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昭君怨 其二

昭君怨 其二

清代 易顺鼎

天外寒香送远。只恐倩魂飘断。愁把玉笙吹。月沉西。

谁汲古桐金井。绿凤一声初醒。仙梦也无踪。夜来风。

诗人易顺鼎的古诗

减兰 与石重夫师铸夜话

清代 易顺鼎

吹箫吴市。自古英雄皆若此。漫想逃禅。尚有恩雠未了然。

大江南北。才子谁知曾杀贼。剑气三分。他日封侯让与君。

寓台咏怀 其二

清代 易顺鼎

田横岛上此臣民,不负天家二百春。中露微君黎望卫,下泉无伯桧思郇。

谁忘被发缨冠义,各念茹毛践土身。痛哭珠崖原汉地,大呼仓葛本王人。

百字令 其一 花朝日两大人携家游五榕山,渡江遇雨,小憩山侧观 ...

清代 易顺鼎

讳春颇甚,被啼莺猜破,百花生日。丝雨连江寻梦去,瘦尽山眉黛色。

时暖时寒,乍醒乍困,天似人无力。东风如箭,踏青今岁难必。

忽然电母驱车,山灵投刺,也怕春光弃。山亦苍生相望久,用着谢家之屐。

画鹢双行,香骢几队,补尽蛮天缺。一家人影,此江真与同碧。

浣溪纱 其一 湘江舟行

清代 易顺鼎

十载江湖酒梦消。短篷身世又今朝。秋江催动木兰桡。

分手青山云黯黯,打头黄叶雨萧萧。一声画角送归潮。

续寓台咏怀 其一

清代 易顺鼎

二百年前虱处裈,涵濡煦育子生孙。久无剧盗萑苻泽,那有强藩桔柣门。

麦饭牛羊亡国垄,桃花鸡犬远人村。昆明池上旌旗在,谁拨残灰验劫痕。

续寓台咏怀 其四

清代 易顺鼎

天末孤城城上头,登临无地可销忧。藤萝芦荻如夔府,薜荔芙蓉似柳州。

坠露沈云都入海,惊风密雨总当楼。大荒我有他年约,披发骑麟再访秋。

喝火令 梅信不来,申之以怨

清代 易顺鼎

水闭凉虹国,山藏小凤家。银河飘泊古来槎。望家瑶天铢佩,姑射在金沙。

有约曾凭月,相思便寄花。江南可也一枝斜。因甚前盟,因甚不关他。

因甚梦衾香雾,今夜又寒些。

夜行船 纳凉秦淮桥上

清代 易顺鼎

唤起南朝秋一片。坐鸥天、看他莺燕。越苎单衫,吴桃双桨,何限旧家疏散。

帘影镫痕人语乱。画船归、水香吹遍。昨夜星辰,今宵风露,只博明朝肠断。

喜迁莺 露筋祠

清代 易顺鼎

灵旗风大。怅春阴换尽,都飞凉霭。鱼地铺冰,蟾天浸月,不照寻常眉黛。

小蚊已辞秋帐,成就芳名百代。泪休洒,自翠蛾无恙,青蝇安在。

香街。飘水佩。闻道花时,开遍祠门外。旧内钩斜,南朝脂井,应笑此湖清太。

红颜尽成庙食,命薄生前何害。柳丝待,待系船重到,绿云如海。

惜红衣 其二

清代 易顺鼎

青盖迎秋,红衣坠晚,似嫌风力。脂粉清辉,圆冰射花碧。

今宵载酒,谁念我江南愁客。人寂。吹过暗香,是伊家兰息。

杨垂御陌。芝问天阶,侯封逊仙籍。鸳鸯一水,肯到白狼北。

镜里可怜春好,旧日与谁同历。对者般花朵,空想莫愁颜色。

摸鱼儿 丁亥七夕初返吴门,与同社诸子和白石辛亥秋期韵

清代 易顺鼎

更能消、几番秋泪,银河将变眢井。流云一夜声如水,不许天孙安枕。

幽梦省。似海上、仙山唤起冠未整。生衣渐冷。正暗露萧萧,飞星冉冉,秋信到斜领。

通天表,肠断南朝沈炯。神仙富贵俄顷。人间总有痴儿女,岁岁针楼祈请。

欢易迥。怅十载、江湖几并花外影。佳期莫问。趁小扇单衫,疏帘清簟,对坐惜光景。

月下笛 紫帆结想西湖,填此词见示,余亦柳莺心许,梅鹤神交者也 ...

