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曾伯
诸友迟留待雪再用韵
减字木兰花(再和)
送八窗叔归
乙未渡淮点军登寿春南楼
和傅山父红梅韵二首
用谈笑青油幕为韵贺吴叔永制机
善权奇观
水调歌头(幕府有和,再用韵)
和王潜斋韵送闻人松庵二首
己未元日寄子
简项仲宗游亭皋
一剪梅(乙卯中秋)
挽何司令二首
壬子江陵寄闻人松庵
离颍州道间
水调歌头 其十一 辛丑送胡子安赴远安
风卷江湖浪,举足是羊肠。峡山知在何处,榛莽更凄凉。
不为渊明五斗,直为班超万里,雅志未能忘。耿耿富襟抱,行计有诗囊。
溯吴头,逾楚尾,界瞿塘。从他昵昵燕语,留不住征樯。
芳草天涯弥望,着我飞凫来去,在在可徜徉。持此见刘表,抵掌与谈王。
又和答云岩
满江红 其一 丙辰生初自赋
明日生初,还知否、明年六十。嗟老矣、满头都缟,寸心犹赤。
三十载间尘土债,几千里外风涛役。赖君天、许放故山归,恩无极。
出而作,入而息。美可茹,鲜可食。任浩书空咄,禹笑人寂。
断国谋王非我事,抱孙弄子聊吾适。且从今、时复一中之,杯中物。
送了守衡州
和刘制遗梅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658篇诗文
丙戌春过梓潼即事
跋曾玉堂训子十诗
和吴叔永见寄韵
水龙吟 其三 和幕府贺策应
又用韵简朔斋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三首
满江红 其将 乙卯咏海棠
题二水光华驿
满江红(甲申寿蜀阃)
和制干陈循道惠鹤韵
禁烟前一日招幕属小集林提干有诗和韵
至颍州访故老
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
满江红(甲申春侍亲来利州道间)
满江红 其一 乙卯咏海棠
代为其亲寿
用谈笑青油幕为韵贺吴叔永制机 其三
咏丫头岩
丙午九日将过阳羡偶成
糖多令(庚戌六月赴荆阃,宿江亭)
甲午淮幕和萧应父赠郑允蹈韵
甲申宁庙挽词
水调歌头·问讯中秋月
满庭芳(丙午登多景楼和王总侍韵)
累日脾疾自歌
水调歌头(代寿昌州守叔祖)
和清湘驿颐斋韵
辛亥元夕坐间和刘景文韵
舟过霅川二首
满江红 其二 和刘仓咏雪
用从军古云乐为韵贺杨觉甫制干 其二
偶得希真岩壑旧隐正在小圃因赋
和疏轩琵琶亭韵
题千山观
水调歌头(自和)
登果州金泉山和韵
八声甘州(和韵)
黄州上已和王子方雪堂韵
过鄂渚登南楼
利州登栈道
题覃怀吕充隐和隐诗卷
水调歌头(再和)
六州歌头·桂香深处
丁未效八窗叔赋黄郎
福岩再过公安赠行
满江红 其二 甲申春侍亲来利州道间
沁园春(送洪漕使宪闽)
和刘清叔襄阳草庐韵二首
水调歌头(再赋)
水龙吟·西风涤尽炎歊
水龙吟(再和)
水龙吟(和幕府贺策应)
和将志父春风亭韵
从制垣观阅和韵
题黎榷院诗轴
太府寺梅花盛开和曾玉堂韵二首
过新滩作出峡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