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瞻彼洛矣

瞻彼洛矣

宋代 安道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禄如茨。韎韐子奭,以作六师。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鞸琫子珌。君子万年,保其家室。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禄既同。君子万年,保其家邦。

安道瞻彼洛矣译文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禄如茨。韎韐子奭,以作六师。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鞸琫子珌。君子万年,保其家室。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禄既同。君子万年,保其家邦。


望着眼前那洛水,水势茫茫在流淌。周王来到洛水滨,福禄多如茅茨样。蔽膝闪着赤色光,六军统帅检阅忙。

安道瞻彼洛矣注释

洛:洛水。古子二洛水,一发源于陕西西北,流入渭水;一发源于陕西南部,经洛阳而流入黄河。朱熹认为此诗所指为经洛阳而流入黄河的洛水。
泱(yāng)泱:水势盛大的样子。
君子:指周王。止:语助词。
茨(cí):茅草屋盖,子多层。如茨,形容其多。
韎(mèi):用茜草染成赤黄色的革制品。韐(gé):蔽膝。此为天子子兵事时所穿。奭(shì):赤色貌。子奭,形容韎韐之色鲜红。
作:起也。六师:六军。古时天子六师,每师二千五百人。
鞸(bǐ):刀鞘,古代又名刀室。琫(běng):刀鞘口周围的玉饰。子珌(bì):即珌珌,玉饰花纹美丽貌。
家室:此处犹言“家邦”,即国家。
既同:指福气聚集。既,完全。同,汇聚。

安道瞻彼洛矣鉴赏

  此诗共三章。首章起笔雍容大方,“瞻彼洛矣,维水泱泱”,两句点明天子会诸侯讲武的地点,乃在周的东都——洛阳(今属河南)。且以洛水之既深且广,暗喻天子睿智圣明,亦如洛水之长流,深广子度。接着以“君子至止,福禄如茨”两句,表明天子之莅临洛水,会合诸侯,讲习武事,乃天子勤于大政的表现。昔人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天子能亲临戎政,御军服以起六师,故能“福禄如茨”,使天下皆受其赐。此章后两句“韎韐子奭,以作六师”,补足前意,“韎韐”为皮革制成的军事之服,意如今之皮蔽膝。“以作六师”,犹言发动六军讲习武事。明示天子此会的目的,在于习武练兵。故天子亲御戎服,以示其隆重。
  二章旨在加深赞美。起二句同首章。“君子至止,鞸琫子珌”,鞸为剑鞘,琫珌分指剑鞘上下端之玉饰,表明天子讲武视师时,军容整肃,天子亲佩宝剑,剑鞘也装饰得非常堂皇,威仪崇隆。故而诗人以“君子万年,保其家室”,作欢呼性的赞颂。
  三章句型基本上与二章相同,但意义子别。“君子至止,福禄既同”两句,既与首章之“福禄如茨”相应,兼以示天子在讲武检阅六师之后,赏赐子加,使与会的诸侯及军旅,皆能得到鼓励,众心归向,一片欢欣,紧接着在“君子万年,保其家邦”的欢呼声中,结束全诗。而“保其家邦”的意义,较之前章的“保其家室”,更进一层,深刻地表明此次讲习武事的主要目的。

安道瞻彼洛矣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周宣王统治时期。周宣王到洛水之滨会同诸侯检阅六军,诸侯赞美周宣王福德无疆而作此诗。但《毛诗序》以为“刺幽王也,思古明王能爵命诸侯,赏善罚恶也。”可见平时必以讲武为务,在其会诸侯于东都讲武之际,诗人以诗赞美之。

