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凝神张先生还茅山

送凝神张先生还茅山

宋代 曹勋

我家天台玉霄峰,旁临云海空复空。
水光际天接山影,山间楼阁相溟蒙。
仙人骑鲸度空碧,步虚声下飘天风。
缨冠葳蕤跨彩翼。子晋凤笙惊盲聋。
半夜电雷动岩壑,一坛松桧知仙公。
别来放迹入朝市,但觉尘土填心胸。
猿惊鹤怨愧昏旦,竹露萝月徒葱茏。
君庵三茅何冲融,暮春旅寓凡圣同。
同造胜境瞻真踪,弟兄乘云御飞龙。
为时作瑞留从容,但见仙骥顶有红。
凝神坐啸隐万松,粲粲玉齿犹颜童。
佩声促诏朝帝召,清净为正裨舜聪。
坐乎少广追崆峒,物不疵疠寿域中。
翩然鹤归茅岫东,一篙秋静磨青铜。
他年我亦披蒙茸,草屦瘦藤饥不充,
应许下灶为陪从。

诗人曹勋的古诗

问讯子忱游天台

宋代 曹勋

落落贺吏部,萧萧湖海姿。
好山应自适,短棹得回迟。
花发庭中槛,香传舍外篱。
相思梅已谢,无处问归期。

胜胜令

宋代 曹勋

梅风吹粉,柳影摇金。渐看春意入芳林。波明草嫩,据征鞍,晚烟沈。向野馆、愁绪怎禁。
过了烧灯,醉别院,阻同寻。琐窗还是冷瑶琴。灯花灺也,拥春寒,掩闲衾。念翠屏、应倚夜深。

苕溪道中

宋代 曹勋

秋日苕溪路,轻舟棹晚霞。
梦魂犹畏客,行李乍离家。
细细来凉吹,娟娟有晚花。
平生云水兴,老境似难夸。

题清虚庵三首 其一

宋代 曹勋

清虚指出翠微旁,便涌流泉溉一方。更拜璇题作神力,源源千古出甘凉。

团扇歌

宋代 曹勋

白露团玉阶,秋风动罗幕。
御幸各有宜,非为君恩薄。

题扇二十四首 其二十一

宋代 曹勋

雨馀湖上数峰青,湖水连天似镜平。一棹迎凉快襟袖,香从蘋末晚风生。

龙笛曲

宋代 曹勋

美人满酌金屈卮,劝我行乐当及时。
艳歌流舞扬光晖。扬光辉,
照春日。寿万春,
欢未毕。

双溪云老寄示佳句及新茶用来韵为谢

宋代 曹勋

老去光阴不问春,只思麋鹿与为群。
每求书附风前雁,便想山深日暮云。
铅椠尘劳应念我,诗章棋局久思君。
新茶仍副清新句,碌碌粗官愧少文。

青苔篇

宋代 曹勋

陵陆变沧海,复作清浅流。
扶疎蕊渊桂,先惊蒲柳秋。
姑苏台未乾,坐见麋鹿游。
秦皇正游览,黄屋指沙丘。
乃知晞朝露,不必潜蛟虬。
桀跖岂庸陋,比德惭蜉蝣。
夷齐苦葵藿,垂誉贤伊周。
贫贱未必污,邪辟深可羞。
愚智混生死,善恶观其田。
昧死尚役役,身外滋旁求。
君不见当年梨园歌舞人,歌声未歇生白头。
及时游衍且行乐,莫教日入辞高楼。
请君试诵青苔篇,令君一诵忘百忧。

有所思二首

宋代 曹勋

有所思兮天一涯,彼美人兮安得知。
江皋送日下洲渚,心遥目断征鸿飞。
兰嗟蕙怨芳草歇,春归犹见霏霏雪。
文姬著破去时衣,寂寞愁看汉家月。
南箕北斗苦相望,绵绵此恨无时绝。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三十四

宋代 曹勋

流泉堕石壁,清韵传幽林。讵知水石韵,可契琴筑音。

支筇听之久,凉风吹衣襟。更待月下来,同我清夜吟。

再酬丁尉

宋代 曹勋

九皋仙绪岂凡门,肯顾衰翁笑语温,
槐里少留传好句,枫宸固已奏嘉言。
瀰瀰野水山连碧,袅袅新凉月挂昏。
妙笔摛华想高兴,政须檀板与清樽。

法曲(散序·道情)

宋代 曹勋

飞金走玉常奔驰。日上还西。自古待著长绳系。算尘心、谩劳役堪悲。盘古到此际。桑田变海,海复成陆高低。噫嘻。下土是凡质容仪。寿考能消,几日支持。念一世。真若朝荣暮落难期。幸有志、日传得神仙希夷。希夷。堪为千古人师。

张右相生日二首 其二

宋代 曹勋

气禀无为秀,钟灵付秉钧。周南知盛德,江左在斯民。

衮绣东山望,貂蝉綵服春。帝师殊寿祉,汉祚有元臣。

上塘值清明八首 其七

宋代 曹勋

客路逢寒食,禾秧出已齐。清溪三汊浅,白鹭一行低。

禊饮心何在,茅峰路恐迷。随时随有乐,何处不幽栖。

题清虚庵三首

宋代 曹勋

松篁交映有无中,行近仙扉一水东。
独上上清三洞妙,宝章云笈助真风。

示诸子

宋代 曹勋

霜入晴云暖,冰生掠岸沙。
卑枝闲剪橘,幽径试寻花。
客路人情薄,乡关去路赊。
只应托诸子,莫倦问桑麻。

题倚江图

宋代 曹勋

有客登临酒半酣,道人仍为扫烟岚。
瘦筇更约风尘上,粥饭老同弥勒龛。

国香(同前)

宋代 曹勋

十月新阳。喜桃杏秀发,宫殿春香。宝历开图,文母协应时康。诞庆欣逢令旦,向花闱、罄列嫔嫱。欢荣是九五,侍膳芳筵,翠扆龙章。
天心人共喜,拱三钗瑞彩,同捧瑶觞。禁中和气,都入法部丝簧。一片神仙锦绣,正珠帘、高卷云光。遐龄祝亿载,永奉慈颜,地久天长。

上塘值清明八首 其三

宋代 曹勋

客路逢寒食,犹寻禦腊衣。群芳须暖景,昽日尚寒晖。

馀力求闲早,劳生昨梦非。荠花浑似雪,蝴蝶梦中归。

曹勋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50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