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题李棠轩宗伯玉华洞天二首 其一

寄题李棠轩宗伯玉华洞天二首 其一

明代 于慎行

新开灵窟起何年,旧号青城小洞天。千古山川青胜迹,一时名字证真缘。

丹台晓落绵江月,石室春浮宝树烟。自是君家称相馆,三巴别业似平泉。

诗人于慎行的古诗

寄贺公孝与吉士

明代 于慎行

阁夜青藜可更探,君家文物满齐南。明堂旧礼传公玉,石室新书续马谈。

此日去天真尺五,当年聚岳是星三。山中酒畔频闻喜,几度封题待爵函。

燕歌行七解 其四 西门行

明代 于慎行

出西门,歌且行。今我不极乐,当欲何营。

江河水,东下如建瓴。安能邑邑迫蹙,坐使华岁零。

策骏马,驾高轩。召呼平生游,驰逐双阙间。

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煎。鼎鼎百年内,胡为长不欢。

谁见仙人安期生,骖驾白鹿游三山。谁见仙人安期生,骖驾白鹿游三山。

四时相递代,日月如转丸。乘时修令名,毋为世所叹。

夏日村居四十二首 其十四

明代 于慎行

石几移当薜幌,丝囊凭对花栏。门外何方骑吹,红尘北走长安。

真空寺留别冯葛诸丈

明代 于慎行

萧疏菀柳寺门前,别色相看一黯然。十月繁霜相客鬓,重城残雨上离筵。

心同张翰思吴日,事异梁鸿去汉年。别后云山未相间,尺书犹有雁南旋。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二十七 送朱长倩文学南归

明代 于慎行

山城木落菊花前,杯酒逢君意黯然。和氏且须怀白璧,干将终自倚青天。

孤帆别路三千里,两世交情四十年。此后云霄长在望,早看橐笔赋丼泉。

寿谢仰潜令君七十

明代 于慎行

赤畿茂宰汉郎官,文物家声奕代看。江左风流传作赋,云中节钺颂登坛。

河阳去后花成树,彭泽归来菊可餐。大是清朝真隐在,白头湖上理渔竿。

纪赐四十首 其二十七 赐鲜桃李

明代 于慎行

讲罢传宣殿左厢,分将苞品灿盈筐。宫桃剖出丹霞冷,仙李沈来碧玉香。

方朔瑶池人汗漫,安仁金谷赋荒凉。怀恩正恐虚秋实,不羡春华吐艳阳。

送全玄洲太史册封赵藩

明代 于慎行

邯郸道上夹垂杨,六传飞尘出建章。赵国河山飞右辅,邺都词赋在天潢。

登筵夜对丛台月,染翰春浮玉署香。此日流离知满路,好陈谣俗报君王。

九月廿五日东园菊下小集四首 其四

明代 于慎行

岁逢鸿雁候,日敞菊花筵。祗恐虚秋色,谁愁负酒钱。

移灯情缱绻,卷袖醉蹁跹。且采簪华发,相将步月旋。

伾麓山房十咏为朱槐石令君赋 其四 杏花岩

明代 于慎行

万树赪霞数亩坛,东风点染石阑干。主人旧有蓬莱种,岁岁明光殿里看。

巫山小画

明代 于慎行

霞作绡衣雾作裙,恍疑神女降氤氲。明朝试向阳台望,只是寻常一段云。

送朱鞶峰鸿胪之金陵

明代 于慎行

二十年来忆旧欢,相逢斗酒醉长安。尊前华发斗光易,陌上骊歌别路难。

江月遥分鳷鹊观,宫云不散鵔鸃冠。到来绵蕞开王会,剑佩声中拥汉官。

感怀二十首 其十四

明代 于慎行

家本东海裔,樵牧东山下。先子秉儒术,歌音追大雅。

一吏稍浮沉,举世无知者。眇予秉薄祜,宛洛随车马。

丘陇日以遥,松柏在原野。风木无停音,雨露凄其洒。

一为皋鱼叹,零涕缘缨泻。

感怀二十首 其九

明代 于慎行

陟彼高台上,天风吹我裳。顾见双黄鹄,浩浩摩空翔。

振翮翳若木,矫翅凌扶桑。羽翼岂不修,其如天路长。

横绝薄四海,中道以徬徨。如何燕雀群,追逐令人伤。

送唐曙台客部告还南海用王宗伯韵

明代 于慎行

清时何意厌朝参,郎舍频抽碧玉簪。万里亲闾炎海上,十年归梦大江南。

云霞近傍仙城五,松菊重开客径三。闭户书成应更早,好令白马绌玄谈。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六十九 赠王文学中柱南旋

明代 于慎行

衡门谁为驻归骖,国士名高旧所谙。马首春风辞塞上,刀头明月忆江南。

杨穿百步才无两,璧剖连城献至三。此日汉庭推授受,石渠同异待君谈。

送盛凤冈太史册封蜀藩

明代 于慎行

宝玉亲颁示展亲,还因谕蜀论过秦。云凝阁道青天险,家近关门紫气真。

玉节遥分三署色,金羁行耀五陵春。悬知万里桥边路,共指轩车问使臣。

夏日过二兄石淙别业同游洪范东流用韵六首 其五

明代 于慎行

古庙空坛枕石城,残碑埋没落花平。池边何代长杨树,呜咽寒涛作雨声。

题吴母贞裕卷二首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女贞既有树,女清亦有台。不如母师号,云汉天台回。

丹泥北堂耀,璇榜深闳开。表闾与锡命,流耀江海隈。

子为簪笔史,倚柱称瑰材。孙为含香吏,抗章胡壮哉。

家声一以振,母节益以恢。正气凛千古,荣名肃九垓。

歌言树令轨,以拯流风颓。

闻子冲被徵寄问兼趣早出四首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西山烽火照边城,殉国何人更请缨。知是济南年少在,匣中长剑作龙鸣。

于慎行

于慎行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60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