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咏古二章 其二 咏严光

咏古二章 其二 咏严光

元代 尹廷高

双台倚秋空,山色转高洁。白云出未归,幽鸟啼不歇。

昭然动星象,偃卧方恍惚。举足即多事,且踏石上月。

诗人尹廷高的古诗

送赵义甫回汴梁久客江阴

元代 尹廷高

汴堤绿柳漫阑珊,公子南游久未还。故国凄凉丹凤远,春江浩荡白鸥闲。

忽思茅屋苔痕长,愁对檐花鬓发斑。归见江南旧耆宿,为言清梦绕嵩山。

燕山寒二首 其一

元代 尹廷高

地穴玲珑石炭红,土床芦簟觉春融。一窗明月江南梦,恍在重帘暖閤中。

赋天窗

元代 尹廷高

玉片鳞鳞月一方,能于暗室泄天光。有时急雨敲诗梦,尚带波涛海气香。

避地客奕山

元代 尹廷高

故国青山一眺中,峡溪独此最高峰。百来亩地多桑柘,十数人家依竹松。

春水池塘看浴鹭,夕阳篱落听衙蜂。日间无事钩帘坐,吟对梅花了一冬。

羲之爱鹅

元代 尹廷高

写经才毕即笼鹅,人物风流说永和。寂寞荒池已陈迹,空留夜月浴寒波。

北关买舟

元代 尹廷高

北关门外柳青青,闲寄江南第一程。别酒未阑山鸟唱,短篷撑梦过临平。

庚子营又青旧业四首 其二

元代 尹廷高

谁识当年老令威,去家千载尚知归。交游散尽邻人少,只有诸峰绕四围。

山居晚兴

元代 尹廷高

高住青峰不计层,闭门危坐绝交朋。竹声欲断微闻雨,村色初昏远见灯。

宿鸟并枝闲寂寂,归云度壑慢腾腾。邻翁笑我生涯拙,纸帐梅花绝类僧。

圣钟

元代 尹廷高

千夫赤手缚渊龙,俄听洪音吼梵宫。醉衲不回消息断,高楼残月五更钟。

燕山闻杜鹘口占三首 其一

元代 尹廷高

蜀魄千年西复西,何时风隔别幽栖。中原万里多芳树,却傍五云深处啼。

高琼太守遗像

元代 尹廷高

河流咫尺隔腥膻,进寸曾令火德燃。江海扬尘龙虎逝,英雄犹有画图传。

谒先君墓

元代 尹廷高

十载流离东复西,岁时霜露独凄凄。子规似识终天恨,飞上松梢尽日啼。

丙午端阳抵郡

元代 尹廷高

去年别家值端午,千山万山正风雨。今年五月燕山路,夹道槐阴不知暑。

居庸翠色何蜿蜒,山势北来欲飞舞。岱宗左峙如龙昂,太行西蹲疑踞虎。

祗今王气压九州,玉帛隳同来率土。五色祥云耀日毂,万雄金城壮天府。

车轮马足生云烟,骇目动心难遍举。平生舆图见纸上,万里乾坤今眼睹。

新丰斗酒聊自慰,跋涉长途莫辞苦。丈夫由来四方志,安知贫贱非玉汝。

杜陵流落诗转豪,子长历览文始古。况兹京师万人海,伟观奇闻比林聚。

石文十鼓承周宣,宝鼎千年继神武。云台勋臣家寇恂,薇垣上相人赵普。

金台俊杰多意气,义方诗书立门户。风流他日作佳话,谁为山川述旧谱。

世间安得笔如椽,玉泉万丈虹光吐。

西湖十咏 其六 花港观鱼

元代 尹廷高

细雨初收逐队嬉,何人注目俯寒漪。红妆静立阑干外,吞尽残香渠未知。

题一宝境界

元代 尹廷高

恒河沙数渺难穷,过电浮沤转眼空。惟有故家长不坏,黄花翠竹几秋风。

咏古二章 其一 咏邵平

元代 尹廷高

长安东陵瓜,五色光彩溢。风味自不同,此老真且实。

谁谓秦无人,斯高诚妒嫉。事往且勿道,抱瓮了白日。

南明寺

元代 尹廷高

金刹雄天半,风传钟磬音。石梁担佛法,崖瀑洗尘心。

古径黄花淡,山门翠柏深。就中奇绝处,小洞曲穿林。

绿坡山居

元代 尹廷高

十年离乱谩思家,孤负东山几度花。白鹤有心恋华表,青猿无梦到天涯。

春风添种陶潜菊,暇日重评陆羽茶。甚欲从君赋招隐,小舟分钓柳边沙。

送刘千里南归

元代 尹廷高

身外功名不足论,可堪客里酌离樽。堂堂岁月青天在,渺渺江山白雾昏。

舟入泗河冰未合,人归三径菊犹存。丈夫事业何忧晚,积水行翻万仞源。

车中作古乐府

元代 尹廷高

车历辘,车历辘,驴牛逐逐双转毂。可怜喘汗更鞭朴,行到深更鞭转速。

老夫平生苦晕眩,两手扶头身蹙缩。停车少憩日又出,束栝营炊道旁屋。

牛疲马跛筋力绝,世上利名心未足,前车未去后车续。

车历辘,车历辘,老夫柳下眠正熟。铃丁当,铃丁当,大车小车摆作行。

问渠捆载有何物,云是官满非经商。蟠螭金函五色毯,钿螺椅子象牙床。

美人娇娇如海棠,面帘半染尘土黄。迎门软脚闹亲旧,提擎骆瓮刲肥羊,人生富贵归故乡。

铃丁当,铃丁当,老夫北行书满箱。

尹廷高

尹廷高

廷高,字仲明,别号六峰,遂昌人。其父竹坡,当宋季以能诗称。仲明遭乱转徙,宋亡二十年,始归故乡。尝掌教于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续稿》。自题其卷首云:「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馀首。丙子,家燬于寇,遗编散落,无一存者。仅忆《秋日寄僧》一联曰:『白蘋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先业无传,雅道几废,不肖孤之罪也。」观此,则仲明诗学,有自来矣。► 15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