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曾丰
秩升得朝散告归
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
檄充晋康考官舟行薄暮霞光与水相映缅怀诸幕
冬行买酒炭自随
赠相者赵椿年
三山寺戏堂头僧二首
与邓继高望沙山同赋
豫章上游江中有道观盖尸坚吾
水色月华俱受清,藏中各自有光明。夜来相遇影相射,幻我黄冠老眼晴。
宿上望上桂楼
贺广东黄漕生辰六绝
用山谷新诗徒拜嘉之句为韵赋五篇报尹直卿 其四
天下文章家,吾州两前辈。内翰擅其宗,大监为之最。
更有龙图公,气节盖新代。请从舌端参,去作卧下拜。
挽张郴州四首
宿南海神祠东廊候月烹茶次闻雷
涉夏归途
寄题左叔宝昆仲松竹书院
南窗晃朗宜春夏,松竹与君为大雅。雨杂吾伊声洒洒,劝君读书无苟且。
北窗窈窕宜秋冬,松竹与君为大忠。风杂吾伊声沨沨,戒君读书无雷同。
竹生受虚松受实,根器性天道之质。他人见疏君见密,一薰旧染百俱失。
风雨不移君读书,由松之实悟竹虚。回首书皆糟粕馀,一真超然万物初。
松竹于学机相触,学成终不负松竹。拔地摩天立于独,逃独归群成更熟。
七月二十五日为广州蒲涧节巩帅相招坐上默营
赠相士陈道人
送广东潘帅移镇湖南十口号
寄题项圣予卢溪书院
梅隐
曾丰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538篇诗文
莹老自浙归住东广光孝移住南华五首
道旁有松为人所刳伐因自吊且慰焉
赴晋康有感
题王钦州子泽双清阁
欧阳全真改秩得邑欲其循循为之无效余尤
庚戌长至稚子杓觅诗赋一篇警之
题文晋卿明斋
落南二年无人相牵挽诗几于废罗子琳跫然至止喜而赋长韵
题杨补之梅二首
赋桃李花
五羊城南野行书所见
衡阳合江亭
赠浦城星家周廷辅
四月解官渡海陆出北流置舟在南雄又陆出拟小
四月解官渡海陆出北流置舟在南雄又陆出拟小春到家
叶丞相这孙潜仲后余至中都同馆相与谈易累日
上广东运副马少卿寿十口号 其三
犹子松字茂之者庆长兄之子也有志于学乐从余
题李师儒上舍稽古堂
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三首
送钟上舍应禧
余入广始见乡士刘养正于晋 其二
穷冬长途触物遣兴
余出疏语示陈伯英伯英勉予读传灯录诸书因用罗子琳韵挑伯英要看一 ...
辛酉冬罢归至家自省
潮到看人发舟
张行甫许舍五羊馆俸之厚俯而就薄来晋康相亲
再游南华有祖师衣钵
冬景感怀
南康黎蔡昆仲四君子隆兴乾道间与余为庐陵郡庠同舍淳熙乙巳之元日 ...
题贵州南山岩
赠五行家董季谦
题胡邦仲霜节堂
欧阳全真为赣佐先余去越七年又为广漕属后余
庚戌冬乘浣隙谒西林寺渐老 其二
游稚周和余韵见示复答之
曾德礼墨梅竹篆隶皆精岁在己未示似墨梅酬价固非所吝会即赴官岭表 ...
题谌氏奉先亭
赠游子信 其一
过达磨泉缅怀东坡
端月上浣
代墨客卿自赋赠安城彭云翼二首
挽王抚干
坐贫止挈孥累之半赴义宁
至衡阳谒陈提举国录君举 其一
庆元六年七月至儋耳问前守之政改元四年罢归八月过封川谒谭史君乃 ...
中都寄广东提干彭元忠四首
至兴安县游乳洞
庚戌冬乘浣隙谒西林寺渐老 其一
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 其一
参政瞿公之孙东广机宜德远惠书若诗以能问于不能久之愧虚盛意敬赋 ...
取清苦廉正为韵课四古风呈漕使苏叔子 其一
续演雅
寄题刘汉英双清亭
端午家集二首
舟中书怀
增城丞嘉禾张元辅才过郡辄去未及款曲已而同校艺晋康 其二
辛酉中秋前后舟行自英入韶晚与全真侄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