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曾伯
饯管制干
招里巷友和韵
挽肇庆胡守二首
和郑巽坡咏菊并见寄韵二首
重庆阃治十咏·六角亭
送胡季辙制参赴堂召
水调歌头·洞庭千古月
和疏轩琵琶亭韵
黄州上已和王子方雪堂韵
水调歌头(招八窗叔托疾再和)
仲宣楼落成和吴深源制参韵 其二
东都一星下东壁,粲以文鸣斗南一。玄德髀肉瞒白头,俯仰宇宙俱沤浮。
主人景升帝王胄,风土更羡远中州。安能不粟效夷隘,活著期扶弈枰败。
仲华解笑人寂寂,历落山川旧图在。夜深旅梦鸡唤惊,崇楼百尺般手成。
凭阑四顾万虑起,乡邻宁不思冠缨。英雄海内方麇集,长忆永平太平日。
在心为志流为诗,吾岂争雄鹦鹉笔。风流好事传到今,岂知汉泽入人深。
暇日载酒清流临,名篇雒启诵吾心。偈言玩味犹谛揭,意趣充然刍豢悦。
飞鸿尽处烟雨隔,姑嗅梅花共清绝。
水龙吟 其八 和韵
归来袖手江湖,不妨左右持螯白。凉宵幸对,一轮端正,娟娟秋色。
万宇冰清,千林霜缟,更无云隔。对金茎露冷,铜壶漏静,梧阴转、画桥北。
堪叹平生辙迹。算纷纷、为谁驱役。兔蟾应笑,蝇蜗累我,中年虚历。
抖擞吟情,徘徊舞影,可怜佳夕。怅力微心在,梦中一曲,似黄楼笛。
水龙吟(乘雪登仲宣楼,和前韵)
自湘赴广道间杂咏·湘竹
八声甘州(辛酉自寿)
和刘舍人夏雨喜霁
自湘赴广道间杂咏·古木
善权奇观
沁园春(再和)
甲申宁庙挽词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658篇诗文
醉蓬莱(书院延桂有集,不及与)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 其三
八声甘州·自当年
西江月(宜兴山间即事)
连日过滩
水龙吟 其五 寿游参政
水调歌头(辛丑送胡子安赴远安)
茅山玉晨观和壁间韵
登河山万里楼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
劝驾桂林乡举
水调歌头(甲辰中秋和傅山父韵)
夜分和郑小山韵二首
喜迁莺(乙未中秋同诸北客玩月于颍州之南楼)
月峡城楼偶作
和夔门开济堂韵
自湘赴广道间杂咏·李花
题张医谕活庵
沁园春(丙午寿常丞叔)
沁园春(自和即事)
自湘赴广道间杂咏·永州晓行
满江红 其二 和刘仓咏雪
摸鱼儿·趁西风
和别制垣金陵劝驾韵
至清湘驿和己酉壁间韵
壬子江陵寄闻人松庵
水调歌头·问讯中秋月
襄捷和书院韵
水调歌头·今岁渝州热
壬辰过鄂渚简张子直总干 其一
淡沧陈校勘以稿求答之
水龙吟(和幕府贺策应)
满江红(丁丑登均州武当山)
全州道间
醉蓬莱(和韵)
水调歌头·一段太清境
甲午七夕在京和朱子木韵
洞庭口占
久雨之余隔窗闻雪简书院诸丈二首
用从军古云乐为韵贺杨觉甫制干 其二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三首
水龙吟(再和)
永州城南一士夫家可爱
八声甘州·怅浮生
自湘赴广道间杂咏·兰花
满江红 其六 八窗叔和,再用韵
满江红 其二 甲申春侍亲来利州道间
水龙吟·元英燕罢瑶台
水调歌头(再和)
阴风黄盆口
水调歌头·敢问辽天月
水龙吟·吾皇神武中兴
水龙吟·岷峨寿佛东来
送郭靖父还金陵二首
咏荆州瑞莲
沁园春(庚寅为亲庭寿)
和总幕刘景文题杜立斋遗翰诗韵
重庆阃治十咏·一廉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