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长发

长发

宋代 安道

濬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
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率履不越,遂视既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跻。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
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何天之休。不竞不絿,不刚不柔。敷政优优,百禄是遒。
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厖。何天之龙,敷奏其勇。不震不动,不戁不竦,百禄是总。
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苞有三蘖,莫遂莫达。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昔在中叶,有震且业。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

安道长发译文

濬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
深远又智慧的我大国殷商,永远发散无尽的福祉瑞祥。遥想那洪荒时代洪水茫茫,大禹治水施政于天下四方。他以周边各诸侯国为疆域,扩张的天下幅员辽阔之极。有娀氏族部落正在崛起时,禹王立有娀氏为妃生下契。
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率履不越,遂视既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先祖契号称玄王英姿天纵,授封他小国治得政通人和,授封他大国也能人和政通。他循礼守法从不逾越规矩,因此在群众中能得到响应。后继者相土也是极为英武,诸侯纷纷归其麾下呈一统。
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跻。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
正是因为我殷商不违天命,商才发展到汤这一代大兴。我祖汤王的诞生正应天时,他的圣明庄敬一天天提升。商汤光昭于上天久而不息,从来都是唯上天是尊是敬,上天授他管理九州的使命。
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何天之休。不竞不絿,不刚不柔。敷政优优,百禄是遒。
得授镇圭大圭等执政之宝,为天下诸侯树起伟大旗帜。多多承蒙上天的善意照拂,他既不争竞也不过于松弛,不过于刚硬也不过于柔和。施政理念始终是从容宽裕,因此无尽福禄降到他身躯。
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厖。何天之龙,敷奏其勇。不震不动,不戁不竦,百禄是总。
得授小珙大珙等执政之璧,为天下诸侯当好领头骏马。多多承蒙上天的恩宠关爱,他奋马扬鞭上阵英勇冲杀。不为强敌所震也不被吓倒,因为他既不怯懦也不惧怕,无尽的福禄都往他身上加。
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苞有三蘖,莫遂莫达。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汤王乘坐的兵车战旗烈烈,他诚敬地持着讨逆的权杖。冲锋陷阵的大军勇猛如火,没有谁敢把我的攻势阻挡。一丛竹根可生出三棵嫩芽,决不能让他出土让他成长!九州天下要想实现大一统,就要先去讨伐韦国和顾国,再去讨伐昆吾国和夏桀王!
昔在中叶,有震且业。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


