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宋代 安道

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安道潜译文

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美好漆水和沮水,多种鱼类在栖息。有那鳣鱼和鲔鱼,还有鲦鲿和鰋鲤。用来祭祀献祖先,求得福祉永绵延。

安道潜注释

猗(yī)与:赞美之词。漆沮(jù):两条河流名,均在今陕西省渭河以北。
潜:通“槮(sēn)”,放在水中供鱼栖止的柴堆。
鳣(zhān):鳇鱼,无鳞,肉黄,大者可达二、三丈长。鲔(wěi):鲟鱼,长一、二丈。
鲦(tiáo):白条鱼,长仅数寸,状如柳叶,鳞细而白。鲿(cháng):黄颊鱼,尾微黄。鰋(yǎn):鲇鱼,无鳞。
享:祭献。
介:助,一说祈求。景:大。

安道潜鉴赏

  《周颂·潜》是专用鱼类为供品的祭祀诗。从诗中所写的鱼的数量之多(“潜有多鱼”)、品种之繁(“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及人们对鱼类品种的熟知,可以看出当时渔业的卓有成效。潜置于水底,这种再简单不过的柴草堆作用却不可小觑,正是它们吸引了鱼类大军的聚集。这种原始而有效的养鱼方法也许就出自公刘时代,《史记·周本纪》中写及公刘“行地宜”,以潜养鱼可能正是因地制宜的创造性生产措施。祭祀诗离不开歌功颂德,《周颂·潜》明写了对漆、沮二水风景资源的歌颂,对公刘功德的歌颂则潜藏于字里行间,如同“潜”的设置,荡漾着透出波纹的韵味。
  “以(鱼)享以(鱼)祀,以介景福”是饮水思源、祈求福佑的祭祀行动。如果将鱼换成其他的祭品,祭祀的意蕴就会大受损害,而诗作一气呵成的效果也便丧失无遗。在这首诗中,鱼实在是必然贯穿到底的。最后一句虽然没有写出鱼,但鱼依然存在,因为“鱼”与“余”谐音。《周颂·潜》诗所写的祭祀季冬一次,隔年之春又一次,均用鱼,这便有理由推断:时至今日仍然广泛流传的“年年有鱼(余)”年画,民间除夕席上对鱼不动筷而让它完整地留进新年的习俗,和《周颂·潜》所描写的祭祀是一脉相承的。《周颂·潜》应当被视为民俗史上一条重要资料,它的末句所祈之福就是“余”。
  《周颂·潜》篇幅简短,却罗列了六种鱼名;漆、沮二水具体写出,却让祭祀对象公刘隐名;写王室的祭祀活动,却也与民间风俗息息相关。这些,都显示了作者调动艺术手法的匠心,使本来在《诗经》里相对枯燥的颂诗中的一首能够进入形象生动、意蕴丰富、趣味盎然的作品行列。

安道潜创作背景

  《周颂·潜》是记述春祭供鱼盛况的乐歌。《毛诗序》云:“《潜》,季冬荐鱼,春献鲔也。”按此说法,这首诗所写的祭祀按时间分有两种,供奉鱼的品种亦不同。关于鱼的品种,孔疏的解释是:“冬则众鱼皆可荐,故总称鱼;春唯献鲔而已,故特言鲔。”

诗人安道的古诗

玉女潭二首(以下《荆溪疏》)

宋代 安道

霞宫瞰绿水,云是洗头盆。
华表开山径,金铺饰洞门。
鸟声含瀑布,虎迹印松坛。
根上祠官去,先皇奠璧存。

通士人篇

宋代 安道

龙宫既入道,凤阙且辞荣。禅龛八想净,义窟四尘轻。

香盖法云起,花灯慧火明。自然忘有著,非止悟无生。

题古中静卷

宋代 安道

古中静,好古奇。庖羲六画玩偶奇,三代钟鼎看蛟螭。

往者世远看恐迷,来者步古犹依稀。珊瑚海底交琼枝,千寻铁网手里持,网出树树森撑支。

熀熀映日光陆离,内藏未可丈尺齐。见之目夺心自低,有笔如椽谁敢题。

河满子 其二 七夕

宋代 安道

渺渺银河似练,盈盈新月如钩。好缘天上佳话事,人间藉此嬉游。

合意鸳鸯带结,离情杨柳梢头。

试把花期回数,那堪流水无休。断云残雨都成梦,梦醒几许闲愁。

清锁梧桐深院,无言独倚西楼。

忆旧八首 其七

宋代 安道

吾慕郭古樵,才思若涌潮。所居皆福地,一去杳云霄。

鱼柬新诗寄,芦关旧雨遥。诗牌遗法在,几度共相招。

西江月 以上二首见纸舟先生全真直指,注谓

宋代 安道

光彻虚空上下,人人具足无亏。全真真里露真机。实证无为不二。扫去闲名野字,胸中莫滞些儿。七真五祖只如斯。悟得真超圣地。

闻履斋丞相再论贬

宋代 安道

江涛如此得离难,祸本萧墙两巨奸。
仲举能无推席起,茂弘正有角岂还。
救时岂料兔三窟,去国才知虎九关。
卖论取官方翕翕,吾诗未敢落人间。

雪窦显禅师赞

宋代 安道

凝而不结,混而常清。
挺然岳立,卒乎清平。
拟师这道兮虚空钉橛,美师之德兮色重里胶青。
妙高万叠兮春归锦镜,翠螺一抹兮霜后洞庭。
在彼在此兮初无朕迹,或舒或卷兮水赴他溟,
遐想高躅兮实我法在。

