前人大都从这方面来阐释诗旨。司马迁说:“《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史记·乐书》)王肃也说:“《南风》,育养民之诗也。”概言之,《南风》之歌,即赞颂“南风”煦育万物、播福万民的恩泽之歌。
  善读诗者,当悟诗外之旨。其实,先民们对“南风”的赞颂和祈盼,也正反映了他们在自然力面前的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热烈虔诚的赞颂里,潜藏着忧郁无奈的心情。不过,由于对“南风”的赞颂和祈盼,是通过拟想中的舜帝口吻表达的。因此,经后世儒家诗评家的阐释,“南风”逐渐具有比兴之意,并成为帝王体恤百姓的象征意象;历代诗人也常以“南风”来称颂帝王对百姓的体恤之情和煦育之功。在古代诗歌语词中,“南风”是最具美颂色彩的意象之一。
  在艺术形式上,诗句错落,诗节对称;押韵讲究,重章复唱;辞达而意显,声曼而情婉,这是《南风歌》的主要特点。这种类似楚辞格调的艺术特色,同它在流传过程中得到加工润色的“第二重创作”,有着密切关系。

诗人安道的古诗

伊川令/伊州令

宋代 安道

西风昨夜穿帘幕。闺院添消索。最是梧桐零落。迤逦秋光过却。人情音信难托。鱼雁成耽阁。教奴独自守空房,泪珠与、灯花共落。

减字木兰花·五行四象

宋代 安道

五行四象。戊己攒盈如何样。黑水红云。白马背牛两下分。金车宝辇。大道夷然烹玉线。碾路如银。搬载婴儿出世尘。

林圯

宋代 安道

一向屯兵事垦田,参军拓地至沙连。泉甘土美难容弃,食尽身歼剧可怜。

姓字尚留原上石,岁时争献墓头钱。小儒立马秋风里,碑碣搜寻为怆然。

送海滨公八十诗

宋代 安道

佳日湛清俎,北堂弦管多。侍子奉鸠弦,国老意皤皤。

冠盖溢街衢,尊俎四座罗。列帛等丘山,倾酒若江河。

齐童三五行,挟瑟振安歌。流云转长袂,陈舞屡婆娑。

俯仰凌七盘,飘摇切阳阿。歌舞讵云毕,高宴方嵯峨。

凉秋白露垂,芳飙动池荷。瞩此帝城隅,甲第驰鸣珂。

皇路穆清尘,庶僚愿如何。玉树齐万年,千秋沐恩波。

满江红·登珞珈山,泛东湖

宋代 安道

游遍江南,算岁岁、飘零为客。喜今日、故园载酒,好花时节。

十里烟鬟妍入画,一篙春水波翻雪。忆他乡、无此好江山,楚天阔。

青不断,圆无缺。闻笑语,开欢靥。看远峰鸦背,夕阳红抹。

欲向桂堂招隐士,还宜水底掏明月。待他时、蜡屐更重寻,开阊阖。

次果庵叔韵为张公玉题钓月

宋代 安道

风月老吟边,何人道谪仙。拨云金镜现,弄影玉钩牵。

捉笔山摇翠,狂歌剑倚天。广寒宫阙近,醉袖任便娟。

折丹桂

宋代 安道

秋风秋露清秋节。秋雨过、秋香初发。二仙雨值好秋天,气却与、秋霜争烈。
秋霄开宴君仙列。秋娘唱、秋云低遏。寿杯双劝祝千秋,镇长对、中秋皓月。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宋代 安道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赠通禅客

宋代 安道

龙墀问法动天颜,天赠黄金一万钱。
打得衲僧公验正,通禅依旧是通禅。

宁宗郊祀二十九首 饮福用《禧安》。

宋代 安道

瓒斝觓䚧,觥罍氤氲。有醴惟香,有酒惟欣。肸蚃丰融,懿懿芬芬。

我龙受之,如川如云。

四十一年除夕书怀

宋代 安道

平生宵旰志,七七又将过。忘寝愁旸雨,精心勉泰和。

送寒辞故岁,待曙问民疴。莫论新春媚,预怜五噫歌。

次韵陪星子胡主簿游报先寺

宋代 安道

木栖与渊蟠,所性各有适。顾余丘壑恋,大药不适癖。

青山亦可人,乍见如素识。森然一窗下,献此万丈碧。

簿领三秦英,轩昂谢尘迹。壮龄已叠组,旧阀况列戟。

洁身粉黛侧,僧榻群面壁。国鼎笔可扛,天机锦自织。

停骖偶相值,顾问借颜色。东风吹芳原,众卉竞春日。

远郊农饷起,烟屋香芋栗。牛鸣雨陇寒,释耒泥溅膝。

良时一游豫,能不念民疾。二宫山水窟,屦钵恬食息。

含羞目崭绝,讵意陪履屐。终期凌苍巅,一视空八极。

游丝次刘子迎韵四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海棠帘外禦风来,也逐残绒傍镜台。别启大千输藕孔,微穿九曲谢珠胎。

升沈不定难轻许,聚散无端亦费猜。织女机声听夜月,自惭补衮本非才。

上抚军徐树人夫子 其一

宋代 安道

德星光彩绕闽瀛,铁石梅花宋广平。盖世勋猷彝鼎重,等身著述锦囊盈。

百城保障车随雨,万里清秋月照营。指日九重枚卜近,金瓯高覆宰臣名。

宫怨 其四

宋代 安道

锦树秋声入枕帏,天边牛女又佳期。罗衫虽薄难抛却,记得君恩赐著时。

题肩诗

宋代 安道

偶然偶然又偶然,偶然今日帝王边。世上既有偶然事,诸君何不效偶然。

白马雪涛

宋代 安道

层澜叠浪势轰雷,怒雨号风涌雪堆。
半夜四天云墨黑,恍疑白马闯江来。

寄鞋袜

宋代 安道

细袜宫鞋巧样新,殷勤寄语读书人。
好将稳步青云上,莫向平康漫惹尘。

鲁连子引谚

宋代 安道

百足之虫。
三断不蹶。
心诚怜。
白发玄。
情不怡。
艳色媸。

题织图二十三首 其二十二 第二十二图

宋代 安道

手把齐纨冰雪清,秋衣欲制重含情。逡巡莫谩施刀尺,万缕千丝织得成。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