过去在我殷商中世的时候,国家一度深陷于危难之中。实在是我们天子圣明诚敬,把治国重任交给伊尹爱卿。伊尹确实配得上阿衡职位,确实起了辅佐商王的作用。

安道长发注释

长:长久。发(fā):兴发。
濬(jùn)哲:明智。濬,“睿”的假借。商:指商的始祖。
祥:福祥。
芒芒:茫茫,水盛貌。
敷:治。下土方:“下土四方”的省文。
外大国:外谓邦畿之外,大国指远方诸侯国。疆:疆土。句意为远方的方国都归入疆土。
辐陨(yǔn):幅员。长:广。
有娀(sōng):古国名。这里指有娀氏之女,古时妇女系姓,姓氏无考,以国号称之。《说文》:“娀,帝高辛之妃,偰母号也。”将:壮,大。
帝立子生商:《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汤。”有娀氏之女生契,契被奉为商的始祖。
玄王:商契。契生前只是东方的一个国君,由小渐大,并未称王,下传十世至太乙(汤)建立商王朝,追尊契为王。根据“玄鸟生商”的神话,称为玄王。桓拨:威武刚毅。
达:开,通。受小国、大国是达,二句疏释多歧。郑笺:“玄王广大其政治,始尧封之商为小国,舜之末年乃益其地为大国,皆能达其教令。”
率履:遵循礼法。履,“礼”的假借。
遂视既发:视,巡视;发,施。旧解多歧。朱熹《诗集传》:“言契能循礼不过越,遂视其民,则既发以应之矣。”
相土:人名,契的孙子。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是商的先王先公之一。烈烈:威武貌。
海外:四海之外,泛言边远之地。有截:截截,整齐划一。
汤:成汤,帝号天乙,商王朝的建立者,他以武力推翻夏桀的统治,建立商王朝。齐:齐一,一样。
降:降生。
跻:升。
昭假(gé):向神祷告,表明诚敬之心。迟迟:久久不息。
祗(zhī):敬。
式:法,执法。九围:九州。
球:一说球为玉器.小者尺二寸,大者三尺;一说通“捄”,训“法”。兹取前一说。
下国:下面的诸侯方国。缀旒(liú):表率、法则。
何:同“荷”,承受。休:“庥”的假借,庇荫。
絿(qiú):急。
优优:温和宽厚。
遒:聚。
共:历代训释不一,一说通“珙”,璧;一说通“拱”,法;一说通“供”,为祭名或祭物,均可通。
骏厖(páng):骏,大。余培林引《诗经世本古义》:“《说文》云:石大也。‘为下国骏厖’者,下国诸侯恃汤以安,如依赖于磐石然。”
龙:“宠”的假借,恩宠。
敷奏:施展。
不震不动:郑笺:“不可惊惮也。”
戁(nǎn)、竦:恐惧。
总:聚。
武王:成汤之号。载:始。旆:旌旗,此作动词。
有虔:威武貌。秉钺:执持长柄大斧。钺是青铜制大斧,国王近卫军的兵器,国王亲征秉钺。《史记·殷本纪》:“汤自把铖以伐昆吾,遂伐桀。”即此诗所写。
曷(è):通“遏”,阻挡。
苞有三蘖(niè):苞,本,指树于;蘖,旁生的枝桠嫩芽。朱熹《诗集传》:“言一本生三蘖也,本则夏桀,蘖则韦也,顾也,昆吾也,皆桀之党也。”
遂:草木生长之称。达:苗生出土之称。
九有:九州。截:整齐。
韦:国名,在今河南滑县东,夏桀的与国。顾:国名,在今山东鄄城东北,夏桀的与国。
昆吾:国名,夏桀的与国,与韦、顾共为夏王朝东部屏障。据史实,成汤先将韦、顾、昆吾分割包围,先歼灭左边的韦,再歼灭右边的顾。然后两面夹击昆吾,最后伐孤立之桀,决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县东)之野,消灭了夏桀的主力。
中叶:中世。商朝立国从契始,到十世成汤建立王朝,从开国历史年代说正值中世。
震:威力。业:功业。
允:信然。
降:天降。
实维:是为。阿衡:即伊尹,辅佐成汤征服天下建立商王朝的大臣。他原来是一个奴隶,成汤发现他的才干,破格重用。
左右:在王左右辅佐。

