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雨中观庐山 其二

雨中观庐山 其二

宋代 岳珂

半生每负看山眼,此日真成带雨游。攲枕有无疑欲暮,成峰横侧总宜秋。

耳喧似厌泉呜咽,腰系不妨云去留。明日新晴马蹄放,直须三峡看龙湫。

诗人岳珂的古诗

向伯忝旁午帖赞

宋代 岳珂

涂水涟漪未改,芗林风月如新。
一纸重观遗迹,百年无复斯人。

曾宣靖类见帖赞

宋代 岳珂

公在嘉佑,辅政受遗如毕公高,
勋烈堂堂,奉同而隮也。
公在治平,清净画一如曹相国,
德心休休,比规之随也。
公在熙宁,功成身退如裴中令,
寿隽番考,乐以全其归也。
帖字宛然,既庄而复厅也。
周密无间,笔法繇此推也。
予得而藏,尚可以想麒麟之黄姿也。

邵仲恭

宋代 岳珂

宝晋大字之刻,尝同公游。必嗜好之素同,故忘情乎寻壑之与经丘。

予尝陋贞观慰问之不收。得此帖于乡,考百年之风流。

识者文曰:此吾宋之邵苏州也。

欧阳文忠索碑遣居二帖赞

宋代 岳珂

公于率更,每秒吾家。
是书之传,似耶非耶。
书出于心,既劲且方。
世多公书,行或未藏。
易方而圆,飘飘若仙。
楷以其人,行以其天。
堂堂斯文,维轲与雄。
我观二书,如或见公。

欧阳询阴符经帖赞

宋代 岳珂

内史书如率令,善奴秀比官奴。
千古会稽楷则,于今重见阴符。

苏文忠萝汉偈帖赞

宋代 岳珂

佛法离住相,色相本非实。
云何阿罗汉,可以色相求。
居士宰官身,只园夙亲近。
会发宏原深,现此广长舌。
于后像法世,赞叹说偈言。
笔力虚空,三昧出胸臆。
撞开痴愚纲,透出大千界。
我昔睹殊胜,会闻诸佛说。
以音声求我,不能见如来。
偈语复云何,能离音声见。
今法解佛意,一切有为法。
非偈亦非赞,应作如此观。

题王谌潜泉蛙吹二首

宋代 岳珂

枫落吴江冷,曾闻五字传。
悬知鸷累百,何待己能千。
清气溪山宅,閒情月露篇。
六经须鼓吹,吾子盍先鞭。

米元章姑孰诗帖赞

宋代 岳珂

天上文章一酒星,生平只欠换鹅经。
奇才逸思通千古,留待南宫眼为青。

高宗皇帝御笔临吴皇象如鹰帖赞

宋代 岳珂

书法淳古,遡晋而上。
于上品中,则有皇象。
汉歌上风,思士之壮。
帝临此书,猎渭怀望。
於昭诒谋,倚重惟将。
岂象之临,亦意之尚。

食枣有感二首 其一

宋代 岳珂

百果亦时效岁功,枣槃亦复荐年丰。柔柯低带亦风绿,纂实骈亦映日红。

闻说桃梨堪絜大,颇怀齐鲁久为戎。忧时把玩还惊叹,莫咏豳风咏北风。

山中奉寄通判杨宗博二首 其一

宋代 岳珂

多病山中客,无人傍酒樽。与猿分橡子,为鹿长禾孙。

白昼云归屋,黄昏雨打门。忽怀杨司马,烟霭隔重阍。

宫词一百首 其十八

宋代 岳珂

辚辚车马送降酋,纱帽重瞳伏御楼。三度金门听露布,今晨又见下升州。

集喜二首

宋代 岳珂

鹊噪庭前木,蛛翻檐畔围。
双莲瑞明月,万柳舞晴晖。
宿鹤迎风袂,盟鸥认雪衣。
物情同一喜,应为主人归。

排湾遇风对岸即彭泽旧县二首

宋代 岳珂

隐约山藏雾,砰{左石右訇}地起雷。
黑风吹海立,白雨过江来。
齐乐正应尔,沛儿安在哉。
雄雌谁与辨,试上楚王台。

周少隐留春词帖赞

宋代 岳珂

弦管之流声,景物之感情。
激徵含商,舒华发英。
固所以合融怡寺自然,而惜流转之不停。
亦犹夫见穿花之蛱蝶,赋点水之晴蜓。
思尽醉于风光,而典春衣于杜陵也。

黄鲁直诗稿帖赞

宋代 岳珂

句法之奇,日炼月锻。
鸟轻之过疾讵稳,驴上之推敲未判。
长吉这心欲呕,弥明之息犹鼾。
天巧呈露风期汗漫。予方遡诗派而未能,
所以掩斯卷而三叹也。

太平宫遇雨

宋代 岳珂

山居五旬晴,山行一日雨。
太平咫尺间,千里隔跬步。
黄泥深三尺,风声更号怒。
谁语逋客知,山灵倘留汝。

冯承素兰亭叙帖赞

宋代 岳珂

猗应龙,蟠九嵕。
抱骊珠,閟含风。
见似人,喜若跫。
作者谁,臣姓冯。

赵季茂通判惠诗走笔奉和十篇

宋代 岳珂

晴佳雨亦宜,云黑又催诗。
静处景俱胜,閒中趣自知。
攀条随客嗅,卷叶看儿吹。
世事只如此,吾今何所为。

病中散步六绝 其六

宋代 岳珂

绝怜倦翼晚风高,解绁归来得故巢。物态随人也欢喜,游丝不住舞蟏蛸。

岳珂

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45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