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游厦门南普陀 其一

游厦门南普陀 其一

清代 易顺鼎

一自□田隐不偕,板舆追念独伤怀。见佳泉石惟思哭,遇好溪山便欲埋。

已誓首邱成羽化,尚惭面壁学心斋。炎荒风景还如梦,两道清湍百尺崖。

诗人易顺鼎的古诗

霜花腴 其一

清代 易顺鼎

扣阑唤马恨玉钗,秋来不挂臣冠。朱户飞镂,翠微流水,今宵梦到俱难。

雁绳暝宽。怕断魂犹在风前。甚吴天也替人愁,泪花飘雨一江寒。

双鬓绿波曾识,怎萧然独去,照影如蝉。离墨偏浓,呼鸦题句,乱山为我铺笺。

傍桥系船。对越娥妆镜婵娟。剩前头几树凉红,独欹霜枕看。

促拍满路花 其三

清代 易顺鼎

出师留两表,王业不偏安。武乡侯尽瘁,肯偷闲。回思当日,膝向草庐盘。

出处何常有,出作完人,处为忠孝神仙。

即先生岂薄貂蝉。悲悯切人天。明知唐社稷,已将残。

英雄同恨,鍊石补天难。汉末还唐末,三醉岳阳,何如六出祁山。

月下笛 其一 紫帆以此调题余词卷,仍用玉田原韵答之

清代 易顺鼎

昏黑关河,软红人海,十年呼友。琴心剑首。和他恩怨都瘦。

吴霜燕月层层梦,也照过青衫泪否。怎盟鸥万里,蜑篷烧烛,雪华如手。

茗后。同怀旧。感建业春芜,灵和秋柳。清愁漫有。玉箫吹得成叟。

仙天睡了禅天坐,悄不信蛮天住久。算难遇是知音,且向花前酹酒。

满庭芳 观演剧

清代 易顺鼎

凤帕笼春,鹅笙炙晓,歌尘影碍红楼。粉郎初到,纤指卷帘钩。

谁把垂杨种遍,系香骢竟日勾留。应休怪行云遏碧,不向鬓边流。

娇喉。才一试,人间燕妒,天上鸾愁。奈悤悤镜里,月散霞收。

更借么弦传恨,料伤春也似悲秋。销凝处,青衫泪湿,肠断白江州。

醉春风 其三

清代 易顺鼎

刬地风成阵。吹断青鸾讯。红墙抵是万重山,闷闷闷。

猜破根由,伊家缘故,自家缘分。月黑情天晕。缺也无人问。

从来好事说多磨,信信信。地老天荒,总难销此,相思一寸。

无闷 听蛙声,悄然赋此解

清代 易顺鼎

星闪浓青,风晕浅黄,山影层层压重。正一片池影,暝愁摇动。

木杪镫痕绿处,怕此夜、高楼难成梦。阑坐久,替谁唤起,嫩凉相送。

篱空。答幽讽。记月黑江南,悄无人共。又听到、蛮村水田新种。

暗里催春去也,算未抵、花前鹃声痛。能几日,过了清明,梅雨涨天无缝。

醉太平 山塘秋晴,花圃晚集

清代 易顺鼎

瓜棚豆棚。花塍菜塍。斜阳香雾如蒸。晕秋窗一层。

琴僧画僧。诗朋酒朋。红阑隔水同凭。看人家上灯。

玲珑四犯 题冰如四兄秋隐图

清代 易顺鼎

人海苍茫,算桥霜店月,容易催老。剩水残山,何苦费些鸿爪。

不如紧靠柴扉,要看尽古来斜照。向青山黄叶中间,寻出秋心多少。

红衣偶把溪边钓。却不道枫人来早。渔樵野局西风里,便是天然之稿。

画工多事传真,反恐暗尘飞到。且共寻诗梦,补几笔西堂草。

河满子 闻雁

清代 易顺鼎

太液何时雪尽,洞庭此日波荒。水碧沙明苔两岸,湖天古怨微茫。

枫叶蓼花多处,勾留半在红乡。

一路冲开雨密,数声拖得秋长。只有渔翁浑不管,中流自起鸣榔。

几处高楼怕听,谁教错住潇湘。

忆江南 其一 舟行淮阳高宝间,即事

清代 易顺鼎

江北好,牧笛杂渔讴。平底橛头船放鸭,高前丸髻笛呼牛。

画出野塘幽。

鹧鸪天 其一 五开道上

清代 易顺鼎

瘴树无蝉野径幽。几层云气叫钩辀。山青少见中华店,人黑多居上古楼。

沽酒去,趁墟收。斜门近港不通舟。清溪锦石行踪断,照见鸳鸯影亦愁。

瑞鹤仙 杏花时节,人在江南,春雨乍晴,暮寒犹峭。制此词,向湖 ...

