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杂感十首 其八

杂感十首 其八

宋代 安道

高馆凉风日夕吹,幽襟横绝雍门丝。蔡洲古岸移青石,杜里新烟改赤墀。

万事只如芳草暮,一生常比落花时。无聊感慨仍无谓,邻笛何关向子期。

诗人安道的古诗

西江月 以上十二首见王惟一明道篇

宋代 安道

离坎不分南北,木金岂间西东。但诚一念守其中。勿使心神恣纵。要识前身真种,洞观物我皆空。寂然安静到鸿蒙。四象五行无用。

赐大学士马齐

宋代 安道

黄扉出入领朝簪,宿德耆英眷注深。才是济川需作楫,功同望岁伫为霖。

常思国事如家事,益励臣心沃主心。喜起明良传盛烈,薰风千载播瑶琴。

南巡舟行会通河杂咏四首 其一

宋代 安道

风劲寒犹在,低篷抵博平。麦畦青遍野,方意近清明。

题画次周履道韵

宋代 安道

竹窗微雨晚尊凉,芸几无鱼帙有香。忆得日家邻虎阜,萦迂林木带山塘。

寿徐尉

宋代 安道

幔亭驾斗浮丹巘,扁题密丹黄金篆。
淋漓羽盖森鸾旂,仙凡不隔蟠桃宴。
红云垂地醉壶天,真珠为浆玉为馔。
中有一人长眉青,紫锦荷囊灿星弁。
金昆玉友相追随,乌戟琱戈光转炫。
皇览徐公百不忧,衮衮庆源由积善。
彩童宣敕呼瑞麟,金鏁制雷奔虎殿。
琼胎掇入孔释送,精神秋水目如电。
抱琴来访矩庾仙,溉竹南墙弄诗卷。
手持造化发生柄,和气嘘枯遍翘端。
一同按谱学鸣弦,里巷生春无蹇连。
岂弟君子民父母,肇迹温麻未之见。
肘边叠组斗累累,五鹗搏空交剡荐。
绿绨联翩阊阖门,催入笋班陪翠辇。
九重宣补舜衣裳,吐出胸中五色线。
周公拜前曾拜后,圣朝自有云屏典。
朱颜苍鬓侍玉皇,九转金丹开鼎铉。
芹香儒馆忻献歌,愿乞馀圭及鸡犬。

何生姬人有怨诗

宋代 安道

寒树栖羁雌,月映风复吹。逐臣与弃妾,零落心可积。

宝琴徒七弦,兰灯空自枝。颦谷不足效,啼妆拭复垂。

同衾成楚越,异国非仳离。

读吊古战场文四首 其三

宋代 安道

黄沙白草望中迷,新鬼含愁旧鬼悽。一样北邙山下死,堪怜塞北与辽西。

春园读书

宋代 安道

一片芳菲上苑东,昼长人坐落花风。蒙茸细草侵阶绿,浓艳夭桃映阁红。

香惹游蜂窥几席,晴熏舞蝶傍帘栊。韶光脉脉春如海,讽咏芸编兴不穷。

和心泉上芸阁夫子人韵

宋代 安道

一枝史笔赋閒居,曾著人间未见书。寿世文章人不泯,传经学术信非虚。

金科玉律真师范,化雨春风入我庐。他日遗编深护惜,儒林文苑两相誉。

买陂塘 感事

宋代 安道

莽莽奔波、藜扶襁负,又惊动地鼙鼓。营门日落人声哄,道是搜查烟户。

官莫怒。剩劫火、馀生求替民为主。兵真如虎。纵伧父多金,豪家复壁,抄掠没完土。

冤谁诉。人劫枪林弹雨。惟闻野庙狐语。河山锦绣今分裂,一片灰尘燕楚。

新政府。推戴个、周公负斧纶音许。唐虞义举。愿释甲归农,投戈讲蓻,同作衮衣补。

续梅花百咏 其九十七 何逊梅

宋代 安道

廨舍香浓叶复稠,一时名誉播扬州。行看退食将花咏,好句搜来笔岂投。

书呈仲孚

宋代 安道

造物固难量,谁能计寒饿。失马乃为福,梦牛翻作祸。

长溪霜练静,脩岭苍龙卧。魂梦吾已安,不劳歌楚些。

绿野书院谒横渠先生祠

宋代 安道

二月入武功,载谒横渠祠。春桃杂芳横,好鸟鸣夭枝。

绿野终南翠,含情实在兹。昂求曾夙夜,人亡道未涯。

彻皋下程氏,执礼西仲尼。表时脱支蔓,订顽那有私。

瞻依真气象,无复梦中疑。兹邦有君子,迹殊路不岐。

豪迈存馀烈,高怀有我知。鹏飞要扶摇,鲲化自天池。

斯文应不斩,白日令见之。

蝶恋花 春恨

宋代 安道

被拥馀香银烛短。睡起无聊,眉黛从教浅。早是伤春情绪懒。

云鸠更惹离魂远。

独对东风肠万转。烟雨霏微,苔衬飞花满。点点妆成花泪眼。

花寒不似啼痕暖。

太仓王国相以其子来访子周都尉婿时余假寓都尉宅

宋代 安道

倒屣迎王粲,清言得阿戎。冰清周尉操,玉润卫郎风。

蚁泛春杯绿,莺催夕照红。高情见交素,把袂恨飘蓬。

青阳度

宋代 安道

碧玉捣衣砧,
七宝金莲杵。
高举徐徐下,
轻捣只为汝。

一丛花 塘畔

宋代 安道

微闻步屧响长廊。挟瑟更笙簧。吴娘暮雨萧萧曲,冶歌好、转更凄凉。

小立徘徊,何人倚伴,衫袖一时香。

胜游莫说碧鸡坊。疏柳绿成行。截湖小艇横帆去,待清晓、露上荷塘。

塘畔小楼,菜羹蒸饼,不道似维扬。

春日郊行示地方官 其四

宋代 安道

牧民寄所重,授钺赖宣风。曩昔官箴在,开诚上下同。

云塘别墅

宋代 安道

狮山山下石泉清,凿得方塘一鉴平。水面磨光云影照,天心沉碧月华明。

龙鱼夜听风雷化,花木春承雨露荣。佳致不同歌舞地,藜床灯火有书声。

自遣二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清标原是六朝人,谁信飘零不染尘。欲把襟期证明月,还将明月认前身。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