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昊天有成命

昊天有成命

宋代 安道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

安道昊天有成命译文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


昭昭上天有指令,文王武王受天命。成王不敢享安康,日夜安民细经营。多么光明多辉煌!竭虑殚精保天命,国家太平民安宁。

安道昊天有成命注释

昊天:苍天。成命:既定的天命。
二后:二王,指周文王与周武王。受之:指承受天命。
成王:即姬诵,武王子。康:安乐,安宁。
夙(sù)夜:日夜,朝夕。基:谋划。命:政令。宥(yòu)密:宽仁宁静。
於(wū):叹词,有赞美之意。缉熙:光明。
单:通“殚”,竭尽。厥(jué):其,指成王。
肆:巩固。靖:安定。

安道昊天有成命鉴赏

  此诗只用七句话,简洁地叙述了周初三王对周王朝作出的贡献,重点称赞了周成王为完成先王事业所作的努力。全诗七句中有五句赞美成王,只有开头一句涉及天,表现了周人敬天的同时,更重视人为的努力。
  此诗开头,祭成王不从祭主入手,却上溯到文、武二王,再追溯到昊天,似乎有些离题。其实这并不难解释,成王受命于文、武二王,文、武二王又受命于天,所以从天入手,以示成王与文、武二王一脉相承,得天之真命。首二句是全诗的引子,其作用犹如赋比兴中的兴,后五句才是全诗的主体。成王是西周第二代天子,声望仅次于文、武二王,与其子康王齐名,史称“成康之治”。《史记·周本纪》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天下之所以安宁,是因为“成王不敢康”,此与《离骚》所说的“夏康娱以自纵”正相对照。“夙夜基命宥密”伸足“不敢康”之意,一正一反,相得益彰。按此句最难理解。《礼记·孔子闲居》有:“孔子曰:‘夙夜其命宥密,无声之乐也。”’郑玄注:“其,读为基。基,谋也。密,静也。言君夙夜谋为政教以安民,则民乐之。”陈子展《诗经直解》谓“此句旧解唯此郑注较为明确”;《尔雅·释诂》亦曰:“基,谋也。”正与郑注同义。第五句的“缉熙”是连绵词,不应分解,《大雅·文王》有“於缉熙敬止”,《周颂·维清》有“维清缉熙”,《周颂·载见》有“俾缉熙于纯嘏”,都作光明解,兹亦依之。最后一句的“其”等于“之”,“肆其靖之”等于“肆之靖之”,也就是“巩固它安定它”的意思。文王、武王开创的周朝在成王时得以巩固、安定、这就是祭主一生的功绩。

安道昊天有成命创作背景

  此诗为祭祀成王而作,最初都这样认为的。朱熹《诗集传》援引《国语》曰:“是道成王之德也。”可证。但《毛诗序》却认为是祭祀天地的:“《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也。”现代学者亦多摒弃《毛诗序》的观点,而恢复其“祭祀成王”的本来面目。

诗人安道的古诗

过烈泉镇

宋代 安道

一哭俄看地涌泉,崩城余气格苍天。寒衣未到人先死,枯骨空携影自怜。

不朽荒祠春寂寂,无穷香誉水涓涓。停骖此日瞻遗像,苦节应教万世传。

和周伯度许参尔辞部挂冠作

宋代 安道

额叩天阍碎豸冠,龙颜不动改容看。未闻东海容高士,莫赋南山笑解官。

冥鹄已潜臣节重,城狐不死主恩宽。淋漓谏草休焚去,一字霜飞六月寒。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 其十 太宗室用《大定》。