清代 易顺鼎

卖花声过否。掩屏山、峭寒初逗。笙囊嫩菭绣。倩琼箫吹彻,小梅春透。

旗亭坐彀。更慵向江南问酒。又怎知、昨夜东风,有个倚楼人瘦。

前度调鹦院窄,斗鸭塘宽,几番携手。芳期漫数,相逢在、燕归后。

判残红飘泪,暗黄侵鬓,愁似绿杨依旧。约甚时同剪春镫,雨窗荐韭。

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 其四 迎 ...

清代 易顺鼎

泉明酒,禹锡糕。秋到重阳秋又老。雨和风,正厮闹。

一事差豪。少个催租恼。

扬州慢 鄂渚晤沈大伯华,用白石韵

清代 易顺鼎

黄鹤空矶,赤乌残壁,古愁渐满征程。看朝吴暮愁,隔数点山青。

又如梦、东风过了,几人年少,巾扇鏖兵。问扁舟何事,年年来去江城。

与君一笑,早相看华发休惊。剩白月飞觞,青天倚剑,犹赚豪情。

倦客甚时东下,今宵梦、先逐潮声。怕秋云吹散,尊前幽恨还生。

凤凰台上忆吹箫 其一 初夏感怀,和函楼韵

清代 易顺鼎

燕燕莺莺,风风雨雨,江南自古愁深。看馆娃林南,吹尽红英。

锦瑟年华虚度,肠断处、贺铸孤吟。横塘路,碧天如梦,总是春阴。

轻轻。把春送了,千万缕垂杨,难系离情。指一天飞絮,我我卿卿。

画舫游人似织,谁知道有客伤心。伤心泪,和他暮潮,暗打空城。

锁窗寒 春寒,用玉田体

清代 易顺鼎

浅屐敲菭,深镫剪韭,水窗还凭。归来燕子,社事和烟俱冷。

似斜街、那家掩扉,卖花声里东风紧。有谁知昨夜,寒多曾倚,被鸳双忍。

残粉。衫痕凝。又碧桃巷湿,绿杨天暝。春愁次第,都让小楼收尽。

约海棠、今宵半开,嫩红一帘停梦等。最无端、闷了芳骢,江堤晴未稳。

台城路 龙里道中作

清代 易顺鼎

五更梦压关山重,晓风鞍背吹醒。堠裹鸡声,岩鞍虎气,人与万山俱冷。

前村尚暝。渐茅屋晨炊,树梢青凝。杲杲初阳,马蹄踏碎乱峰影。

时清边尘久静。剩荒原废垒,吹角凄警。雨抱峰黄,天归箐黑,独鸟横飞烟顶。

图云关近。算瘴月蛮花,几回相等。万里天西,寒鸦将路引。

风流子 其一

清代 易顺鼎

脆弦调锦瑟,江南客、憔悴惜华年。甚藏秋不住,琴心太窄,逢春欲避,带眼先宽。

更无奈、浮踪飘絮,雪浅梦逗芜烟。听雨旧盟,伴鸥萍海,堕风新劫,骑蝶花天。

前欢浑无据,青衫泪,孤负多少婵娟。一箧红吟蠹尽,俊语都删。

只绣佛量丝,心皈悟后,笺骚费纸,身坠愁边。赢得玉箫声里,吹瘦词仙。

和伯严留题·藏舟壑

清代 易顺鼎

藏山尚可负,何况藏此舟。愿乘六气辨,元化以为桴。

酹江月 其二

清代 易顺鼎

湘天住久,算有情山水,物情岁月。守著美人香物在,强似江湖落魄。

笛簟填词,筝篷载酒,来往烟骚国。并非纪律,此身总觉如客。

眼底红叶高楼,黄花小院,相对堪浮白。一种秋风成共命,记否去年今日。

一第天悭,百蛮亲老,那更流光瞥。鬓丝禅榻,华年两字消得。

易顺鼎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287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