清代 易顺鼎

南渡当年,湖山只解,玉成词友。松云白首。老仙成半吟瘦。

销金锅里销家国,销得尽红鹃泪否。只苎萝斜照,一般贫贱,浣纱春手。

雨后。香尘旧。想苏小妆楼,依然垂柳。花赀若有。莺边来作邻叟。

飘零自是才人福,落得伴寒梅睡久。算我辈忒无聊,万里蛮村问酒。

金缕曲三首 其二

清代 易顺鼎

往事君休道。甚模糊、一分戎马,一分烟草。唱罢南朝家山破,乐府焚翻旧稿。

猛回首乱离江表。无限少陵身世感,向啼鹃、洒涕谈天宝。

已略变,盛唐调。

云萍散后音书少。犹彷佛围城歌哭,朋尊欢笑。三十年来文字饮,幻得风颠月倒。

总不似皖公青好。问讯竹寒沙碧宅,怕骚魂、容易秋坟啸。

花落也,有谁扫。

南浦 春水,用玉田韵

清代 易顺鼎

昨夜剪镫曾,甚和将,梦雨尽情流晓。波镜被东风,猛吹上,一尺碧云难扫。

重来唤渡,文鸳不似当时小。斜照年年依样绿,锁定暮帆烟草。

销魂野水无家,问残红何苦,相随未了。倒影几层楼,这阑角、可有春魂寻到。

蘼芜望渺。浣纱人去江南悄。漫为愁多,思载酒天上,画船都少。

木兰花慢 其二 送芷澄供职入都,仍次前韵

清代 易顺鼎

仙萍红不定,分一道,海云肥。向篷背呼镫,篱腰问酒,小立江堤。

蛮溪。夜阑话雨,说京华别后尺书稀。莼菜寻驴信阻,梅花跨蝶人归。

它时。紫陌听鸣鸡。应更换春衣。料戛想珂风,敲词璧月,禁树堪栖。

相思。待唫秋句,怕蓬山无梦到斜晖。寄语丰台俊侣,而今醉卧菭矶。

续寓台咏怀 其六

清代 易顺鼎

哀郢怀沙死拒秦,平生幽怨楚灵均。白麟奇木长缨客,紫凤天吴短褐人。

南北恍超风马海,东西愁近杀牛邻。卜居终在江鱼腹,岁岁三闾占好春。

丑奴儿令 其二

清代 易顺鼎

莱衣要待明年舞,椿定长生。萱定长生。预向离筵寿一觥。

大江西上孤帆远,小弟随行。小妹随行。膝下承欢待汝兄。

和伯严留题·鳌矶

清代 易顺鼎

龙伯与任公,三千六百钓。鳌乎勿吞饵,恐被五老笑。

昭君怨 其一 梅意

清代 易顺鼎

数点寒花开处。有个玉人家住。溪响一重门。一重云。

扶病缟衣初别。积了半腰香雪。古月忽飞来。绿如苔。

西河 金陵怀古,用清真原韵

清代 易顺鼎

歌舞地。秦淮旧曲曾记。烧残玉树阵云红,春愁暗起。

一弯眉月柳边楼,凤箫声远天际。

画栏悄,谁共倚。筝船载梦犹系。银屏金屋几千家,都成战垒。

断魂桃叶久飘零,相思惟见烟水。

艳晨选醉锦绣市。望江南、芳草千里。酒醒不知何世。

只斜阳、惨碧无言,相对惯阅兴亡,荒城里。

易顺鼎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287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