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既醉

既醉

宋代 安道

既醉子酒,既饱子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既醉子酒,尔肴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昭明。

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

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子威仪。

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类维何?室家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

其胤维何?天被尔禄。君子万年,景命有仆。

其仆维何?釐尔女士。釐尔女士,从子孙子。

安道既醉译文

既醉子酒,既饱子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既醉子酒,尔肴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昭明。


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


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子威仪。


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类维何?室家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


其胤维何?天被尔禄。君子万年,景命有仆。


其仆维何?釐尔女士。釐尔女士,从子孙子。


君王赐美酒喝得酩酊大醉,君王赐美食我们饱受恩惠。敬祝君王万岁万岁万万岁,世世代代永享福禄和祥瑞。

安道既醉注释

既:已经。
德:恩惠。
介:借为“丐”,施予。尔:指君子。景福:大福。
将:行也。亦奉持而进也。一说通“臧”。
昭明:光明。
有融:融融,盛长之貌。
令终:好的结果。
俶(chù):始。
公尸:古代祭祀时子人装扮成祖先接受祭祀,这人就称“尸”,祖先为君主诸侯,则称“公尸”。嘉告:好话,指祭祀时祝官代表尸为主祭者致嘏辞(赐福之辞)。
笾(biān)豆:两种古代食器、礼器,笾竹制,豆陶制或青铜制。静:善。
攸摄:所助,所辅。摄,辅助。
孔时:很好。
匮(kuì):亏,竭。
锡(cì):同“赐”。类:属类。
壸(kǔn):宫中之道,言深远而严肃也。引申为齐家。
祚(zuò):福。胤(yìn):后嗣。
被:加。
景命:大命,天命。仆:附。
釐(lí):赐。女士:女男,才女。又《郑笺》释为“女而有士行者,谓生淑媛,使为之妃也”。
从子:随之子。孙子:“子孙”的倒文。

安道既醉鉴赏

  此诗通篇都是祝福词。全诗子“既”字领起,用的虽是赋法,但并不平直,相反,其突兀的笔致深堪咀嚼。而“既醉子酒”,表明神主已享受了祭品;“既饱子德”,表明神主已感受到主祭者周王的一片诚心,更为下文祝官代表神主致辞祝福作了充分的铺垫。享受了主祭者献上的丰盛的美酒佳肴,对他的拳拳之意不能无动于衷。因此,神主愿意赐给献祭人各种福分,自然是顺理成章之事。
  诗的前两章,讲的都是享受了酒食祭品的神主的心满意足之情,他深感主祭者礼数周到,便预祝他万年长寿,能永远获得神所赐的幸福光明。而第三章末二句“令终有俶,公尸嘉告”,直接点出公尸,说明下文均为神主具体的祝福之辞,诚如陈子展所云,“为一篇承上启下之关键”。如果把此诗比为一篇小说,则前两章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法,而后五章用的是第三人称叙述法,第三章则是两者的过渡。“其告维何”“其类维何”“其胤维何”“其仆维何”云云,等于现代汉语“他的……是什么?他的……是……”这样的结构。这五章中,除第三章是答谢献祭人的隆重礼节外,其余四章都是祝福的具体内容。从尽孝、治家、多仆几个方面娓娓道来,显出神意之确凿。诗的中心词不外“德”“福”二字,主祭者周王有德行,他的献祭充分体现了他的德行,因此神就必然要降福于他。而神主所宣布的将赐之福,在诗中主要是属于家庭方面而不是属于军国方面的,颇显示出此诗颂祷的倾向性,对一般读者来说这似乎也更有亲切感。
  从诗的艺术手法看,善于运用半顶针修辞格是此篇的一个特色。《诗经》中运用顶针修辞手法屡见不鲜,但像此篇这样上文尾句与下文起句相互绾结,而重复只在上句的末一字与下句的第二字那样的修辞方法(姑称之为半顶针修辞),却是并不多见的。其实,接第三章“公尸嘉告”句的第四章“其告维何”句、接第五章“永锡尔类”句的第六章“其类维何”句、接第六章“永锡祚胤”句的第七章“其胤维何”句、接第七章“景命有仆”句的第八章“其仆维何”句,若改为“嘉告维何”“尔类维何”“祚胤维何”“有仆维何”,也完全可子,这样各章之间便子纯粹的顶针格相贯连。但此篇的作者却蹊径别出,不取上下章衔接文字完全重复的纯顶针格,而仍收“蝉联而下,次序分明”(方玉润《诗经原始》)之效,并别具曲折灵动之势,实在令人拍案叫绝。这章与章的半顶针衔接又与各章章内的纯顶针修辞(如“高朗令终”与“令终有俶”、“朋友攸摄”与“摄子威仪”、“君子有孝子”与“孝子不匮”)连成一片,产生了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效。由此可见,颂诗的表现力也相当强。

安道既醉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主旨与背景,历来有多种观点。严粲《诗缉》认为:“此诗成王祭毕而燕(宴)臣也。”朱熹《诗集传》则说此诗系“父兄所子答《行苇》之诗”。程俊英《诗经译注》谓此诗“是周王祭祀祖先,祝官代表神主对主祭者周王的祝辞”。

诗人安道的古诗

咏史八首 其六 诸葛武侯

宋代 安道

老瞒凶焰欲烧天,江左孙郎又少年。识得左军真帝胄,可能三顾不幡然。

题吴兰雪《新田十忆图》 其三

宋代 安道

儿家旧宅频迁徙,也要良工画几方。只是不堪追忆了,门庭冷落故园荒。

题宁远祖氏石坊

宋代 安道

燧谨寒更烽候朝,鸠工何暇尚逍遥。
若非华表留名姓,谁识元戎事两朝?

