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我行其野

我行其野

宋代 安道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婚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婚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我畜,言归斯复。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

安道我行其野译文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婚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走在郊野荒凉路,路旁椿树枝叶疏。只因婚姻的缘故,我才与你同居住。你不好好善待我,只有回到我故土。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婚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我畜,言归斯复。
走在郊野荒凉路,采摘蓫叶多辛苦。只因婚姻的缘故,才到你家同住宿。你不好好善待我,只有回归我家族。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


走在郊野荒凉路,采那葍草聊果腹。你全不思往日情,追求新欢太可恶。不是她家比我富,是你变心的缘故。

安道我行其野注释

蔽芾(fèi):树叶初生的样子。樗(chū):臭椿树,不材之木,喻所托非人。
昏姻:即婚姻。
言:语助词,无实义。就:从。
畜(xù):养活。一说是爱的意思。
邦家:故乡。
蓫(chú):草名,俗名羊蹄菜,似萝卜,性滑,多食使人腹泻。
宿(sù):居住。
言归斯复:言、斯,都是句中语助词。归、复,即归回。
葍(fú):多年生蔓草,花相连,根白色,可蒸食,饥荒之年,可以御饥。
新特:新配偶。特,匹。
成:借为“诚”,的确。
祗(zhǐ):只,恰恰。异:异心。

安道我行其野鉴赏

  《小雅·我行其野》作为一首弃妇诗,和《卫风·氓》等其他同题材作品的大力渲染被弃前的生活场景所不同的是,其作者更多地表现弃妇目前,即此时此刻的情绪。作品开头,作者便把自己情感悲剧的抒写安排在一个似乎暗合其孤独凄凉境况的,生长着樗树和蓫草、葍草的岑寂原野上,以此点明以下所抒写的,只是在抒情主人公经历了被遗弃之变故的打击后,离开伤她心的人,在归家途中的心理活动。
  此诗三章,每章前二句,都是同一个画面的重复或再现。它描绘出一个人在点缀着几棵樗树的原野上独行的情景。“我行其野,蔽芾其樗”从比例和透视关系上讲,无边的原野、凝滞不动的树草(蓫、葍)和渺小无助而又孤独的行人(作者),给读者的是一种自然界的宏大与人类的渺小、原野的寂静和人心的焦虑的对立感。原野因人之渺小而愈显其大、愈显其宁静安谧,人因原野之宏大而愈显其小、愈显其躁动不安。抒情主人公被命运抛弃进而抗争无力的悲剧在这里被放大或具体化了。同时,印象的叠加,也引起人们对隐藏于画面背后之故事的强烈探究欲。
  每章后四句,则是对上述画面之深层含义的具体阐释:因婚姻而与你聚首,但“尔不我畜”,我只能独行于这归里的旷野上。这个阐释在全诗三章的反覆咏唱中,随着人物情绪的波动有被深化的趋势。一、二章里,她仿佛还只是故作轻松的念叨:“尔不我畜,复我邦家。”“尔不我畜,言归斯复。”试图把痛苦深埋在心底,强自宽解。但到第三章,她情感的火山终于爆发了,这难以平复的伤痛和无人可诉的委屈,和着苦涩的泪水,在这样一个爱恨交织的时刻,以这样一种爱恨难分的心理,流淌着怨恨:“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至此,全诗也在这情绪发展的高潮戛然而止,留给读者的,只有无限的同情、惆怅和遗憾。
  这首诗的另外一个突出特点是采用了象征、暗示的手法。用行遇“樗”“蓫”“葍”等恶木劣菜象征自己嫁给恶人,并以之起兴,暗示自己为人所弃的痛苦心情,融情于景,情景交织。

安道我行其野创作背景

  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伦理传统,导致了在家庭和婚姻中女子的被动地位,因而也造就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突出的文学母题——弃妇文学。《小雅·我行其野》就是写一个远嫁他乡的女子诉说她被丈夫遗弃之后的悲愤和痛伤。