安道长发鉴赏

  这是一首记述殷商发迹史特别是歌颂商汤功德的长篇颂诗。全诗七章,每章句数不等,其结构形式与《诗经》大多数篇章整齐的四言体等句分章不同。有韵,又与《周颂》各篇大多无韵不同。其内容以歌颂成汤为主并追述先王功业,并兼及功臣,也与其他祭颂之诗不同。
  第一章追述商国立国历史悠久,商契受天命出生立国,所以商国一直蒙承天赐的吉祥。第二章歌颂商契建国施政使国家发展兴盛,以及先祖相土开拓疆土的武功。下章即转入歌颂成汤。第三章歌颂成汤继承和发展先祖功业,明德敬天,因而受天命而为九州之主。第四章歌颂成汤奉行天意温厚施政,刚柔适中,为诸侯表率,因得天赐百禄。第五章歌颂成汤的强大武力可以保障天下的安宁,为诸侯所依靠,因得天赐百禄。第六章歌颂成汤讨伐夏桀及其从国而平定天下。第七章歌颂成汤是上天之子,上帝降赐伊尹辅佐他建立功业。
  全诗从头到尾贯穿着殷商统治阶级的天命论思想:“君权天授”,他们是天帝的嫡裔,他们立国、开辟疆土、征伐异族、占有九州而统治各族人民,都是奉行上天的意旨,得到天的庇佑;他们建立的新王朝的统治权以及所有的福禄——权力、财富和显赫的荣耀,都得之于天,因为他们是天子及其嫡裔。统治阶级的这种意识形态,是他们建立统治的理论基础。诗中歌颂武功,即暴力掠夺和扩张,如“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敷奏其勇,百禄是总”,统治权和享受的百禄,都来自运用本身强大力量进行的战争。崇尚勇武和战争,为侵略、镇压、掠夺和统治披上“天意”的伪装.正是殷商天命论的实质。
  诗中塑造了商王朝创造者成汤的形象。他继续祖业而积极进取,开创新王朝基业。他恭诚敬天,“帝命不违”,奉行天意,“上帝是祗”,因而获得天佑,“百禄是遒”,是忠诚的天之子;他英武威严,战无不克,“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冲锋敌阵,其气势“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既蔑视敌人,英勇无畏,又能采取正确的战略,从而征服天下,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他又是贤明的执政者,“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圣敬曰跻,昭假迟迟”,励精图治,选贤与能,作诸侯的表率,是诸侯的依靠。《孟子·离娄下》也谈到商汤此人:“汤执中,立贤无方。”“执中”,即指汤“不竞不絿,不刚不柔”而言,是执政的必备品格;“立贤无方”,即“不拘一格”任用人才,指重用伊尹而言,传说伊尹本是奴隶,汤发现了他的才干,予以信任和重用,在伊尹辅佐下汤得以完成大业。诗中歌颂的成汤的这些品格,正是古代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理想品格。对于汤,周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赞扬的,因为他的品格也是周代统治者的理想品格;不过,他们吸取殷商覆亡的教训,把殷商的天命论加以发展和改造,提出“天命无常,唯德是从”,认为天命不是永久不变的,上帝是道德神,仁德爱民才能获得和保持天命不变,因而突出执政者的道德,同时对理想人格也加以丰富和发挥,推动历史前进一大步。这些内容,从《周颂》和《大雅》都可以体会到。
  此诗具有史诗的因素,叙述的事件以殷商的史实为基础,同时像各民族上古的史诗一样,吸取了上古的许多神话传说素材,但又根据殷商统治阶级的功利及其意识形态,对神话传说有所取舍和改造。
  诗的结构形式并不整齐。在得以保存下来的五篇《商颂》中,这是章句和句式最不整齐的一篇。可能限于流传的版本不全,或资料不足,有所减略或增益,因而全诗叙事和各章内容详略不等。近人也有怀疑此诗有因错简而章次颠倒之处,如张松如《商颂绎释》,就将第四、五两章移为最后两章。
  此诗的叙述并不平直板滞,善于运用一些形象的语言,描写较为生动。韵律也较为整齐,除全诗末两句外,句句用韵,每章换韵。在句式上,多用对句,或上下句相对,或双句相对,或章句相对,行文变化多姿,使语言整齐匀称,内容凝炼集中,有较强的节律感,当是中国后世诗词对仗的滥觞。

安道长发创作背景

  这是殷商后王祭祀成汤及其列祖,并以伊尹从祀的乐歌。《毛诗序》云:“《长发》,大禘也。”根据《礼记》,大禘是国君祭天,以自己的祖先陪享的一种祭祀仪式。这种祭祀乐歌经过春秋时代殷商后裔宋国人的整理改定,用作宋国的宗庙乐歌。

诗人安道的古诗

水调歌头 怀戴介眉客都

宋代 安道

忆昔邗关别,霜月冷侵门。倏过清明百五,花事门纷纭。

若被几番风雨,牵惹一天愁思,寂寞怨离群。云树渺无际,怅望黯销魂。

玉河水,渭桥柳,灞陵春。争似江南景物,山色软撩人。

为问京华旧识,曾念相如游倦,拟与荐雄文。好待归来日,握手细评论。

齐天乐(庚戈元夕都下遇赵立之)

宋代 安道

倦去休雨风还作,交相醒花苏柳。字满吟灰,痕添坐席,赢得新愁痴守。归期未有。负小院移兰,故园尝韭。谩道春来,沈腰惟觉似秋瘦。
烧灯时候是也,楚津留野艇,曾趁芳友。问月赊晴,凭春买夜,明月添香解酒。□知别久。怅帝陌论心,客尘侵首。戏鼓声中,旧情犹在否。

题狎鸥图

宋代 安道

我生岂有狎鸥方,鸥自飞来狎我旁。闲倚沧浪歌一曲,淡然鸥我两相忘。

热河三十六景诗 其十五 曲水荷香

宋代 安道

荷气参差远益清,兰亭曲水亦虚名。八珍旨酒前贤戒,空设流觞金玉羹。

梦中美人歌

宋代 安道

长安少女踏春阳,何处春阳不断肠。
舞袖弓弯浑忘却,罗衣空换九秋霜。

水调歌头(寿马守·五月十八)