和白香山何处难忘酒六首 其六

宋代 安道

何处难忘酒,深冬掩凤帏。管弦清晓发,猎骑夜深归。

羊角旋风起,鹅毛大雪飞。此时无一盏,辜负黑貂衣。

题法云寺双桧

宋代 安道

谢郎双桧绿于云,昏晓浓阴色未分。
若并亳宫仙鹿迹,定知高峭不如君。

灵岩禅寺

宋代 安道

晓入灵岩寺,灵踪一一穿。
天聪踪混沌,龙鼻滴潺湲。
不雨山长湿,微风谷竞喧。
参旗开障日,鳌柱仰擎天。
雁异灵山鹫,蒲非华岳莲。
重台疑魏载,卓笔岂张颠。
夜月连千嶂,晴云画一川。
净名常宴坐,行亮昔安禅。
共乐仙游胜,都将世事捐。
双鸾知可跨,拟把石碑镌。

春日闻雁七言绝

宋代 安道

又向平沙结阵过,江南消息近如何。人间惯听莺儿语,只为秋声寄感多。

丙辰三月,周辨西所长

宋代 安道

冈陵起伏局势优,长江险隘震全球。德炮剧烈冠亚欧,购置从此废戈矛。

明台暗台安排定,电镫探海火光烰。龙蟠凤舞东西峙,行胜逾于九袱洲。

山色空濛迷战垒,烟波浩荡停舰艛。淞台虽要等虚设,此独扼险如扼喉。

狼山福山相犄角,坐镇曾资湘乡刘。逊清末造说如此,今谁奠定固金瓯。

堪叹争权与争利,戈操同室相寻仇。不思对外立功业,天地昏暗鬼神愁。

九州少有乾净土,哀我群黎遭躏蹂。忆自去春罹大劫,垢敝形同阶下囚。

炮弹横飞魂胆碎,声震屋宇撼山丘。毕公倡议主撤废,宅心仁爱足千秋。

机关卸尽亲携去,处事英果原无尤。一旦上峰思改置,中心忐忑已如揉。

群贤戾止登高望,痛快应当大白浮。地址盘旋诚要塞,岚光掩映涵灵湫。

六台相距十馀里,嶙嶙石骨如嵌骰。峰峦变幻多奇态,天矫雄健若蟠蟉。

若即若离不可测,军容整肃藏貔貅。闻道诗歌联两社,愧我犹如风马牛。

见猎心喜明素愿,每觉生疏自怅惆。自古吾澄为重镇,多少英雄功效收。

上连京口达建业,南朝北朝画鸿沟。治乱兴衰何足论,江防布置具谋猷。

君不见世局纷纷如博弈,何须异域觅封侯。林泉啸傲饶幽趣,扶筇缓步任遨游。

春花秋月及时赏,敝屣尊荣薄冕斿。滚滚江涛亘千古,兴阑归去思悠悠。

项羽

宋代 安道

魁梧相貌目重瞳,叱吒喑呜盖世雄。八载纵横原逐鹿,千秋悔恨界分鸿。

壮年剑学万人敌,末路兵从十面攻。倘使当年能忍辱,何难割据王江东。

山鸟

宋代 安道

流水声喧乱石间,云罗峰顶鸟飞还。一声冷叫山头月,人自闹时物自闲。

七庙迎神辞

宋代 安道

敬恭明祀,孝道感通。合乐维和,展礼有容。六舞肃列,九变成终。

神之来思,享兹洁衷。灵之往矣,绥我家邦。

十日翊国太师京山都尉集饮用前韵

宋代 安道

太师国戚俱尊宠,此日能同浊酒杯。节过重阳芳菊在,堂临西郭古槐开。

争誇座上金貂贵,莫问楼中玉漏催。更喜捲帘明月上,艳歌声里舞行回。

金缕曲 题李宛湘夫人花阴绕步遗照

宋代 安道

何处秋声早。碧沉沉、梧桐树底,暖凉初报。觅句不妨芳径滑,踏遍闲庭细草。

渐月影、枝头斜照。丛桂小山留不住,恨无端、偏鼓西风棹。

琴韵歇,炉烟袅。

仙人见说瑶台好。瞥红尘、彩鸾飞去,佩环声杳。札札鸣机灯火夜,犹寄相思远道。

今只剩、零烟残稿。逝水年华惊易改,认丰姿、画里容仍渺。

追往事,泪多少。

缘识 其十六

宋代 安道

意生于物外,心依染病根。正持闲语默,清净法中存。

西江月 裴节度使寿(字怀诚)

宋代 安道

荐疏李夸精鉴,婿佳韦得贤侯。宽手如霹雳在同州。琰之不让当时谈薮。*但可称为劲草,*莫教指作清流。枢归来绿野任沈浮。度这个家风耐久。炎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