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唾壶

唾壶

清代 曾习经

始知师德能容物,渐觉王敦是可人。说与英雄同击节,暮年歌酒事悲辛。

诗人曾习经的古诗

田间杂诗十四首 其十一

清代 曾习经

竖子寻源去不回,渴心日晚生尘埃。龙团苍壁那可得,聊饮溪流三两杯。

崇效寺牡丹花开后作

清代 曾习经

怅卧春归十日阴,落花台殿更清深。被栏碧叶台相语,辞世青鸾不可寻。

物外精蓝谁舍宅,乱馀恶竹又成林。迷阳却曲饶忧患,那得端居长道心。

杨漕书堂书运京寓

清代 曾习经

失喜书船至,相违五岁除。拨尘防蠹毁,烧烛费工夫。

把握欣吾旧,撑肠傥尔须。酸儒城拙计,那便置空虚。

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 其二 谢康乐集

清代 曾习经

漫道凡夫圣可齐,不经意处耐攀跻。后人率尔谈康乐,且向前贤学制题。

赵尧生招同法源寺看丁香

清代 曾习经

游心难再羁,迫此青阳暮。投鞭事初地,把臂获良晤。

沉沉大雄殿,丁香覆两庑。峭茜资文字,香润及巾屦。

连檐竟晻霭,久坐宛清曙。固知佛日长,稍觉天倪露。

平生赵御史,补正匡王度。似尔风霆手,正要玉雪句。

入世有生老,随缘无迎拒。长年眇欢悰,及春理芳绪。

馀花今未歇,陈迹昔已屡。初非两眸计,似深一宿悟。

达生幸能托,净义略可树。春芳固外物,且任腾腾去。

乙丑上巳江亭修稧分韵得同字

清代 曾习经

生也无涯事不穷,世间还有永和风。他忧付与还今始,一笑相随亦愿同。

自昔文章工感慨,适来轩骑任西东。百花待放芦先茁,憔悴芹芽浅水中。

法源寺看花

清代 曾习经

车马寻常去殷辚,春光报答果何曾。千年战伐报陈迹,满眼芳菲似中兴。

忙里偷閒宁惜醉,花间著语故生矜。沉沉万念旋生灭,愧尔东廊扫地僧。

题刘幼云九峰山图二首 其二

清代 曾习经

绸缪一亩宫,预备六月息。岂特厌簪组,正尔痼泉石。

世事足悲诧,浮生类行役。故山归不归,予亦难为臆。

誓从所好口,持谢车马客。

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 其十一 韦苏州集

清代 曾习经

少年卓荦颇矜奇,老去为文多素词。我爱齐梁遗制在,凝香画戟郡斋诗。

平谷秋兴六首 其一

清代 曾习经

苌楚阿娜枝自摇,荒山无树著凌霄。惊风尽日吹骡铎,积雨连旬覆燕巢。

此地旧馀边塞月,归心遥望海东潮。江南信美哀吾土,虚为羁旅赋大招。

小身金天王像

清代 曾习经

至道塞天地,其小亦无外。峨峨金天王,乃可系裙带。

梦中识眉宇,约略竖指内。被体万缨络,承以青霞盖。

昔者吴道子,工写天蓬态。小身维摩像,绢素易损坏。

幸托金刚力,常存栗粒界。稽首西方仙,四十九佛会。

天龙与神鬼,围绕佛自在。帷王遍护卫,一一證无碍。

尔来五千年,末法足感慨。法轮倘停转,众生究何赖。

我有竺经国,护惜比金薤。久忧虫鼠耗,颇嫌尘土秽。

得王为守藏,不觉额手拜。稍脩香火缘,愿王发光怪。

戈剑发如神,在灵不在大。

中秋夜雨二首 其二

清代 曾习经

梦觉灯移起掩关,一帘寒雨正潺潺。无明有爱从生病,学道何人与订顽。

此恨故应量海水,新词犹是念家山。宫槐叶落迟归讯,明日阴晴总苦颜。

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 其十三 玉川子集

清代 曾习经

水北水南起隐君,玉川破屋老攻文。孔经自信衣裳在,惜哉庐传今无存。

和李亦元春寒四首 其二

清代 曾习经

梦雨灵风尽日吹,义山哀怨有微词。相逢旅雁哀佳节,惆怅吴蚕拾后期。

颇念漳滨新卧病,漫劳中禁费寻思。客嘲宾戏都无奈,二月苔痕断履綦。

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 其四 柳河东集

清代 曾习经

不安唐古气堂堂,五言直逼华子冈。后人未识仪曹旨,只与时贤较短长。

姚君悫秋园

清代 曾习经

一舸乘流暂得坻,南园北第起参差。久传子美沧浪记,待补东坡草木诗。

地僻正宜常闭户,心閒无碍近弹棋。倚栏别有沉吟处,不是温公独乐时。

病起趋田诗九首 其八

清代 曾习经

久知耕也馁,谁信病非贫。去日殊可惜,临风始欠伸。

因循成漫叟,栖泊分流人。斸得卷施草,持将寄所亲。

杂忆三首 其二

清代 曾习经

夜明帘下数秋星,月地云阶又一层。忆得王孙祠中酒,玉纤亲手坐调冰。

赵龙云先生挽诗 先生同年赵尧生之兄,于尧生有恩,尧生自蜀讣告 ...

清代 曾习经

严事剩传君实美,铭幽待看颖滨文。时常但道待麻长,五十初无被纩温。

世乱有谁钦鸑鷟,社阑定复对鸡豚。贼尘满目西南道,那及新阡酹一尊。

书明道定性书后

清代 曾习经

舍止修观非自性,舍观修止异真如。马鸣旧有双修论,未及程门定性书。

曾习经

曾习经

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揭阳人。光绪庚寅进士。历官度支部右丞。有《蛰庵诗存》。► 22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