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曾丰
侵寻逾七夕,次第到中秋。蒲涧广南节,熊车城外游。
杯盘收复出,宾主劝还酬。痛为江山饮,离骚不读休。
呈罗叔异 其一
浪把柴扉为客开,揖馀茶速又汤催。应门老走忽解意,放入江西风月来。
入德庆舟中看雨
简寄游稚牧昆仲
假守晋康出郊劝农二首
犹子松字茂之者庆长兄之子也有志于学乐从余游岁在庚戌偕至广西谈 ...
鲤非悭授伋,点岂吝传参。内弃元和脚,旁求一祖心。
能容石攻玉,会使铁成金。十诀先传九,馀其默自寻。
穷冬逆旅
涉夏归途
衡阳合江亭
表兄峡山萧伯钧至会昌久之以归欤字韵丐诗为别 其二
握手两旬许,归途千里馀。继今难得便,及早发回书。
父祖初深契,儿孙久渐疏。朱陈婚嫁约,还可继之欤。
挽张郴州 其二
四海郑元枢,三朝范石湖。利光腾鹗表,自足济鹏图。
芝检岂欺我,朱轓何负余。幸而廉吏传,名与泰山俱。
癸卯豫章贡闱酬赠教授张安叔
为增城丞张元辅赋博见亭
挽饶伯余室氏曾夫人二首
次韵酬姜孝杰雪中见寄
过快阁
题公安宰黄叔万鲁斋 其一
渊中见潜鱼,床下闻斗蚁。从知聪和明,反累目与耳。
孔门三千人,十资九其慧。竟失道之归,端为慧所使。
回以愚故专,首得一宗旨。其次参好修,与回亦无异。
受裁鲁有馀,学道心不贰。顿悟圣授机,万理付一唯。
郡斋与龚济叔刘薰卿谈诗
中都寄广东提干彭元忠四首
自怀泽至武仙道之左皆石峰
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 其二
初得两山排闼来,满期突兀老相陪。忽如双剑擅飞去,疑是六丁争取回。
曾丰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538篇诗文
沿衡阳而下触目抚怀
寿广东提举韩判院
挽宜人李氏
留别金陵故旧
题黄武子齐云楼
叶丞相这孙潜仲后余至中都同馆相与谈易累日
题通州通判陈日华二友斋
送石江曾元英赴太学补 其二
游三乳洞
高德成访予义宁留久之告归赋两长韵 其一
寄临汀推官卢伯寿二首
五羊遣书问董仲脩 其二
送董一之之长沙谒周丞相
经从两浙
题颜庆远三友亭
祀蚕先
赠画工怀玉
西蜀泉上人久留中都 其三
德庆府城绕以荷池叶楙花繁时环望之红绿无间
厨鸡窜房中张元辅怜而赋诗余不能自已亦为一篇
江路见梅怀泉台留主管王提干
题叶英州清白亭
题公安宰黄叔万鲁斋
题致政李子立问月台
神农冢在茶陵舜冢在道途中行人指似焉
赴晋康有感
上广东运副马少卿寿十口号
初荣
用山谷新诗徒拜嘉之句为韵赋五篇报尹直卿 其一
赠五行家郑逢元
公迈何遄
赠游子信二首
中都之嘉会门陈亦颜为堂日城南书院取韩文公
端午家集 其二
潮到看人发舟
公馀野立
郭熙画图四咏 冬云密雪
今日何夕
辛酉冬罢归至家自省
曲江值欧阳伯起舟行至封川 其二
黄侍郎元章题处士何熙绩所居曰肥遁熙绩又结生墓而铭之予题其墓曰 ...
挽上官茂叔
深冬积暖乍寒
谢邱行之
余得英州石山副之五绝句送曾鼎臣 其三
送五行家唐克寿
至德庆崖下回想松江山
雨霁宿荐福寺遣问寺僧
看英韶山石 其二
彭澄之告以卜筑佐之一缗一石二绝句以为亲旧倡 其一
自豫章还赣至万安始得风
舟行过龙骛洲舟人指似桃花林满山烂漫
余入广始见乡士刘养正于晋 其二
清江何子发自荆湖宣抚幕客罢归过我晋康投诗索报勉意塞请
看英韶山石二首
永新道中会曾时仲叙旧
赠浦城星家周廷辅
过达磨泉缅怀东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