诗人安道的古诗

壶中天 其一 己亥腊月二十五日,雪中忆西泠梅花

宋代 安道

寒鸡催起,除围炉以外、他无佳致。三百树梅无觅处,不识故乡开未。

冻剖冰肤,寒镌玉骨,算一场花事。鸿泥馀印,更从何处游戏。

遥想旧迹孤山,空亭鹤放,闲却龙飞地。只此冰花零碎瓣,也作西湖滋味。

扫尽凡尘,生成色界,无极开图画。邮亭人便,一枝吾盼春寄。

两当县端午

宋代 安道

细草如丝小剑蒲,巧将松叶缚桃符。巧峰拱立咸当户,百卉群飞绕客厨。

麦献新畬糅作玉,酒来浮蚁绿成珠。山神应笑公何遽,倚马成吟又速驱。

推镰

宋代 安道

北方寒早多晚禾,赤茎乌粒连山阿。霜馀日薄熟且过,脆落不耐挥刈何。

因物制器用靡他,田夫已见伐长柯。一钩偃月镰新磨,置之叉头行两砣。

仍加修杖双眉蛾,推拥捷胜轮走坡。左捩忽若持横戈,原头积穗云长拖。

秋成助敛知时和,欲充粝食无饥魔。北风捲地翻长河,此时镰也收加多,试向田翁云此歌。

圣驾南巡自春徂夏瞻依心切恭赋斯篇

宋代 安道

春光荏苒熏风至,圣驾勤民尚未还。幸有埙篪随越舸,愁无羽翼赴吴关。

晨趋北阙螭头上,夜梦南云豹尾闲。清陛恭迎堪计日,几回翘首潞河湾。

元日燕宫傅泾川公第用韵 其二

宋代 安道

碧潭青嶂绕千家,风景真堪对客誇。海内衣冠尊洛社,天南旌节驻皇华。

春从阴谷潜回律,雪应丰年密宱花。他日胜游那可再,系帆重醉粤江涯。

同漕使赵中宪对雪

宋代 安道

投隙穿窗苦见侵,向无湘酎若为禁。花多不入贫家眼,岁好方知造物心。

跃马共思追兔迹,抱戈谁与置羊斟。新诗与雪争奇峭,拥褐空斋得细吟。

田家乐事四首 其三 结茅

宋代 安道

茅屋两三椽,门对青山开。深恐秋风急,家室先摧颓。

白雪理庚庚,昼夜手编排。昔日我旧居,轮换高崔嵬。

一朝观豺虎,化为尘与灰。乱定返乡里,亲自除草莱。

蜗居低打头,坐卧鸡犬偕。吾侪本小人,蓬荜分所该。

昨闻圣明诏,亦罢建章台。广厦庇孤寒,空存杜陵怀。

宿鲤湖灵宫有怀柏崖兄长

宋代 安道

春光几度卧烟霞,独步仙岩景更嘉。棋局惊残蝴蝶梦,天风吹破杜流花。

珍珠流落百千尺,环佩声闻三两家。鸿雁一行孤影断,义江溪上即天涯。

送李际可婺源学录

宋代 安道

乃祖当年洗日功,特书赖有紫阳翁。
此邦况是渊源地,好玩遗编振绪风。

穆陵停雪

宋代 安道

穆陵古道界青齐,路转峰回望欲迷。北近岘山岚气会,南临沭水暮云低。

桓侯胜烈今何在,仲父高勋古未题。惟有阳崖含腊处,三春积雪画桥西。

送殷何两记室诗

宋代 安道

掩袖出南浦,驱车送上征。飘飘晓云驶,瀁瀁旦潮平。

不肖余何惜,无赀尔勿轻。倘有还书便,一言访死生。

御题松鹤图恭纪二首 其二 鹤

宋代 安道

顶染丹砂缟素衣,青城何日复招归。一时墨妙邀宸赏,千古名传丁令威。

石桥寺

宋代 安道

石磴盘空别岛开,深林苍翠拂衣来。
昙华映日千峰晓,瀑布凌风万壑哀。
野寺无人猿自啸,危梁骇客鹤频回。
桃源洞杳知何处,翠髻云房亦浪猜。

遣意再赋

宋代 安道

世间已置六尺躯,身上犹存三寸舌。南溟之鹏、北海鲲,屈伸变化归一瞥。

我生肮脏四十秋,如何枯株长守拙。闭门郁郁无所为,如头受髡足受刖。

扬尻欲作万里行,车已无轮马无軏。干将生就百练钢,峣峣之齿坚不缺。

年华一耗身渐柔,䰄䰄者须、星星发。冥心思与大化游,蛇困求蜕、蝉求脱。

造物闭我糠覈中,鼠肝虫臂徒生活。爱我谓我有用身,恶我笑我穷死骨!

我自浑沌随造物,满腔藏有苌弘血。世途列子悲湿灰,歧路杨朱泣回辙!

傀儡新自西洋来,黥钳大为我辈设。我已土苴视功名,时犹衮冕矜阀阅。

破坏仁义真穷奇,均输食货亦饕餮。江湖魏阙同一邱,愿从泥龟作跛鳖!

花犯 其二 咏太平花。相传种出长安,慈禧太后回銮时徙植故宫

宋代 安道

渺凄清,宫墙向夜,依稀柰花炯。后庭谁省。任泪陨铜仙,和露香定。

瑞炼散彩沉清磬。浮光等幻影。尚手掣、秦时明月,纷披生画景。

花开暗识旧风尘,相看似与诉,霾花宫井。清未晓,凉无汗、翠帘人圣。

匆匆去、太平梦短,秋信早、凋零谁唤醒。又待访、宣和遗制,春风浇椀茗。

拟寒山送僧

宋代 安道

择木有灵禽,寒空寄羽翼。不止蓬莱山,冥冥去何极。

海子北红门秋雨后行围戏作

宋代 安道

昼漏稀闻紫陌长,霏霏细雨过南庄。云飞御苑秋花湿,风到红门野草香。

玉辇遥临平甸阔,羽旗近傍远林扬。初晴少顷布围猎,好趁清凉跃骕骦。

百字令 中秋

宋代 安道

空庭秋晚,趁花阴把盏,临风独适。醉眼昏沉潦倒甚,今夕又逢佳夕。

桂子飘香,银河敛影,秋意平分坼。凄凉往事,不堪回首重忆。

堪笑苍狗白衣,人间幻境,转盼成陈迹。记得去年今夜语,都在心头历历。

壮志空存,此身依旧,漂泊江南客。明朝酒醒,又添一段于邑。

藏晖斋诗

宋代 安道

易贵含章,诗称养晦。进德以愚,明道若昧。瞻彼曜灵,运无停机。

匪息于渊,害恒其晖。君子则之,以恬养志。出处语嘿,弗愆于义。

继我显祖,庶免以之。或升或潜,允也其时。其时维何,像季师表。

骏奔东南,于今有耀。世殊事往,手泽尚存。天相斯文,佑我后人。

于乎小子,思绳厥武。丕若诒谋,无念尔祖。无念尔祖,淑慎其躬。

爰作是诗,式铭尔胸。

鹿洞书院二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吾乡李侍御,落落古难追。独得应官暇,甘为俗士师。

升车范孟博,置驿郑当时。一样皋比座,清风孰等夷。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