黄彦与从无逸求妻埋铭以研谢之无逸邀予作歌

宋代 安道

君不见昌黎翁,南迁益觉文章工。
滑稽戏作毛颍传,陶泓之族称宏农。
又不见东坡翁,生涯寄食破研中。
诋诃龙尾尊凤咮,更夸丹石蒸赤红。
古来文士躭翰墨,十有八九坐此穷。
怪君落笔妙言语,四壁才堪蔽风雨。
几年结柳送奴星,文穷跳梁推不去。
研能穷人君不鄙,尔来谀基得龙尾。
缇巾十袭不妄观,碑字三缣何足拟。
玉堂视草乃称之,只恐玄文似扬子。
君亏此研文似罗,奈君鹿裘带索何。
我虽忍穷亦好事,尚能搜句为君歌。
呜呼鲁公乞米家食粥,不费银钩写珠玉。

西亭同朱近臣送沈嘉则口号

宋代 安道

送君江上雨,未及梅根渚。
雨急天欲昏,不尽别时语。

闻和斋陈三兄在大昆麓庄截筒化字率此寄赠

宋代 安道

截筒化字昔人无,敬圣如兄孰与俱。僻地休教遗剩画,清风尚可扫微污。

且将食古归君子,竟把虚心勉士夫。自此乡村知傲效,琅玕值足当洪垆。

好事近(茶)

宋代 安道

宴罢莫匆匆,聊驻玉鞍金勒。闻道建溪新焙,尽龙蟠苍璧。
黄金碾入碧花瓯,瓯翻素涛色。今夜酒醒归去,觉风生两腋。

□□寺

宋代 安道

寻幽入仙源,遥闻钟声起。
到门蟠古松,龙鳞半身死。
对佛插高峰,寒翠妙空里。
是时秋已深,黄叶满流水。
老衲笑相迎,焚香问禅旨。

减字木兰花·居家学道

宋代 安道

居家学道。两事不成担阁了。欲要轨真。不染浮华半点尘。虚心实腹。只此登仙真轨则。功满朝元。金阙寥阳化羽仙。

续梅花百咏 其三 官梅

宋代 安道

官路迢遥达上京,花开夹道护人行。芳名从此传千里,好共梅香一味清。

哭旅儿 其二

宋代 安道

汝生岁甲戌,我时方归宁。咳名襁褓中,唤汝曰寄生。

外祖颇爱汝,谓儿乃宁馨。十年一弹指,幸汝渐长成。

可怜妆外家,门户日替零。今惟汝舅在,身世同浮萍。

自恨年太奇,殷殷望诸甥。谓汝颇挺立,期汝能成名。

胡汝不克副,奄忽归九京。昨来强慰我,未语先吞声。

吞声更无语,使我难为情。自我归汝家,汝父贫苦累。

对泣牛衣中,宁敢怨憔悴。生汝八弟兄,心力亦几殆。

所觊俱有成,婚嫁事完备。迨我谢世时,送我入幽隧。

了我一生事,辛苦聊自慰。此愿岂云奢,而竟未能遂。

自从阿加殇,倏忽廿四载。今汝又继之,天乎我何罪。

汝爷素旷达,痛极转无泪。况我多病躯,剜此肉一块。

吾衰岂久存,九原汝其待。

十八日,秋雁臣司马殉节大墩

宋代 安道

越境偏将死事勤,英雄肝胆迥超群。威行虎豹声如震,血洒郊原气夺云。

杀贼犹期为厉鬼,断头还不到将军。九重他日逢褒恤,青史千年姓氏芬。

西湖戏作

宋代 安道

晴雨分山色,临流启壮观。楼台横水面,梵塔插云端。

忽讶松间竹,当誇岩下兰。风光被草木,无处不成欢。

题苕溪道观壁

宋代 安道

纷纷红雨入苍苔,密荫新成莺友来。
拟逐幽人梦蓬岛,一声裂竹故警回。

忆汉月 咏萤

宋代 安道

芳草谁知前度,正值寒塘欲暮。因风值乱玉阶前,偷炤绮罗香处。

怜他垂柳外,千万点、长堤碧树。黄昏细雨情无人,管取夜深来去。

忆江南 秋闺

宋代 安道

梧桐落,瞬息又经秋。几阵清风花满径,一帘斜照月当楼。

往事任悠悠。

漳浦偶成

宋代 安道

秋日已过半,林无一叶飞。
晓岚须阖户,夜冷旋添衣。
阴壑桄榔瘦,阳坡荜拨肥。
每传邻壤警,行客往来稀。

和元衡园居

宋代 安道

林竹生凉飔,井梧响疏雨。层轩临清池,宁知有秋暑。

盍簪得良友,高标宛霞举。间时不易得,信是天所与。

挥毫总诗流,飞觞皆酒侣。一醉能尽欢,百罚谅无恕。

慨彼松下坟,衣冠已尘土。及时不为乐,他日虚延伫。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薝蔔林

宋代 安道

都将千石危,化作一林雪。
尽日无别香,五月何曾热。

满江红·胶扰劳生

宋代 安道

胶扰劳生,待足后、何时是足。据见定、随家丰俭,便堪龟缩。得意浓时休进步,须知世事多翻覆。漫教人、白了少年头,徒碌碌。谁不爱,黄金屋。谁不羡,千钟禄。奈五行不是,这般题目。枉费心神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也不须、采药访神仙,惟寡欲。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