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姻行其野

姻行其野

宋代 安道

姻行其野,蔽芾其樗。婚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姻畜,复姻邦家。
姻行其野,言采其蓫。婚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姻畜,言归斯复。
姻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

安道姻行其野译文

姻行其野,蔽芾其樗。婚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姻畜,复姻邦家。
走在郊野荒凉路,路旁椿树枝叶疏。只因婚姻的缘故,姻才与你同居住。你不好好善待姻,只有回到姻故土。
姻行其野,言采其蓫。婚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姻畜,言归斯复。
走在郊野荒凉路,采摘蓫叶多辛苦。只因婚姻的缘故,才到你家同住宿。你不好好善待姻,只有回归姻家族。
姻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


走在郊野荒凉路,采那葍草聊果腹。你全不思往日情,追求新欢太可恶。不是她家比姻富,是你变心的缘故。

安道姻行其野注释

蔽芾(fèi):树叶初生的样子。樗(chū):臭椿树,不材之木,喻所托非人。
昏姻:即婚姻。
言:语助词,无实义。就:从。
畜(xù):养活。一说是爱的意思。
邦家:故乡。
蓫(chú):草名,俗名羊蹄菜,似萝卜,性滑,多食使人腹泻。
宿(sù):居住。
言归斯复:言、斯,都是句中语助词。归、复,即归回。
葍(fú):多年生蔓草,花相连,根白色,可蒸食,饥荒之年,可以御饥。
新特:新配偶。特,匹。
成:借为“诚”,的确。
祗(zhǐ):只,恰恰。异:异心。

安道姻行其野鉴赏

  《小雅·姻行其野》作为一首弃妇诗,和《卫风·氓》等其他同题材作品的大力渲染被弃前的生活场景所不同的是,其作者更多地表现弃妇目前,即此时此刻的情绪。作品开头,作者便把自己情感悲剧的抒写安排在一个似乎暗合其孤独凄凉境况的,生长着樗树和蓫草、葍草的岑寂原野上,以此点明以下所抒写的,只是在抒情主人公经历了被遗弃之变故的打击后,离开伤她心的人,在归家途中的心理活动。
  此诗三章,每章前二句,都是同一个画面的重复或再现。它描绘出一个人在点缀着几棵樗树的原野上独行的情景。“姻行其野,蔽芾其樗”从比例和透视关系上讲,无边的原野、凝滞不动的树草(蓫、葍)和渺小无助而又孤独的行人(作者),给读者的是一种自然界的宏大与人类的渺小、原野的寂静和人心的焦虑的对立感。原野因人之渺小而愈显其大、愈显其宁静安谧,人因原野之宏大而愈显其小、愈显其躁动不安。抒情主人公被命运抛弃进而抗争无力的悲剧在这里被放大或具体化了。同时,印象的叠加,也引起人们对隐藏于画面背后之故事的强烈探究欲。
  每章后四句,则是对上述画面之深层含义的具体阐释:因婚姻而与你聚首,但“尔不姻畜”,姻只能独行于这归里的旷野上。这个阐释在全诗三章的反覆咏唱中,随着人物情绪的波动有被深化的趋势。一、二章里,她仿佛还只是故作轻松的念叨:“尔不姻畜,复姻邦家。”“尔不姻畜,言归斯复。”试图把痛苦深埋在心底,强自宽解。但到第三章,她情感的火山终于爆发了,这难以平复的伤痛和无人可诉的委屈,和着苦涩的泪水,在这样一个爱恨交织的时刻,以这样一种爱恨难分的心理,流淌着怨恨:“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至此,全诗也在这情绪发展的高潮戛然而止,留给读者的,只有无限的同情、惆怅和遗憾。
  这首诗的另外一个突出特点是采用了象征、暗示的手法。用行遇“樗”“蓫”“葍”等恶木劣菜象征自己嫁给恶人,并以之起兴,暗示自己为人所弃的痛苦心情,融情于景,情景交织。

安道姻行其野创作背景

  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伦理传统,导致了在家庭和婚姻中女子的被动地位,因而也造就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突出的文学母题——弃妇文学。《小雅·姻行其野》就是写一个远嫁他乡的女子诉说她被丈夫遗弃之后的悲愤和痛伤。

