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寿函楼老人八秩

寿函楼老人八秩

清代 曾广钧

二方有帝未忧年,九主之王窃此篯。粤若畴人起云梦,孰如夫子遁天渊。

纪群夫子吾犹及,方召中兴辈略先。不共公荣一杯酒,匡山头白对华颠。

诗人曾广钧的古诗

次韵洪佑臣给谏即题所著龙冈集 其二

清代 曾广钧

才气纵横忧国步,圣贤经济格君心。迹殊王子居江海,机凛庄生入栗林。

故里三花应怅望,津梁一叶快幽寻。龙冈廿卷照人血,字字化为梁甫吟。

盛星使宣怀招同曾观察广照小饮甲午十一月 其二

清代 曾广钧

开府宾阶长绿钱,惟馀湜籍鬓毛鲜。今看沧海横流日,不是黄龙痛饮年。

北海衣冠大和会,西堂杯斝小游仙。衡阳观察真宾雁,北去南来也自怜。

笙陔于常宁松柏市建仙云楼落之以诗 其二

清代 曾广钧

当日楼台无地起,谁知今日有高楼。纪群父子赓犪斧,膺泰仙人泛鹢舟。

云气遥笼监禄水,虹霓回带马殷州。悲歌莫怨齐王客,试听星河槛外流。

于长沙奉送端尚书奉使列国考驰宪法 其一

清代 曾广钧

龙飞甲子中兴年,吉甫驰驱六月篇。襄野空同驰众妙,太平濛汜近诸天。

楼船水国莲花府,组练云屯桃叶川。士女如山拥车骑,衔杯争惜使君贤。

祖送晋阳君至白下庚寅十月

清代 曾广钧

剑装萧索翠襦寒,异梦同舟行路难。神力扶持渡江海,倩魂飘泊滞河关。

人间有恨埋金锁,地下何年葬玉棺。最是伤心不堪道,桃根犹自问平安。

题龚怀西蘧庄第一图 其二

清代 曾广钧

风云淡泊无奇气,天造盘桓此草堂。鲁颂夫妻宜燕喜,荀郎金玉况龙骧。

秦人身世桃花岸,谢客诗情华子冈。一事多君辟风气,拔茶先种二千桑。

叔祖威毅伯晋太子太保上六长句戊子腊月 其二

清代 曾广钧

虎闱繄赖邪蒿说,龙阁资传正木经。宠纪先朝辉少海,占司次宿翊前星。

扬州夏贡荣旌节,祠部春官视鼎铏。二十六年三进秩,万邦为宪望仪型。

赠俞恪士以刑部主事改知县之天津 其二

清代 曾广钧

国身通一春秋旨,孔思周情世孰知。不见肩吾与连叔,略从臃肿得支离。

文非喻道难为妙,悟以当仁不让师。七圣九皇无限恨,八纮宇定失婴儿。

皇太后六旬万寿圣诞诗 其五

清代 曾广钧

万宝秋成玉烛调,尧河汤旱沴全消。省耕尚费汤官粟,赐绢频颁织室绡。

阴德动天赠永锡,阳和匝地乐宽饶。金膏玉醴臻灵贶,宜此人民乐舜韶。

过武昌赠梁节庵太守前辈 其一

清代 曾广钧

雄略英姿应夙昔,南楼风景隔秋江。文昌日下苍龙集,武节飙驰白兽幢。

讲舍规谟今弟一,此邦人物旧无双。股肱方寄淮阳守,鹏背天池意未降。

庚子落叶词同李亦元王聘三作 其六

清代 曾广钧

天文正策王良马,地络先摧蜀后蛇。太液自来涵圣泽,水仙从古是名家。

蕙兰悼影伤琼树,河汉回心湿绛纱。狄女也怜人薄命,绕栏争挂像生花。

申甫得蕳苏布政饯之天心阁 其二

清代 曾广钧

茂苑雄王带步光,一台二妙共劻勷。得君左右二纲纪,招我羁游看富强。

梦泽芥胸回舞袖,圣湖洗眼接家乡。湘春门外攀珂马,遗爱应同楚水长。

上颂醇亲王庚寅七月 其一

清代 曾广钧

歧山秀气降银池,锡我贤王天纵姿。齿胄虎闱贤最少,飞文熊轼笔尤奇。

弱龄已荷麒麟赐,雅志相期鸿鹄知。四十贤来忠孝誉,至今无改旧风仪。

次韵洪佑臣给谏即题所著龙冈集 其一

清代 曾广钧

志芳行洁源无异,芳则离骚洁远游。毋据梅花离铁石,要只葩什导春秋。

一龙化士黄之野,九辩怀君屈者流。草谏草时芳以洁,我从屈后一相求。

连日筹小火轮船事起草数千言晤客数十辈自嘲兼示同人 其二

清代 曾广钧

国武民权皆戏论,干戈不到乃金汤。必求黔首饶生计,莫厌胡雏满洛阳。

大起工场销土货,力争传教许通商。祇今第一筹边策,非止关怀为梓桑。

重展晋阳君阡莲塘

清代 曾广钧

冢墓荒郊今几载,即论重到也三年。绝无魂梦重相顾,如此韶光独惘然。

神女生重原是寄,侍儿犹有泪如泉。从知世上纷罗绮,不耐追思未是缘。

为女宝荪作楷

清代 曾广钧

四龄小女学牵裾,玉雪聪明花不如。弄笔偷描元旦字,发蒙试读旁行书。

残形利屣吾无取,隆准珠衡寿有馀。王母看渠作儿戏,任牵竹马引鸠车。

赠刘蕴玙璠

清代 曾广钧

儒生豹略有家声,继武英贤又老成。爱尔丰裁英玉润,兼之师保铸金精。

湘中风月行相弃,宦海波涛不可轻。羡此紫墀承龙泽,入门无忝晏家楹。

始出关

清代 曾广钧

赋猎长杨技未工,论兵高柳又无功。虱身缨组吾知愧,角胜樽罍道不同。

文纪乡关怀下杜,兰成词赋悼江东。辽花依旧开迎辇,物外何年降綵虹。

游仙诗和璧园艳体 其一

清代 曾广钧

楚国佳人号绛绡,芙蓉新殿斗纤腰。不教茅许新珠藉,偏有裴樊渡石桥。

芝馆乌龙惊绣榻,桃源仙犬吠云翘。青童昨夜朝阿母,一夕微霜蕙叶凋。

曾广钧

曾广钧

曾广钧(1866年-1929年),字重伯,号伋庵,又号伋安,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孙。曾广钧为曾国藩三子曾纪鸿长子。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官广西知府。► 176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