诗人安道的古诗

靧面辞

宋代 安道

取红花。取白雪。与儿洗面作光悦。取白雪。取红花。与儿洗面作妍华。

取花红。取雪白。与儿洗面作光泽。取雪白。取花红。与儿洗面作华容。

题耕图二十三首 其二 第二图

宋代 安道

土膏初动正春晴,野老支筇早课耕。辛苦田家惟穑事,陇边时听叱牛声。

甲寅春日江村即事三十首 其四

宋代 安道

沙明水碧映郊墟,地近先郊墓下庐。涧冷露蘋香易荐,林喧风木恨难除。

泣残乌鸟山原静,卧去麒鳞石藓疏。野奠岁时经伏腊,村中来往有柴车。

送麻居士

宋代 安道

纱帽山仪白苧袍,远披孤顶近吾曹。携来七尺霜前竹,划断天云不放高。

湘山寺唐无量寿佛示寂地 其二

宋代 安道

云岚坐涌岩扉暝,薜荔行遮塔径斜。两日炎州病如洗,湘山寺里见梅花。

刺贾秋壑诗

宋代 安道

深院无人草已荒,漆屏金字尚煇煌。
只知事去金宜去,岂料人亡国亦亡。
理考发金端自有,郑人应梦果何祥。
卧龙不肯留渠住,空使晴光满画墙。
事到穷时计亦穷,行此难倚鄂州功。
木棉庵上千年恨,秋壑堂中一梦空。
石砌苔稠猿步月,松庭叶落鸟呼风。
客来未用多惆怅,试向吴山望故宫。

驻跸碧云寺

宋代 安道

山寺通幽境,莺啼绿树枝。幡虹迎玉辇,刹凤驻云旗。

翠麓三乘辟,佳辰万骑宜。松阴辉落景,游豫近臣知。

感事偶成

宋代 安道

东家有子惟读书,萤窗雪案勤何如。二十年馀来射策,衣冠才入承明庐。

西家有子富珠玉,驰马试剑醉醑醁。朅来买却袍与笏,须臾直上黄金屋。

眼底车马多如林,榱题数尺深复深。翻令世上父母心,不重诗书重黄金。

谁知一旦黄金耗,门前零落生芳草。回头羞睹东家儿,始信从前读书好。

董济亭夫子寿言 其一

宋代 安道

天妃此日降仙家,又见先生福履加。论齿初扶灵寿杖,称觞恰趁吉祥花。

郎君綵服围朱履,弟子笙歌拥绛纱。最爱春光三月好,满门桃李烂明霞。

千叶莲池夜闻雨滴之声

宋代 安道

田田荷盖雨声齐,楼蕊缤纷向晚迷。树叶不愁点翠幄,秧针岂忆灌青畦。

密林有意通宵响,茂草无知遍地萋。偶尔喜吟今岁好,漫将诗句入新题。

小艇

宋代 安道

故人寻旧约,小艇作行窝。天影波千顷,蘋香雨一蓑。

霞明红叶艳,山近白云多。落日沧江曲,离愁奈尔何。

时人为杨氏四子语

宋代 安道

三苗不止。四珍复起。

雪巢即事

宋代 安道

幽居閟古寺,隙地滋春绿。
汲水延晚花,推窗数新竹。
嘉蔬喜晨餐,小雨昨夜足。
傥使多暇时,终甘食无肉。

岳阳楼晚眺即事叠韵四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无聊凭眺日西斜,替恨成啼集暮鸦。远树云中浮墨障,游鱼镜底动菱花。

临高每忆登楼赋,遣兴还尝觅句茶。到处羁愁多瑟缩,何如烟浦钓人家。

淳熙三年发皇后册宝十三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卜月惟良,练辰斯臧。臣工在庭,剑佩玱玱。来汝疑丞,明命是将。

有淑其仪,无或怠遑。

九日同诸友乌石山登高,用十研老人韵二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为耽幽胜步徐徐,步步回头胜有馀。剔遍悬崖摹石刻,搜残古刹下篮舆。

丹萸白菊添幽契,碧藓苍苔见断书。拟向山僧乞半榻,他年长伴远公居。

夏日潭柘寺

宋代 安道

微云缀冈岭,细路扬前旌。磴转松门开,渐觉沙旌平。

潭湮石甃露,柘古苔纹生。一径得疏豁,层轩面峥嵘。

爱此户外泉,俯视涓涓清。修篁挺苍翠,其下流交横。

斐然淇澳思,宛尔渭滨情。嶰谷有遗响,箫韶鸾凤声。

访陈彦太不遇

宋代 安道

每忆可人陈太丘,不辞山路远追游。
清霜拂鬓鸡声早,白鹤横江月影浮。
岂为开樽无北海,虚闻悬榻待南州。
题诗与尽空归去,回首梅花百尺楼。

韩非子引鄙谚

宋代 安道

长袖善舞。
多财善贾。
莫众而迷。
傭自卖。
哀而不售。
士自誉。
辨而不信。

三月晦日送友人之安南

宋代 安道

落花飞絮委东流,春去行人不可留。
却恨春风已归去,岂能吹梦到交州。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