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东门之池

东门之池

宋代 安道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安道东门之池译文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东门外面护城池,可以用作沤麻塘。美丽善良三姑娘,可以和她相对唱。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
东门外面护城池,可以用作沤纻塘。美丽善良三姑娘,可以聊天话家常。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东门外面护城池,可以用作浸纻塘。美丽善良三姑娘,可以和她诉衷肠。

安道东门之池注释

池:护城河。一说水池。
沤(òu):长时间用水浸泡。纺麻之前先用水将其泡软,才能剥下麻皮,用以织麻布。
淑:善,美。一作“叔”,指排行第三。姬:周之姓。一说是古代对妇女的美称。
晤(wù)歌:用歌声互相唱和,即对歌。
纻(zhù):同“苎”,苎麻。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皮含纤维质,可做绳,可织布。
晤语:对话。
菅(jiān):菅草。芦荻一类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浸渍剥取后可以编草鞋。

安道东门之池鉴赏

  这是一首欢快的劳动对歌。可以想像,这种场面,时至今日,还屡见不鲜。沤麻的水,是有相当强烈的臭味的。长久浸泡的麻,从水中捞出,洗去泡出的浆液,剥离麻皮,是一种相当艰苦的劳动。但是,在这艰苦的劳动中,小伙子能和自己钟爱的姑娘在一起,又说又唱,心情就大不同了。艰苦的劳动变成温馨的相聚,歌声充满欢乐之情。
  全诗三章十二句,其实只是一个意思,一章已经把全部意思包容了。二、三章只是复沓。而复沓,相同或相近意义的字语反复吟唱,正是中国民歌传统的语言形式。这种反复吟唱,既表现劳动青年感情的纯朴强烈,又以复沓的手段加强诗歌的主题。这种方式,一直沿用到现代。如果说变化,三章只换三个字,一个沤的对象不只是麻,还有苎麻菅草;一个是晤的形式变了,还有言来语去。这说明随着劳动过程的延续,爱情的温度也在渐渐提升。
  诗以浸泡麻起兴,不仅写明情感发生的地点,也暗示了情感在交流中的加深,麻可泡软,正意味情意的深厚,而根本的还在于两人可以相“晤”,有情感的相互对话的基础。
  大麻、纻麻经过揉洗梳理之后,得到比较长而耐磨的纤维,成为古时人们衣料的主要原料,织成麻布,裁制衣服。白色麻布制成的衣服,不加彩饰,叫深衣,是诸侯、大夫、士日常所穿;洗漂不白,保留麻色的粗麻布,就是劳动者的衣料。因此,每年种植、浸洗、梳理大麻、芝麻,是春秋前后很长历史时期农村主要劳动内容之一。

安道东门之池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谓“《东门之池》,刺时也。疾其君之淫昏,而思贤女子以配君子也”,苏辙《诗集传》谓“陈君荒淫无度,而国人化之,皆不可告语。故其君子思得淑女,以化于内”,都将诗意与政治联系起来。

