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七月雨夜即景

七月雨夜即景

宋代 章甫

不解贫而乐,唯期老者安。岁时更漏急,人事酒杯宽。

静夜鸣涛近,新秋带雨寒。邻鸡催晓起,自觉怯衣单。

诗人章甫的古诗

虎溪乾

宋代 章甫

峰回路转别乾坤,缥缈灵乾谢俗喧。踏破岭云山起面,敲开僧洞石分门。

寒桥曲折通幽径,危塔崚嶒出短垣。流水渡花何处去,隔溪清浅是仙源。

次王勉夫见招

宋代 章甫

风月分公宇,图书静客堂。
交情知烂熳,暇日想徜徉。
我老嗟筋力,诗成损肾肠。
报章惭不敏,秋至足悲伤。

自题琴棋书小照

宋代 章甫

浴月飞泉上竹梢,挑灯起草又棋敲。夜阑鼓罢移情曲,万里秋光一草茅。

送耘庐薛司马入觐 其三

宋代 章甫

声声唱出是骊歌,缇轼催行奈挽何。鹿岛云山新别绪,鲲沙烟水旧恩波。

广培秋桂三枝馥,早植春花一县多。儿辈亦参门下士,心铭讵止口碑过。

题王朝英歇驴图

宋代 章甫

天寒山路长,年荒蹇驴瘦。
风松适相遭,金石方互奏。
是中有佳趣,舍鞍聊杖藜。
童奴难与言,得句忘吾饥。
怀远空暮云,忧时当肉食。
市朝尘涴人,归欤北山北。

春日山居 其二

宋代 章甫

客舍逢迎少,村居道路迷。雨晴知虎过,烟暝有鸦啼。

轻薄看诸子,辛勤愧老妻。人生真寄耳,巢燕亦添泥。

次海东书院山长宋荔乡归粤西兼赴礼闱留别元韵 其三

宋代 章甫

老大久已业荒荒,闻道先生返故乡。下里敢联高曲妙,小言愧和大声长。

南来吾道传薪火,北上公车饱剑霜。便挂云帆闽海去,波臣效顺渡重洋。

雨中待渡图

宋代 章甫

濛濛烟雨碧沙流,古道苔深石骨愁。觅渡无人何处唤,隔溪隐约是渔舟。

次广文吴友山台阳怀古杂咏元韵 其六

宋代 章甫

章天云汉照边城,星野双分牛女名。七日蔚文成变豹,百川倒峡吸长鲸。

由来观海难为水,即此登台便是瀛。士气蒸蒸看日上,弦歌长唱泰阶平。

山人笑渡行

宋代 章甫

溪流水势曲又曲,古渡济人日不足。招招舟子在中流,两岸遥闻橹声促。

东岸渡来西岸人,西岸待渡还相续。渡头溪水流出山,人在山头高处瞩。

当时结伴入山深,乱云何处寻芳躅。不知世上有风波,烟霞以外了无欲。

今日出上望滔滔,毋乃旁观笑当局。造物非以人拘拘,逸者荣兮劳者辱。

夫人自甘逸与劳,山水何曾分雅俗。红尘静处暮烟横,山自空青水自绿。

挽亡友李瑾卿 其三

宋代 章甫

鹿岛分舟送远行,舟南舟北不胜情。可怜望断帆樯影,即是离群判死生。

夜泊铜山越日与郭瑟江陈卜五魏以甫上宝智寺

宋代 章甫

一幅飞航扇碧澜,因风夜泊此铜峦。浮洲蟹舍围沙岸,滨海鱼庄护石栏。

塔势随波移棹橹,钟声入梦到江干。来朝踏上莲花界,回首迷津渡几滩。

送杨梦莲从伯爵许军门东征凯旋加功归晋水

宋代 章甫

鹤翅摩天海外游,才名今已播瀛洲。几曾阃内参麾拥,独与行间驻笔筹。

万丈将星回旧舍,十分春色送行舟。遥知白马金鞍跨,父老争看绣帽头。

水墨牡丹 其一

宋代 章甫

占断清标第一香,墨池点缀亦花王。当时绚烂今平淡,声价依然重洛阳。

论古十二首

宋代 章甫

南渡衰微气数过,中原摇撼震干戈。勤王有志谁如此,存祀无功可奈何。

燕市魂飞光日月,金陵目断哭山河。丹心汗照留青史,沉痛当年正气歌。

哭父 其五

宋代 章甫

灯月无情烂不收,来朝佳节更悲愁。五城若弛金吾禁,魂在诸天何处游。

甲戌1814暮春读吴桐井哭淦儿诗忆去年三月翔儿 ...

宋代 章甫

亡儿痛绝已经年,捧读君诗更黯然。同是哭殇悲白发,那堪知爱隔黄泉。

墨痕苦记来生后,吟韵追思未死前。随汝妹魂何处去,坛南社左海城边。

次韵学使庆蕉园五色蝶 其四

宋代 章甫

罗浮仙洞出尘希,物化天尘雅淡飞。梅瓣三更清入梦,梨痕一色冷侵衣。

轻盈凤子心俱素,秀媚春驹态未肥。最爱何郎贪粉面,玉腰无奈惜花归。

宿灵岩

宋代 章甫

异县经年客,灵岩一夕留。
凉风吹薄暮,明月照中秋。
阅世身将老,寻山兴未休。
还驱羸马去,访古大江头。

分蝗食

宋代 章甫

田园政尔无多子,连岁旱荒饥欲死。
今年何幸风雨时,岂意蝗虫乃如此。
麦秋飞从淮北过,遗子满野何其多。
扑灭焚瘗能几何,羽翼已长如飞蛾。
天公生尔为民害,尔如不食焉逃罪。
老夫寒饿悲恼缠,分而食之天或怜。
章甫

章甫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37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