宋代 安道

煌煌神武,再御戎轩。时惠南土,旋定太原。车书混同,声教布宣。

维天佑之,亿万斯年。

怀僧智圆

宋代 安道

五台山下雪纷纷,谪去孤僧万里身。他日蒙恩归旧寺,休将衣钵浪传人。

登南安城

宋代 安道

城头瓣瓣涌青莲,花蕊香含万户烟。
身在境中人不识,更于此外觅诸天。

续梅花百咏 其三十四 孤梅

宋代 安道

一树孤高出俗尘,岁寒谁与结芳邻。平生风骨何人及,绝世仙姿本绝伦。

题陈主事元宗渔洲雅集诗用秋来凫雁下方塘元韵 其七

宋代 安道

疏钟来远寺,暝色起横塘。佳会谅难再,盟心那可忘。

他年寻旧迹,烟水浩迷茫。

送吕克兴会试

宋代 安道

驿路迢迢隐隐山,看花仙客度山关。长安故旧如相问,赢得烟萝味一閒。

海外四逐客四首 其四 李参政光

宋代 安道

五十三家祸未消,何人海外得逍遥。皇天后土犹堪倚,明月清风不费邀。

但看琼岛一身在,莫怨图书万卷烧。千古牧羊亭下土,好还天道不曾饶。

惜时

宋代 安道

三春花事好,为学须及早。
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

首夏偕刘望洋同访傅侍御草堂初成欣然命酌

宋代 安道

柱史高筵并日开,仙郎结绮拂尘来。穿帘燕子翻棋局,隔岸桃花映酒杯。

诗就不殊鹦鹉赋,楼成何让凤凰台。风光满座怜长夏,不用方宵刻烛催。

自水沙连由鲤鱼尾穿山至斗六门 其一

宋代 安道

一线羊肠路,东南锁钥存。地连沧海尽,山压阵云昏。

落日沙连渡,秋风斗六门。谁知遗毒螫,群盗尚蜂屯。

答勇斋张先生见怀韵

宋代 安道

伯兮清誉重丘山,叔也今欣解组閒。书屋三间云掩映,江村一曲水回环。

青云羡尔人中杰,白发惭予镜里颜。逸兴缅怀陶靖节,东篱共采菊斓斑。

陶彭泽东篱朱菊图

宋代 安道

魏晋人材皆草草,潇洒唯有柴桑老。彭泽一官八十日,挂冠去之恐不早。

三径未荒松菊存,归来卜筑居南村。葛巾漉酒一纵饮,秋风又到桃花源。

淡云微雨重阳日,白衣送酒开门出。偶然采菊东篱下,花与先生俱隐逸。

绣幰蒲车徵不起,元嘉诏下先生死。乃知晚节胜黄花,雪霜历尽见根柢。

首阳之薇商山芝,黄、农、虞、夏同一时。披图再拜秋色里,懦立顽廉万古思。

千秋岁 送远山李夫人南归

宋代 安道

几般离索。只有今番恶。塞柳凄,宫槐落。月明芳草路,人去真珠阁。

问何日、衣香钗影同绡幕。

曾寻寒食约。每共花前酌。事已休,情如昨。半船红烛冷,一棹青山泊。

凭任取、长安裘马争轻薄。

送赵进士瑶还泉州

宋代 安道

识子何不早,见子即倾倒。朝来子上送客归,欲行未行心草草。

子行逸思何飘飘,神仙气爽金玉标。去年曾占鳌头选,平地走马如丹霄。

今年召对五云里,万言一献天颜喜。此行深荷圣恩饶,人生际遇曾无几。

都门三月丽人天,软红娇紫争春妍。晴云重绕蓟北树,暖风独送子南船。

孤帆渺渺带残日,一雁斜飞去无迹。倚篷翻忆新交游,回首金台犹只尺。

到家想及红蕖香,四方观者如堵墙。固不学相如之归蜀,季子之还乡。

亦不学闭门脱尘俗,旧书更把殷勤读。明年有诏徵还朝,早束行装献荆玉。

西成获稻数十斛辄分三子一甥二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廿载干时十载耕,一朝都罢若游僧。相如箧底消云气,元亮锄头翳月明。

畎亩已教羸稚服,瓶罍未免怼妻争。家风似此真堪贺,只少参军五十荆。

满江红 上元呈徐静观

宋代 安道

袅袅春幡,恰十日、又逢元夕。人日在、景清堂上,金樽娱客。

蜡炬红摇花外竹,宝香清透梅边石。听儿童、父老说青原,东风国。

平易政,人皆悦。真实念,天知得。想旌旗一路,又添春色。

满眼变成金色界,举头身近琼楼月。问明年、何处著鳌山,蓬莱北。

海青马生肝

宋代 安道

金符飞下渥洼龙,鞭影轻抟六翮风。耳窍风声闻斗蚁,眼花云影疾惊鸿。

未容骏骨辽东老,已得英名冀北空。一缕红尘江汉捷,天庭不为荔支红。

催荐厨中骏未阑,控拳豪客簇雕盘。翠翻云叶并刀乱,冰透霜花楚玉寒。

一吮味甘牙齿滑,十分香彻鼻头酸。梦魂不到鲈鱼鲙,醉眼江湖特地宽。

惊呼乳盎意匆匆,便觉馀香鼻观通。露滴冰盘蓝玉软,风生霜刃碧囊空。

舞娃惊溅罗衣绿,酒客潜消醉脸红。若使昔人知此意,羊头烂熟不成功。

赠张鍊师归鸣皋

宋代 安道

宝匣龙章御敕开,仙师辞阙返蓬莱。凤池剑影随云化,鹤背松声带月回。

火候不须调药灶,仙名今已著丹台。柏枝烧罢应多暇,报我蓝田长玉栽。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