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浪淘沙 其三 中秋

浪淘沙 其三 中秋

清代 俞士彪

佳节苦难酬。寂寞风流。西风吹白少年头。昨日相思今日病,又是中秋。

回首旧时游。水绕山稠。今宵谁为劝金瓯。明月凭他来也未,不上层楼。

诗人俞士彪的古诗

贺新郎 其三 过淮阴侯钓鱼台兼谒漂母祠

清代 俞士彪

秋客多萧索。看船头、西风淅沥,暮云寥廓。落日危亭荒草岸,一叶小舟初泊。

倚双桨、清尊孤酌。欲酹王孙何处问,但汤汤、淮水流如昨。

碑上字,半斑驳。

无聊日把渔竿握。又谁知、渡罂背水,恁多挥霍。千古封侯人不少,大半风尘流落。

叹今世、人情更恶。若肯相逢哀一饭,便万金为报犹惭薄。

吾与母,预相约。

念奴娇 其一 感怀

清代 俞士彪

登高极望,正凄凉、满眼悲风冷雨。多少春华摇悲后,回首但伤迟暮。

怪字空书,奈何频唤,此意堪谁诉。疏狂自笑,青衫无限尘土。

那更拾翠情慵,凌云笔老,病卧苍江渚。旧恨新愁千万种,怎得朱颜长驻。

红锦缠头,金貂贳酒,事事都轻负。唾壶频击,此生不信如许。

鹊桥仙 其四

清代 俞士彪

更筹渐尽,帘钩犹挂,翠被香消谁爇。见时也只是寻常,才不见、便增悲咽。

月华照罢,雁声啼过,懒把恨词重阅。梦魂夜夜隔妆台,料还是、相思未切。

鹊桥仙 其二 客兖州哭马龙伯先生

清代 俞士彪

歌传蒿里,琴亡流水,痛我穷途谁主。庭前寒月下梧桐,只此景便分今古。

八年道义,千秋契合,肠断音容何处。茫茫归路二千馀,是昨岁、同君来路。

花心动 其二 用谢无逸韵同沈遹声张砥中作

清代 俞士彪

檀口喷香,呵粉壁、到得几时能热。花底鹣鹣,并影和鸣,忍把网罗张设。

杜鹃未劝春归去,先呕尽、一腔心血。临岐语、怕伊忘却,带头曾结。

谁个恩情肯撇。便拚死相思,也应心悦。泪眼迷离,纵卜金钱,难辨六爻单拆。

银河催趱鹊桥成,浑不管、天边孤月。花谢也、还要问他根节。

雨中花 客夜不寐

清代 俞士彪

淅淅风吹窗上纸。断送得、羁人无寐。叹一盏残灯,半床孤影,归路三千里。

枕边落尽思乡泪。漏未歇、披衣重起。听倦马嘶寒,荒鸡唱晓,雨在疏林里。

水龙吟 其一 客中怀徐武令

清代 俞士彪

无端落魄羁游,离愁客路争迢递。征鞍初卸,布帆重挂,几多劳瘁。

淮水秋风,广陵夜月,老人容易。恨文期酒社,经年冷落,又何事、长留滞。

最忆南州高士。赋初成、千金争赏。湖楼依旧,当时胜侣,长萦寤寐。

沙岸蒹葭,草堂风雨,两怀谁寄。待归时与借,京山新句,消侬尘思。

玉楼春 其一 谒颜子庙感赋

清代 俞士彪

人生寿夭原无着。我待我躬宁肯薄。固穷原是士之常,岂必箪瓢才好学。

千秋俎豆偿藜藿。烈烈芳型垂渺邈。而今陋巷岂无人,谁个肯寻颜子乐。

虞美人 其二 雪中过李太白酒楼

清代 俞士彪

飞鸢坠地饥鹰瘦。平野云低覆。棱层冰雪压貂裘。勒马城根抬首见高楼。

先生去矣千馀载。楼却依然在。我思沽酒一登临。此日寥寥谁舆伴孤斟。

蕙兰芳引 晓意

清代 俞士彪

玉漏半沉,傍花影、翠楼深掩。纱槅朦胧,飞过流萤一点。

单栖无绪,但醉梦、昏沉如魇。到五更风息,隐隐寺钟惊撼。

