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夏日山居周文伯起部倚舟过访

夏日山居周文伯起部倚舟过访

明代 于慎行

长夏斋居玉树林,蓬门忽复听车音。停桡别浦江云远,对酒明河夜色深。

佩向仙曹分水玉,名从国士重南金。清时报主多同志,野老应馀击壤吟。

诗人于慎行的古诗

题郑双峰先生乡贤卷册

明代 于慎行

谷口有逸民,秉耒在岩穴。儒宗遁北海,牧伯钦高节。

二公世所师,岂伊青紫列。谁者嗣流光,华胄栖东越。

握椠谢公车,服陇耽邮畷。独行州里孚,笃谊神明彻。

生不采芹游,没从舍菜醊。典礼旷无前,清芬耿不灭。

神报一何延,永锡钟遗厥。亦有公衮褒,金书貤象阙。

种木百年阴,种德百年烈。末俗徒皇皇,芳规胡不晰。

卜筑黄山别业

明代 于慎行

归来四壁故依然,卜筑桃源别有天。种树新移彭泽柳,买山旧赐水衡钱。

园林但欲成环堵,门巷应教似辋川。廿载行藏君自见,乾坤五亩白云边。

冬至南郊扈从纪述和陈玉垒太史韵八首 其七

明代 于慎行

灯火薰天夹路旁,属车旋处翠华张。非烟拥盖璇霄丽,若月乘轮御陌长。

十里香花连泰畤,千门鼓吹彻昭阳。皇诚已自通天贶,万祀应知宝祚昌。

冬至院中斋宿酬朱可大文学诗问用韵

明代 于慎行

琐院森沈接苑墙,斋居寒夜集冠裳。风回画烛香初散,月上花砖漏转长。

阙下卿云将烂漫,歌中白雪早飞扬。凭君为献甘泉赋,诘旦銮舆出未央。

游峄山还过鲁城西郭有怀中立王孙

明代 于慎行

二十年来感旧游,绿云遥见隔城楼。逢人恐识关门气,访客真成雪夜舟。

鲁国山川空自赋,梁园松桂为谁秋。何时却有论文地,尊酒同销万斛愁。

寿谢仰潜令君七十

明代 于慎行

赤畿茂宰汉郎官,文物家声奕代看。江左风流传作赋,云中节钺颂登坛。

河阳去后花成树,彭泽归来菊可餐。大是清朝真隐在,白头湖上理渔竿。

病中朱廷平可大携谈易王生见过书怀

明代 于慎行

宣室情知久荷恩,旅愁无奈泥芳荪。十年玉署无心冷,一片青山素业存。

病里风云天北阙,春来花树鲁东门。欲知朝市浮沈理,季主长安好共论。

石楼新雨

明代 于慎行

谷城峰下晚霞沉,黄石楼头暮雨深。正见氤氲生远岫,旋看飒沓满平林。

朝廷可下捐珠诏,田野空为种豆吟。纵获西成民已困,只应重雨栎阳金。

感怀二十首 其十

明代 于慎行

吾慕汉阴叟,灌园聊避世。搰搰自行汲,不肯生机事。

掉首谢圣儒,比之为技系。混沌虽假修,厥言良有味。

世人徒营营,心劳自憔悴。

送杨庐山户部左迁淮阳

明代 于慎行

华月出高牖,新猋激广轩。斗酒酌良夜,君怀胡不欢。

昔艺名城树,今握画省兰。作吏既彊项,为郎亦苦颜。

如何流云景,奄忽无定端。言从淮海至,又客淮海

杂诗八首 其爵

明代 于慎行

蔚彼蒿下田,中有双黄爵。五步逢爵饮,十步逢爵啄。

仰见鸿鹄游,六翮翔寥廓。岂不愿从之,道远将安托。

天寒多野风,四面张罦络。苏合作弹丸,历历空中落。

鼎俎苟不干,蒿下亦已乐。

夏日村居四十二首 其三十七

明代 于慎行

黄鸟声中酒肆,绿杨影里渔蓑。隔舍村翁泥饮,随身竖子徵歌。

前溪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前溪何潺潺,花流逐水去。侬欲使花还,不能使水住。

题江村秋晚小画四首 其四

明代 于慎行

茅屋疏篱映短莎,窗前高树夕阳多。白云不断桥边路,犹许幽人策杖过。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六 黄水部便道省觐附候葵阳学士

明代 于慎行

从橐名郎满属车,世家吴越邈谁如。传经夙受吴华草,问水初藏玉简书。

远道西风回使节,片帆秋色过乡闾。趋庭为叩东山履,早晚徵函下石渠。

郑生承武自闽来访

明代 于慎行

蓬蒿三径少将迎,客有相过万里程。观乐游同吴季子,谈经业继郑康成。

悲欢往事青灯话,要眇新辞白雪声。他日上林传赋草,应知首问长卿名。

为潘海滨处士题竹萱图二首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柏舟高咏事凄凉,漫树忘忧向北堂。此日春风转兰蕙,灵根犹自发天香。

春初得吴太原道中书有怀

明代 于慎行

草色春城叹索居,虚窗残月渺愁予。忽从五马残淮路,传得双鱼隔岁书。

汾水东流连朔塞,关门北望是穹庐。晋阳亦是谈兵地,莫使平时保障疏。

子夜秋歌 其三

明代 于慎行

露井冻银床,秋风生桐树。任吹桐花飞,莫吹梧子去。

同朱可大廷平登岱八首 其一

明代 于慎行

终古名山奠大东,遥瞻云汉倚穹崇。千峰明灭天高下,万壑晴阴气郁葱。

星土盘回元化转,仙闾缭绕百神通。真游五岳何当遍,首蹑烟萝上碧空。

于慎行

于慎行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60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