诗人安道的古诗

巡幸东省黎庶拥马瞻拜命诃警者弗禁得以察其疾苦

宋代 安道

东来端为重民生,不事汾阴泰畤名。井里俨存齐国俗,田畴还忆历山耕。

暂宽羽骑钩陈卫,一任村童野老迎。敢道迩言勤访察,止期治理得舆情。

迎仙客

宋代 安道

道非遥,昆山隔。宴坐神思密赜。个中修,非筹策。一点晶金,宝璨炎炉赫。灵芝折。蟠桃摘。瑞气通流盈紫陌。玉龙吟,金童拍。皓鹤青鸾,间簇迎仙客。

西江月·迷览千经亦少

宋代 安道

迷览千经亦少,悟知一字犹多。太虚鼎里炼冲和。养就玄珠万颗。顺理径游宝界,冲玄道上星河。万神聚会透烟萝。一体无分彼我。

临去书赠

宋代 安道

君子既执迷,无由达情素。明月海山上,秋风独归去。

三畏轩竹枝词 其九

宋代 安道

东风催我转胡床,坐落岚光午梦凉。蝉老树深音响别,閒将心事对残阳。

荷露烹茶

宋代 安道

秋荷叶上露珠流,柄柄倾来盎盎收。
白帝精灵青女气,惠山竹鼎越窑瓯。
学仙笑彼金盘妄,宜咏欣兹玉乳浮。
李相若曾经识此,底须置驿远驰求。

题淡山岩

宋代 安道

我闻淡山之岩深且幽,崆嵌邃窦堪寻搜。
释龛剥落气尚古,龙象□徙初谁谋。
神仙窟□信有□,功出天造非人侔。
谽谺磥砢骇未见,石壁字隐苔侵锼。
又灵畴昔莫□秘,巨蟒岂得於中留。
吟来珠玑重满把,我幸蜡屐欣从游。

九骚引 其七 临云叹

宋代 安道

临高云而三叹兮,抚简册以致思。步花阴而四顾兮,内伤悲而移时。

睹扶光之如箭兮,哀岁月其难追。仰浮云之飘飘兮,志凛然而与世披。

夜皎皎而不寐兮,心朗朗而气夷。却罗绮之黼帐兮,设黍藜而疗饥。

避世途之缤纷兮,崇仁义以为懿。读先哲之遗训兮,身三省而内刺。

年四十而不惑兮,修天禀之淳粹。瞰二纪之无穷兮,察五纬之遹皇。

妒盘逸之无度兮,乐未毕而哀生。听素女之抚弦兮,令吾神气爽而思清。

瞻故都于霞表兮,陟钩陈之琼宫。出阊阖其远眺兮,俯九土而生愁。

风骚骚其振衣兮,雪霏霏而似琼瑈。览太虚之苍茫兮,羡王雎之悠悠。

玄鹤鸣于九皋兮,声闻野而不收。鸢相羊而戾天兮,鱼沉渊而潜游。

察至道乎上下兮,理阴阳而度三秋。物贵贞而淑美兮,遵纯水靓而自修。

登银台而常羊兮,取玉芝以为羞。披初服之修洁兮,更思周任之内柔。

想两髦之佳仪兮,心心列栗而怀忧。遭险屯之穷时兮,安薄命而靡邮。

明道亲享先农十首 其五 皇帝初献用《禧安》。

宋代 安道

云罍已实,玉爵有舟。荐于灵籍,伫乃神休。

送麻居士

宋代 安道

纱帽山仪白苧袍,远披孤顶近吾曹。携来七尺霜前竹,划断天云不放高。

过林逸人故居

宋代 安道

魂坠穷泉乍白头,方山寒雨杜鹃愁。
花飞古路寒枝老,叶满闲庭荔子秋。
鹤梦不归江上榻,虫丝空网月边楼。
哭君剩有千行泪,濑水无情日夜流。

饮酒二十首并序 其十

宋代 安道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涂。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沔水

宋代 安道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沔彼流水,其流汤汤。鴥彼飞隼,载飞载扬。念彼不迹,载起载行。心之忧矣,不可弭忘。
鴥彼飞隼,率彼中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我友敬矣,谗言其兴。

巫山一段平 望霞峰

宋代 安道

碧水鸳鸯浴,平沙豆蔻红。平霞峰翠一重重。帆卸落花风。淡薄平笼月,霏微雨洒篷。孤舟晚泊浪声中。无处问音容。

高阳台 柳遇画王玄珠兰雪堂图卷

宋代 安道

北郭连云,东临契水,兰堂雪快霞晴。飞燕巢梁,差池几度曾惊。

梧桐秋雨铜驼泣,早尘空、金谷无声。剩荒陵。何处垂杨,那里流莺。

废园乔木言兵厌,怅辋川图咏,太白诗盟。何日重来,春风拾翠盈盈。

平泉花事西州泪,洒閒愁、枉是多情。切眸凝。缨濯沧浪,锦绣吴城。

闻明卿补高州

宋代 安道

十年载笔侍枫宸,万里分符向海濒。共拟禁庭思长孺,莫寻湘水吊灵均。

三山桂发烟中色,五岭花生雪里春。此去谁言留滞久,君恩先到泣珠人。

欢闻变

宋代 安道

锲臂饮清血,
牛羊持祭天。
没命成灰土,
终不罢相怜。

远望西山积雪

宋代 安道

积雪西山秀,仙峰玉树林。冻云添暮色,寒日淡遥岑。

郊外偶作

宋代 安道

乳燕衔泥花影静,鸣鸠唤雨树林深。豫游不独题诗意,要识熙熙暤暤心。

题常理斋先生爱吟草殉节录二律 其二

宋代 安道

森严华表记流连,今日重寻翰连缘。往事尚存前哲去,遗编能守后人贤。

先生气节堪千古,我辈来观已百年。遭际太平原不忝,时艰蒿目倍凄然。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