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陈季野

赠陈季野

宋代 曹勋

平生闻说陈季野,渠正奇奇余下下。
人间韵语光陆离,韫椟藏之当待价。
庶几一笑排春温,赖有梅花尚盈把。

诗人曹勋的古诗

新岁雪示儿辈二首

宋代 曹勋

改岁晴和两月悭,雨声兼闰湿长安。
江海已挟春风嫩,朔雪犹飞腊月寒。
老境亟寻篝火暖,此怀不放酒瓶乾。
珠幢玉蕊明心目,写入清吟异日看。

圣人出

宋代 曹勋

升太微,法璇玑。
辟紫宫,清九围。
甄符命以膺历,廓氛祲而建灵旗。
同车书之文轨兮,纳民物於雍熙。

和谢景英提干

宋代 曹勋

公家绣户压城垣,物采随时入懒轩。
人倚层楼风满槛,江涵秋影月当门。
剩闻芗渌罗襦丽,醉看金荷烛影昏。
可但颓然信真率,亦思秀句得重论。

闻逆虏近淮

宋代 曹勋

壬午收亨运,余屯未肯林。
风烟淮水近,天地老身愁。
虏意骄如昨,江干景易秋。
得闲如自若,心在一扁舟。

送表弟丘彦泽失官之潮

宋代 曹勋

此身江海一浮沤,遇坎乘流莫预谋。
莱子奉亲真是乐,塞翁失马定无忧。
关山照眼长安近,裘褐生香鳄水秋。
隐忍功名丈夫事,行知富贵自相求。

题王懋功秀才秀野堂

宋代 曹勋

卜筑清幽远市尘,一种窈窕静松筠。
下临城郭千门晓,中有轩窗五亩春。
游艺本图佳客语,好贤不觉主人贫。
我来登览秋风晚,喜揖清言月色新。

望太行

宋代 曹勋

落月如老妇,苍苍无颜色。
稍觉林影疎,已见东方白。
一生困尘土,半世走阡陌;临老复兹游,喜见太行碧。

再答前韵二首

宋代 曹勋

不裘而暖得横披,绝叫西昆不复诗。
耸入山容成紫障,暖不玉糁缀繁枝。
从知公有青云士,聊欲文成黄绢辞。
但得锦囊风月在,胸中佳处未妨痴。

杨和王挽章五首 其一

宋代 曹勋

奉銮翔霸府,血汉圣心留。稍护勾陈卫,旋分慰抚忧。

威名腾瀚海,姓字竦旄头。和国真封贵,元功记冕旒。

居泉南和江给事二首 其二

宋代 曹勋

年来意绪奈愁何,逢著清樽不厌多。闻道公馀白莲社,可能疏懒许相过。

政府生日十首

宋代 曹勋

中兴光启自元钧,比德褒功礼意新。
是赞是图超古羽,仪刑一代冠麒麟。

将进酒·君唐虞兮臣皋夔

宋代 曹勋

君唐虞兮臣皋夔,将卫霍兮恢边陲。
时文景兮民雍熙,狱无冤人兮野无蒿藜。
玉烛亘天汉离以昭兮,其惟百姓日用而不知。
歌鹿鸣与既醉兮,而颂声洋溢乎康逵。
顾此失彼吾君之清静躬俭以寂默兮,而犹薄滋味与游嬉。
臣原得连四海以为席兮,酌北斗而为酒卮。
使五老奉觞上寿以申祝兮,令夫八元夹侍而正仪。
原圣寿上齐於箕翼兮,其光容充塞於四维。
醉大道与仁义兮,而淳风浃洽於华夷。
期亿万期年兮,民皆陶陶而化之。
庆君臣之嘉会,陋酆镐与瑶池。

过太行

宋代 曹勋

太行应助往还程,一带峰峦日日青。岂比韩苏当日祷,兹行国事叶三灵。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十

宋代 曹勋

松根有至药,琥珀与茯苓。琥珀未易致,茯苓选宜精。

制与鞠尘细,色如截肪并。一一伴朝粥,地黄安可京。

题信州月岩寺

宋代 曹勋

不长凡花不长松,山藏月影紫云中。
臣灵巧凿如规玉,借与神仙上桂宫。

昭君怨四首

宋代 曹勋

再拜升车望已过,却教红粉保山河。
当时岂止毛延寿,对面欺君事更多。

和英书记二首

宋代 曹勋

本期雅奉水云心,况有伽陀冠二林。
海蚌得来珠莫剖,荆山凿处玉真寻。
悠悠真隐渐方丈,曳曳闲云渺故岑。
回首瑞峰空在望,只容俯首听拿音。

忆台城之东十里梅

宋代 曹勋

东城十时冷云低,照眼传香总是梅。
冷落京尘谁晤语,关河千里独裴回。

谒金门(咏木樨)

宋代 曹勋

香乍起。满院垂垂岩桂。未卷珠帘香已至。酒杯言笑里。
叶珠茸金繁蕊。别是清妍风致。更远随人闻细细。月华天似水。

櫂歌

宋代 曹勋

谪仙醉揖金陵月,浩歌目送飞鸿绝。
江城樽俎照清辉,楼台忽作烟霞宅。
长杯引竭北斗空,吴歈楚舞无颜色。
行行倒著紫绮裘,径上兰舟岸纱帻。
笑谈欬唾惊鱼龙,历块群山看灭没。
石头水底度冰轮,迢迢碾破澄空碧。
左回右盼生英风,联袂招邀尽狂客。
相将醉卧绿萝烟,三山不动鳌无力。
秦淮寂寂江月空,人物风流难南得。
曹勋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50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