宋代 安道

五月进农黍,三叶换阶蓂。不知今夕换夕,嵩岳床生申。莲幕泮宫小试,花县二车偏历,所至蔼芳声。一札颁明诏,千里寄专城。
席方温,边报警,塞飞尘。腹中数万兵甲,笑却狄人兵。金印明年如斗,黄阁有人引类,阔步到公卿。遥拜祝椿算,长愿待枫宸。

示暾谷

宋代 安道

枣下虽垂非纂纂,花前屡舞更仙仙。岂尝老我愁何逊,颇为旁人笑泰颠。

卧酒频移花近榻,忍寒还听坐专毡。句成自取挑镫看,不似诚斋定不然。

画堂春 咏折枝桃花

宋代 安道

十分春信到梨花。丝丝弱柳栖雅。谢娘小阁映窗纱。

一片红霞。

开处流莺初唤,雨中薄雾犹遮。水晶枕畔一枝斜。

春在谁家。

潞河晓起至太皇太后行殿问安

宋代 安道

晓色方明在潞河,孤山远影郁嵯峨。寝门恭问慈颜喜,还愧无能作赋歌。

过嘉兴嘉禾驿

宋代 安道

秀州城下水平河,桑绕长堤麦覆坡。义士不闻传槜李,居人犹见食嘉禾。

且须鹦鹉杯中物,莫逐鸳鸯湖上波。一笑吴歈挂帆去,满天风雪奈侬何。

退灵隐京尹节斋大资相公坚挽辞免

宋代 安道

丛林虚得誉,无一补宗门。
有误王臣鉴,徒沾圣主恩。
岂堪持鈯斧,只合傍云根。
默感始终惠,此生难尽言。

秀华续咏 其二十二 吴绛仙

宋代 安道

淡抹螺青画柳眉,君王临盼每移时。合欢瓜果承新赐,又拂红笺进谢诗。

廊然亭

宋代 安道

危亭缥缈斗星傍,俯槛连云挂碧苍。
航快远随飞鸟下,树秾阴覆酒樽凉。
胡床坐久景方见,诗句评多味最长。
况有青山对挥尘,每逢高论赏仇香。

游仙窟诗 赠十娘

宋代 安道

人去悠悠隔两天,未审迢迢度几年。纵使身游万里外,终归意在十娘边。

再宿江楼

宋代 安道

前月中秋登此楼,焦山白浪江中流。今朝重向江楼宿,月明千里天如沐。

蒜岭秋横木叶残,瓜洲灯火朔风寒。罔思梦雨横风夜,一样江山两样看。

忆旧游 王子颂广文湖山寻梦图,六谭太守属题

宋代 安道

爱樵云无恙,浣月依然,醉梦难抛。一刹那惊醒,借清凉世界,长夏同消。

扁舟剪波来也,巾子数峰遥。正坏塔斜阳,疏钟古寺,泉响笙匏。

迢迢。问天姥,自太白游仙,刘阮凌霄。那个鸥盟主,羡先生瓢笠,吟棹招招。

二十九年间事,重付画图描。叹到处鸿泥,人生旧游如影泡。

元夕过僧寺

宋代 安道

步入东林月满坛,逶迤曲径绕平栏。禅心清净曲心远,灯影幽微幡影寒。

香煮玉泉分茗椀,静依宝筏坐蒲团。庙堂不系偷闲客,得向宗门举话端。

和彭教谕论诗

宋代 安道

平生於二南,百过在芣莒。
不知孰舞蹈,但觉乌可已。
煌煌古人心,民与不死传。
天和本发中,世味或食耳。
全明凋靡后,未造放荡始。
折杨纷皇荂,败素正堪紫。
斯文吾衰久,安得力任鄙。
天河傥可挽,举俗快一洗。
不且尊杜黄,卿言尚予起。

雨后见梅

宋代 安道

新雨濛濛宜五沃,蒸霞始放见钱江。初春锦绣铺千树,落日微吟坐北窗。

送紫微处士酒

宋代 安道

此中何必羡青城,玉树云栖不记名。
闷即乘龙游紫府,北辰南斗逐君行。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