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海棠春 闺词,和王阮亭先生韵 其一 晓妆

海棠春 闺词,和王阮亭先生韵 其一 晓妆

清代 董元恺

枕棱斜溜金钗响。人倦起、日高朱网。揽镜怯梳起,一点情波漾。

牡丹新髻翻时样。怪陌上、游郎争赏。鬌试残妆,日暖云鬟敞。

诗人董元恺的古诗

南歌子 其一 闺怨

清代 董元恺

侬取冰为枕,侬持檗作衾。一夜苦寒侵。五更天欲曙,涕淫淫。

卖花声 春晚,和纪伯紫韵

清代 董元恺

落尽樱桃,万点花飞一片。绣窗闲、初停针线。无情蜂蝶,争趁芳尘软。

下香阶,欲扶还倦。

游丝飞絮,好任东风吹转。恨垂杨、空庭又晚。遥山暮雨,泪染春江面。

倚妆楼,罗帷频捲。

花非花 其二 古意

清代 董元恺

柳缄愁,蕉结恨。恨千条,愁一寸。郎行终日无舒时,郎来一夜都开尽。

西江月 其一 过苏秦故里

清代 董元恺

不是秦邦金尽,那能赵印功高。揣摩欲过洛阳桥,富贵徒欺妻嫂。

箧里阴符羞看,夜深刺股徒劳。青溪休说寿松乔,笑尔车中难保。

渔家傲 其七 青墩月令,和欧阳公鼓子词

清代 董元恺

五月沟塍新水涨。海榴照眼葵花放。徙倚柴门闲策杖。

秧针漾。平畴翠剪千层浪。

赤日场平镰架响。黄云䆉稏人熙攘。万点鱼苗临水饷。

层潭上。亭亭绿柄风摇飏。

满江红 其二 青墩夏咏,和陈其年江村韵

清代 董元恺

鸂鶒,烟扉外、三三两两。恰几曲、清流似镜,碧波如掌。

牛背牧童支笠去,陇头馌妇腰镰往。喜登场、

满江红 其二 送韩珠崖太史奉诏归娶

清代 董元恺

天上仙郎,却占尽、人间清福。人都羡、门阑喜气,锦攒花簇。

威凤新膺博望选,求凤始叶和鸣卜。正日边、遥捧五云还,芙蓉麓。

绾绶日,丹文毂。合卺夕,金莲烛。恰荣分紫诰,徽音堪续。

蕙圃门盈桃李树,鸾坡堂种蓝田玉。拟明年、此际海珠生,华封祝。

望江南 其十七 红桥春游词

清代 董元恺

虹桥好,画舫树中移。万缕轻黄珠户映,半篙柔绿绣帘垂。

春昼日迟迟。

月中行 春情,和周清真韵

清代 董元恺

葡萄斟满晕流红。初卸蜡光融。游丝轻惹罥雕蜡。

冷露湿金虫。

褪残花事春归去,消几度残月疏钟。罗裙微动骂东风。

小立画屏中。

南乡子 其一 微泉阁遣怀,呈家叔

清代 董元恺

倚杖小池边。半采红莲半白莲。辜负春风杨柳曲,今年。

犹有些些旧管弦。

相对一陶然。半醉行歌半坐禅。绿竹挂衣凉处歇,时眠。

免被饥寒婚嫁牵。

好时光 杨妃山茶

清代 董元恺

一捻指痕轻染,千片汗色微销。乍醒沉香亭上梦,芳魂带叶飘。

照耀临池处,恍上马映多娇。疑向三郎语,时作舞纤腰。

清平乐 其四 辟兵符

清代 董元恺

心前笑抚。神印穿金缕。销得五兵刚二五。好共钗头艾虎。

依依插鬓宜春。翩翩佩带宜人。全仗赤符厮守,不教胆怯空庭。

满江红 其八 风雨泊舟江心,四和前韵

清代 董元恺

对此茫茫,何处问、垆边酒价。那更禁、风吹浪打,酒流花谢。

点点寒从双鬓入,丝丝愁共千行洒。只此中、眼泪满春江,无穷者。

笑补石,虚空罅。叹填海,蓬瀛下。想隔江烟树,依稀村社。

带瞑连阴天似墨,湿云粘梦云如马。总江南、江北影模糊,孤灯也。

柳含烟 至日韶阳见柳

清代 董元恺

韶阳柳,季冬时。摇曳青青如许,添来宫线织成丝。

舞腰肢。

寒塘绿映春波晓。镇日黛眉颦笑。不吹风雪却吹烟。

曲江边。

望梅花 岭南至日,梅花盛开

清代 董元恺

何事粤东无雪。万树垂垂先白。一线初添疏影夕。零乱冷烟残月。

瘐岭经年驿使隔。谁寄江南消息。

遐方怨 其二 闺忆

清代 董元恺

好去出门休落泪,津头日日人行。晚添山雨作江声。

几回惊妾梦,十里断孤城。

总然一夜风吹去,秋河怅望平明。多情却恨似无情。

空馀庭草色,不遣柳条青。

双调望江南 其四

清代 董元恺

湖上花,掩映绿窗纱。曲院风摇仙子步,苏堤春醉美人家。

烂漫自交加。

堪竞赏,开遍海棠花。晓起一枝和露折,午阴几树带溪斜。

十里灿晴霞。

一落索 咏风鸢

清代 董元恺

鸷鸟凭空而起。云霄堪致。青春一线上青天,禁致无声堕地。

怪底轻狂可喜。欲飞还止。十年前事忆儿童,此日依然故纸。

花非花 其三 咏韭

清代 董元恺

舍东畦,霜后圃。比青篘,舒翠缕。知君昨夜故人来,为我殷勤剪春雨。

隔帘听 咏弹筝

清代 董元恺

正是恹恹天气,十五盈盈女。十三弦上情千缕。看玉比蝉钿,银排雁柱。

弹再鼓。动春纤、当窗手语。音如诉。含宫嚼羽。婉转歌喉吐。

斜搊慢撚相思谱。空闺似入,湘江凄楚。潇潇雨。偷将泪丝重数。

董元恺

董元恺

清江苏长洲人,字舜民。顺治十七年举人。后遭诖误,际遇坎坷,故其词激昂哀怨。有《苍梧词》。► 306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