前事萦怀,新愁入鬓,顿自消减。谢残月孤灯,照我旧时枕簟。

模糊香字,未堪重览。天欲明、门外斗斜河淡。

浣溪沙 其二 北征

清代 俞士彪

匹马轻装事远游。寒霜点点落吴钩。平沙尽处一回头。

戍垒三更芦管月,战场几度菊花秋。黄河滚滚向东流。

虞美人 其四 元宵

清代 俞士彪

长街竞作烧灯会。向晚笙歌沸。眼前风景不争多。只奈此身长在异乡何。

荧荧一点残釭照。愁也无人晓。薄寒侵臂酒醒时。墙外不知谁个闹蛾儿。

满江红 其二 客望送刘石叟先生

清代 俞士彪

搔首踟蹰,望不尽、暮天秋色。叹渺渺、乡关渐远,旅怀增戚。

白草荒原征骑缓,寒云沙碛归鸿急。问行来、客路几多程,头都白。

青衫上,泪沾湿。破帽上,尘堆积。但哀笳断角,谁能听得。

易水风寒游子去,秦庭月落孤臣泣。有当年、市上狗屠儿,曾相识。

浪淘沙 其三 遂昌县送朱衡岳旋杭

清代 俞士彪

碧水涨回溪。山驿花飞。春林日暮竹鸡啼。同在天涯同是客,却又分离。

乡路望中迷。君恰先归。凭将音信莫教迟。堂上二人头欲白,讳我愁思。

望江南 其四 四时闺怨

清代 俞士彪

新浴罢,小髻傍窗梳。红雨一帘花结子,绿阴满院燕将雏。

辜负碧纱橱。

苏幕遮 其二

清代 俞士彪

臂红轻,眉黛浅。髻上春幡,两个人谁健。寂寞昼长幽梦短。

閒倚红楼,袖冷雕阑暖。

别情深,诗思倦。剩酒残脂,和泪浇花片。春色不教来小院。

谁捲珠帘,放入双飞燕。

十二时 遂昌道中

清代 俞士彪

怅迢迢、千山万壑,竹杖芒鞋轻度。满面上、蛮烟瘴雨。

不觉沉沉天暮。村店茅檐,朦胧淡月,照梦儿归去。

又却被、无赖村鸡,未晓唤回,依旧草床孤旅。

天渐明、朝炊才罢,又走羊肠歧路。行李半肩,萧条书剑,尽染枝头露。

过岭来倦矣,危亭且自少住。

怪竹筐、携来焦饭,簌簌万千沙土。手掬寒泉,坐餐林下,不辨甘和苦。

劝行人且饱,前途未知谁主。

安公子 客兖州过鲁相故署,追哭先大父忠悯公

清代 俞士彪

倦客羁游日。荒城鲁殿浑非昔。不远御桥,西畔去,是老臣遣宅。

见无限、残阳衰草凝秋色。有乱馀、野老犹能识。道颓垣废井,多是旧时遗迹。

我祖多奇绩。十年佐理声名溢。日堕星沉,天地暗,指微躯何惜。

想当日、孤臣壮志坚如石。到而今、遗血犹凝碧。向霜晨月夜,时有忠魂出没。

望江南 其七 逢迎

清代 俞士彪

心忒小,细语半分明。夜月筵前曾送目,春风曲里旧知名。

今日喜逢迎。

归朝欢 其一 送汪雯远计偕

清代 俞士彪

把酒送君歧路侧。残菊疏杨留落日。轻裘短剑入皇都,天涯谁个非相识。

风流年少客。青山碧水供行色。听旗亭,秋棠佳句,声价重京国。

董生对罢天人策。身惹御炉香拂拂。玉阶醉插杏花游,金闺夜点红灯出。

功名安可测。三公那必皆头白。莫留连,布帆高挂,快趁西风力。

俞士彪

俞士彪

原名佩,字季瑮,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诸生,曾官崇仁县丞。与毛先舒、徐士俊、丁澎、毛奇龄、张台柱、洪升等唱和。著有《玉蕤词钞》。► 86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