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原尹考满还邑

送原尹考满还邑

明代 游朴

二载弦歌潞水濆,歌声上彻九阍闻。孔门原宰推高第,汉吏文翁自不群。

几处棠阴连绿野,双看凫影入青云。情知百里淹贤路,且为苍生借使君。

诗人游朴的古诗

罗闻野侍御按陜西回为其尊人及二母寿 其一

明代 游朴

迎晖堂上绚朝曦,车马联翩婺水涯。绣黼共看排阖日,烂衣自爱过庭时。

西关气返青牛驭,南极光分紫凤蕤。欲识大年何处问,皂囊字字五千词。

赠周山人 其一

明代 游朴

长安蹀躞共芳尘,冉冉回惊十五春。相见俱怜玄鬓改,故知敢谓白头新。

袖中锦字愁漫灭,海上渔竿羡隐沦。便欲拂衣从汝去,已教人制白纶巾。

黄竹楼留守自郢讯至奉荅

明代 游朴

归来海内日徜徉,之子犹然滞楚乡。末路相看嗟鸟尽,后车未载困鹰扬。

歌传郢雪还谁和,佩有江兰秪自芳。莫向人间争皂白,鸡虫得失本茫茫。

北关蒋农部招泛西湖因同南关马水部登三天竺用陈方伯韵

明代 游朴

湖上扁舟何处回,一筇三竺倚崔嵬。雨余千涧三潮上,天外双峰入坐来。

簇绣春回霜叶候,登高夜落雨花台。主人醉客欢无极,几月愁怀已尽开。

吕太守次郎不禄诗以唁之

明代 游朴

刺史门高颇似于,彬彬诗礼满庭趋。共夸楚泽无双士,忽夺徐卿第二雏。

要识往来元梦境,更闻庆吊是同途。不须枉却西河泪,老眼䌷书恐易枯。

与卫淇竹郡守集江心寺 其一

明代 游朴

谁借龙宫五百年,瑰奇雄压海东偏。巨鳌犹拥雄山立,彩蜃长浮佛国鲜。

照水珠光双塔月,隔江鼎食万家烟。一杯此日随仙侣,疑泛波心太乙莲。

江心寺怀古

明代 游朴

航海崎岖国步艰,龙斿南拥象王关。新堤曾列千官仗,古埭犹传万岁颜。

避狄何如遵水浒,贻谋端合到厓山。兴亡俯仰空陈迹,惟有寒潮日往还。

海丰五坡岭

明代 游朴

虏骑南来宋鼎迁,累臣就絷五坡前。数千义旅秋烟散,十二忠魂夜斗悬。

脑子吞来仍不死,黄冠归去更无缘。胡元已逐胡尘化,丞相风神尚凛然。

成都俞郡丞罢归

明代 游朴

九折崎岖鬓未皤,羊肠何似世途颇。十年襦裤歌廉叔,一日珠犀到伏波。

自古娥眉难擅宠,由来蚿足不须多。壶公猿鹤相徯久,归去春风满薜萝。

黄鹤楼公宴感成

明代 游朴

水落平江秋色初,登楼忍食武昌鱼。仙人成鹤忍何处,老我将雏恨有余。

十六年前愁泪叠,数千里外梦魂疏。客缘未了身犹寄,渺渺烟波信所如。

扈驾天寿山与谢光禄夜话

明代 游朴

三年廷署四陪銮,天寿峰头立马看。王气晨浮三殿紫,赐衣秋夺万枫丹。

彤庭裂帛怜寒女,玉粒分甘费大官。箧里青乌惭未读,漫从卿月说星峦。

柘水新居

明代 游朴

客车何处卸尘泥,新辟衡门柘水西。松菊未谋三径适,鹪鹩且遂一枝栖。

无人问字嘲谁解,有酒盈尊幼自携。为语邻翁须暂别,归来倘及杖春藜。

许将军请使夷赋赠

明代 游朴

长鲸簸浪荡三韩,壮士忧时发指冠。尺剑未销忧祲在,孤槎欲驾海天宽。

行探虎穴扬风快,夺取骊渊照夜寒。不见当年傅介子,笑谈杯酒斩楼兰。

同林参知游岘山逸老堂

明代 游朴

东风已满岘山堂,并辔寻芳客思长。逸老何年遗杖舄,怜春是处有壶觞。

林间疏磬传清梵,草际丰碑卧夕阳。故国菟裘浑未卜,他乡风物且徜徉。

朱可大量移浙中贻诗见怀赋答 其一

明代 游朴

美人何处度云轺,远采瑶华问寂寥。侠气尚存燕市筑,惊魂初落越江潮。

几年白日黄尘满,万里丹霄赤羽遥。宣室纷纷召才子,可容沦落远清朝。

九月一日至卫辉

明代 游朴

客舍匏尊漫一斟,客怀聊得慰萧森。生来合有聊尘相,老去能忘弧矢心。

直北飞云千里外,天南过雁九秋阴。何人九十犹交警,卫垒前头淇水深。

江华海阻风夜泊

明代 游朴

江华海上北风狂,仓卒维舟野岸傍。永夜涛声喧独枕,一天雨色撼危樯。

倦游可更淹难路,归梦何由到故乡。萍泛栖栖沧海曲,只教鸥鹭笑人忙。

送淡泉裴年兄得请归省 其一

明代 游朴

荣命新传出禁扉,寸心先逐白云飞。宫中特赐黄金寿,道上争看彩服归。

行处使星惊负弩,谁家卿月照重闱。临汀天半千年石,到日春风好振衣。

送陈豫庵之济宁州 其二

明代 游朴

三载长安共素襟,连床风雨几宵深。狂来漫击高生筑,舌在宁论季子金。

尺檄忽催游子驾,绨袍欲折故人心。金山卢水遥相望,犹有飞鸿早暮音。

送李君实避地去郢东游

明代 游朴

黄袜青鞋蹑紫氛,轩轩孤鹤在鸡群。遍游域内孤知我,独立江头忍送君。

说剑无忘新侠客,逢人休说故将军。楼船近出清东海,好向鲸波夺上勋。

游朴

游朴

游朴(1526—1599),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人,字太初。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25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