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儿开美殇江进之书来始知 其二

儿开美殇江进之书来始知 其二

明代 袁宏道

官程屈指三千馀,颇怪真州消息疏。七月始传江令字,道儿亡在杪春初。

诗人袁宏道的古诗

为官苦

明代 袁宏道

白羽落青松,玄霜化秋草。燕市多冲飙,日暮红沙道。

男儿生世间,行乐苦不早。如何囚一官,万里枯怀抱。

出门逢故人,共说朱颜老。眼蒿如帚长,閒愁堆不扫。

戏题君山

明代 袁宏道

洞庭湖水日潺湲,肠断湘妃竟不还。千里苍梧常在眼,君山真作望夫山。

广陵曲戏赠黄昭质时昭质校士归 其四

明代 袁宏道

深束腰肢浅蹙蛾,伴娘频促奈他何。白罗一尺宽如许,受得巫山雨几多。

子房山谒子房

明代 袁宏道

莲花冠子红犀导,雪面风髯一年少。梦里山河风几场,抽身笑拈长松道。

英雄老尽故交稀,眼底修毛几翅飞。功成辟谷或有以,未必神仙须布衣。

雨久初晴

明代 袁宏道

梅花吐冷魄,竹子舒烟尾。晞影落寒檐,微微苔甲起。

向虚置楷床,卧听鸠妇喜。发垆熨古灰,一片沉心死。

乍闻邻塾言,儿童摊润纸。乳鸟背窗啼,花间掠红紫。

梦子髯

明代 袁宏道

渺渺山行路,青石荷盘盘。男儿念同袍,诀绝伤肺肝。

同袍入我梦,展转忽无端。欲言不能陈,俛首但长叹。

踏雪穿松径,长笑倚朱栏。四顾无僮仆,云气黑漫漫。

挥手辞我去,突发无巾冠。出门三两大,当道吠君还。

前日送君行,君言举体酸。今宵梦若此,得无小未安。

觉来三叹息,举首泪阑干。

明空住柳浪五月附余舟南下别于归宗道上因作柳浪三叠以送之 其二

明代 袁宏道

碧溪影里一僧归,漾得云光上衲衣。记取柳浪湖上水,縠纹风起鹭鸶飞。

甲辰初度 其一

明代 袁宏道

偶然临水见苍颜,且喜安身紫翠间。老去无心防白发,众中开口问青山。

文书狼籍恣情看,宾客逢迎学语閒。三十七年恒河眼,试观那似旧潺湲。

湖上赠钱塘汤令 其四

明代 袁宏道

一个穷官不解为,贪他绛叶与青枝。来时开花去结子,教人怎不骂狂痴。

严陵 其二

明代 袁宏道

文叔真有为,先生真无用。试问宛洛都,谁似严滩重。

四弟旃檀馆即事

明代 袁宏道

淙淙石脉溜春渠,长日关门扫地居。莲叶漏中兵研汁,木香花底读方书。

丛筠傍屋多臧鸟,小市通江易得鱼。洗墨焚香幽事了,庭莎增草佞浇锄。

小妇别诗 其三

明代 袁宏道

轻寒轻热养花天,个日钱塘更可怜。骢马欲嘶嘶不得,白公堤畔柳如鞭。

天目书所见

明代 袁宏道

菩萨与凡庸,不知谁正倒。牛马若率真,形貌亦自好。

独有知见人,不食本分草。拾他粪扫堆,秘作无价宝。

面上曲折多,腹内安稳少。坐立皆成文,闲话亦打稿。

演出活法聪,难瞒俊阎老。

薙苇

明代 袁宏道

柳塘三十亩,茭苇翳其半。寒毛与垢瘢,蚀却青娥面。

童子厉镰刃,飞光激流电。疾风卷残枯,倏忽青天见。

照我池上人,露髻白团扇。芰荷一族风,碧水千丈练。

送能入东溪,招鳖过西堰。鳞介授族行,知有蛟龙遁。

寄小修

明代 袁宏道

乡园是处有花芳,不敌深山老萼香。十载交游填上国,一朝文字榜都堂。

玉因刖足多酬价,砂到飞身始验方。社曲城南饶古寺,休将名姓语支郎。

郊外送客即席

明代 袁宏道

漕河水煖绿澜生,听鸟看山也自清。宝马骄嘶尘百丈,朱帆高捲日千程。

飞杯客子纷无数,度曲儿童浪有情。人物喧阗烟树里,桃花如锦烂春城。

夏日城西月张园看荷花得莲字

明代 袁宏道

晓起闻儿说,隅西已有莲。帻犹悬壁上,屐已跃门前。

树接宫云近,花藏庙市偏。鱼行清冷涧,人语绿沈烟。

露叶无多绽,风香绕一廛。偏呼荷蕙侣,驰与蜡纹笺。

任意巾衫去,随身酒盏传。题诗新涤砚,洗茗自浇泉。

有垒微添石,因洼小作田。凉风吹面尽,明月到阶全。

鸥鹭归閒地,杯捲属冗员。聊为避暑饮,

即事时京使至

明代 袁宏道

朔霰泠泠打角巾,客途那得更长贫。百钱买看双双女,一日刺投数主人。

白酒澄来如雪水,青袍当去得霜鳞。端居忽谩逢京使,怕说东华十丈尘。

病中见中秋连日雨柬江进之

明代 袁宏道

禁方药帙满床头,双挟青鬟坐小楼。疾疾愁愁三日雨,昏昏滑滑一年秋。

东阿道中晚望

明代 袁宏道

东风吹绽红亭树,独上高原愁日暮。可怜骊马啼下尘,吹作游人眼中雾。

青山渐高日渐低,荒园冻雀一声啼。三归台畔古碑没,项羽坟头石马嘶。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76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