诗人安道的古诗

题赵维松学兄皦日图五首 其三

宋代 安道

人生入世原如寄,或寿或夭亦夙因。参透此关真达者,可从明月悟前身。

东方未明

宋代 安道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常理斋殉节诗 其二

宋代 安道

遗像萧然江上祠,清流终古照须眉。枫林落月飞元鹤,石栈天梯叫子规。

薄宦生涯存缥帙,佳儿名望重金闺。千秋论定銮坡笔,不愧当年读史时。

奉和春岗翁怡椿轩韵

宋代 安道

朱轩赫弘敞,珍木郁葳蕤。芳条历年祀,手泽犹未衰。

缅想趋庭日,冠佩肃容仪。文侍阳景迈,朝植玉露滋。

桢干方石起,柔叶渐云披。端知岁华改,飘摇芝盖移。

奕世登荣峻,章服正差池。清阶既克类,嘉树仍在斯。

徘徊感畴昔,睇盼适今兹。物色固常竞,奇名亦永垂。

西湖夜宿

宋代 安道

蹇驴冲雪岸乌纱,夜醉西湖卖酒家。十六吴姬吹凤管,捲帘烧烛看梅花。

宫词 其六

宋代 安道

夹城门与内门通,朝罢巡游到苑中。每日日高祗候处,满堤红艳立春风。

游邵氏山居

宋代 安道

一径入幽深,迢迢接远林。草堂无俗客,竹坞有鸣琴。

欲觅吟诗伴,还期载酒寻。古来韬隐者,不肯屈黄金。

秋望 其一

宋代 安道

秋光浓淡雨复晴,海波不动含深绿。平沙若剪云嵯峨,雁背斜光断还续。

西风吹影落鱼矶,字字新出临池墨。稻梁离离网弋多,急向芦花深处宿。

题四面云山亭子

宋代 安道

四柱构峰巅,松萝作扉闼。
诘曲频攀跻,造极心乃豁。
一览众山小,左挹云容活。
鹤唳与鹿呦,饶伊相问答。

同年葛签挽章

宋代 安道

杏园张饮上晴湖,忆在团司识面初。
二纪年光何忽忽,五更春梦已蘧蘧。
彯缨曾识飞凫舄,折狱争驰荐鹗书。
可惜佳城萦蔓草,只教绿水泛红蕖。

寄赵章泉

宋代 安道

冷笑申公老汉班,不成一事又空还。与其成雨难苏物,孰若为云只在山。

庭草静涵春意足,野瓢休挂树阴闲。多应粪土看荣贵,留得清风宇宙间。

华胥引(舟中万安用美成韵)

宋代 安道

沧浪矶外,小舣兰舟,旋沽竹叶。雨过溪肥,波心荡漾鸥地唼。烟晚欸乃渔歌,和栌声咿轧。要泛五湖,只恐西施羞怯。
年少飘零,鬓未霜、底须轻镊。江南归雁,寄来鸳笺细阅。盟言誓语,满鲛绡罗箧。撩弄相思,琴心寸寸三叠。

诮陈贾

宋代 安道

周公大圣犹遭谤,伊洛名贤亦被讥。堪叹古今两陈贾,如何专把圣贤非。

水调歌头 蓝署席上使酒呈瞻武、澄溪、谦谷

宋代 安道

落魄扬州客,只影寄蓝田。又见梅花飘雪,丝柳绿含烟。

可惜三分春色,转眼二分已过,归计尚迁延。赖有素心侣,良会胜平原。

重帘卷,风入座,月当天。肯教辜负玲珑,红烛照华筵。

笑指索郎快赌,竞作长鲸川吸,轰饮乱觥船。莫叹无人管,一任醉时眠。

秋日登朗吟阁寓目

宋代 安道

缥缈遥峰带夕曛,晴光历历望中分。桥移虹影当溪卧,风度蝉声隔岸闻。

数片晚霞三径菊,一潭秋水半床云。高亭避暑才吟罢,又听金飙送雁群。

牧龙亭杂诗 其一

宋代 安道

白沙一路接长坡,处处蚕桑处处禾。过午野田啼鸟歇,楝花风送踏车歌。

师子院明初院主请

宋代 安道

鼻无两窍,眼露双睛。
十分无面目,一味得人憎。
将正续三世之业,等闲籍没。
向白云千峰之上,特地掀腾。
坐断死关,幸自恶声难掩,
那更被伊描邈,转见可怜生。
呵呵呵,三十年后,
宁无人路见不平。

复古亭

宋代 安道

功大文雄岁月深,巍然高碣字生金。台池得与吾民共,谁识邦家复古心。

龙头场午憩

宋代 安道

院落深沈午漏迟,松花香拂柳风吹。青山蔽户昼长暝,野鸟当窗时献奇。

满眼簿书空汗漫,一年春事又离披。乾坤俯仰无穷意,并入孤怀几首诗。

摸鱼儿·从军

宋代 安道

倚苍岩、侧身天地,茫茫知在何处。飞书草檄邹枚尽,谁使阿瞒头愈。

从军去。凭好手、长裙裂坏还为裤。鏖糟尽吐。尽摩垒狂呼,纵横决荡,豪气溢眉宇。

军书在,谁是巾车主簿。携儿空说如虎。桃人茅马纷纷出,到处灵旗社鼓。

君看取。灯火夜、神祠巫觋工歌舞。关河又阻。只寂寞长年,轻舟莫去,江上问黄祖。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