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满江红·屈指兴亡

满江红·屈指兴亡

明代 张煌言

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
汉宫露,梁园雪。双龙逝,一鸿灭。剩逋臣怒击,唾壶皆缺。豪杰气吞白凤髓,高怀眦饮黄羊血。试排云、待把捧日心,诉金阙。

张煌言满江红·屈指兴亡译文

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
岁月无几,屈指可数,而大明版图自北到南消歇殆尽。在江山变色、民族斗争尖锐激烈的年代里,坚持忠义大节的冰清玉洁的志士又有几个呢?赵信城、李陵台都曾是追歼敌人的凯旋处,或者是追思故国的望乡地,现在传来的是幽幽羌调,呜呜胡笳。曲调呜咽幽怨,声声凄厉。
汉宫露,梁园雪。双龙逝,一鸿灭。剩逋臣怒击,唾壶皆缺。豪杰气吞白凤髓,高怀眦饮黄羊血。试排云、待把捧日心,诉金阙。
汉宫、梁园的辉煌一去不复返。双龙逝,鲁王也已不在。但自己即使是逃亡之臣,依然怒击唾壶。气吞白凤髓,饮尽敌人血。排开云雾,只为向逝去的帝王表述我的忠心。

张煌言满江红·屈指兴亡注释

赵信城:在今外蒙古真颜山。据《汉书·卫青霍去病传》,卫青追赶单于到达这里,“得匈奴积粟食军,军留一日而还,悉烧其城余粟以归。”
李陵台:在今山西大同城北五百里。据《大同府志》,相传李陵不得南归,登临此地以望汉。这里用赵信城、李陵台泛指边关。
梁园:故址在今开封东南,为汉代梁孝五所筑的名园。
双龙:唐王朱聿键和桂王朱由榔。唐王立号隆武,顺治三年(1646)在汀州遇害。桂王立号永历,康熙元年(1662)在昆明殉难。称“双龙”,因为他们建元立号,自为南明一代皇帝。
一鸿:鲁王朱以海,曾为“监国”,与永历同年死于金门。鲁王在抗清战斗中,经常漂泊浙江、福建海上,故贴切地称之为“鸿”。
眦饮:裂眦而饮,意为痛恨之极。
日心:忠心。
排云:指排开云层。

张煌言满江红·屈指兴亡赏析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岳飞的一阙《满江红》,千古传诵,激励着多少志士仁人的壮怀。张煌言吟诵之作,不禁“仰天长啸”,步其原韵,写下了自己的《满江红》。      “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岁月无几,屈指可数,而大明版图自北到南消歇殆尽。从顺治元年(1644)到康熙三年(1664),清王朝消灭了弘光、隆武、永历等南明政权和各地的抗清斗争,一统天下。这二十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过是一刹那。但立国二百七十多年的明王朝居然迅速覆灭,真正是憾事、恨事、伤心事。“便几个”二句,慨叹在江山变色、民族头争尖锐激烈的年代里,能够发扬民族正气,坚持忠义大节的冰清玉洁的志士,实在太少了。“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赵信城在今外蒙古真颜山。据《汉书·卫青霍去病传》,卫青追赶单于到达这里,“得匈奴积粟食军,军留一日而还,悉烧其城余粟以归。”李陵台在今山西大同城北五百里。据《大同府志》,相传李陵不得南归,登临此地以望汉。这里用赵信城、李陵台泛指边关。它们曾经是追歼敌人的凯旋处,或者是追思故国的望乡地,现在传来的是幽幽羌调,呜呜胡笳。“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汉蔡文姬《胡笳十八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凄惨的曲调,寄托着亡国之痛,沦落之苦。      过片“汉宫露,梁园雪”云云,以古喻今。汉一武帝曾在长安建章宫内建造高二十丈的铜柱,上有仙人,手捧承露盘,梁园故址在今开封东南,为汉代梁孝五所筑的名园。它们是汉家文明的代表。“露”与“雪”,既是景物,又有露易消,雪易化的含义。“黄图消歇”,附丽之物焉能独存?由此很自然地过渡到当代的政治变迁:“双龙逝,一鸿灭”。“双龙”指唐王朱聿键和桂王朱由榔。唐王立号隆武,顺治三年(1646)在汀州遇害。桂王立号永历,康熙元年(1662)在昆明殉难。称“双龙”,因为他们建元立号,自为南明一代皇帝。“一鸿”指鲁王朱以海,曾为“监国”,与永历同年死于金门。鲁王在抗清战斗中,经常漂泊浙江、福建海上,故贴切地称之为“鸿”。“黄图消歇”,君王逝去,但自己作为忠臣义士,豪气未消,即使成为“逋臣”——逃亡之世,依然怒击唾壶,壮心未已。据《晋书·王敦传》,王敦酒后往往高歌曹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击唾壶为节,壶边尽缺”。王敦其人不足道,但他的这一举动为后人所称扬,此事也就成为有名的典故,其意义在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豪杰气吞白凤髓,高怀眦饮黄羊血”,则是“壮心不已”的形象体现,又是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翻换。世俗以“龙肝凤髓,豹胎鲤尾”为食中珍品,“白凤之膏,丹豹之髓”尤为贵重。眦饮,裂眦而饮,意为痛恨之极。“气吞”、“眦饮”二句,淡化了岳飞原句中原始的复仇色彩,较为雅驯。结句“试排云、待把捧日心,诉金阙”,捧日心,即忠心。唐钱起《赠阙下裴舍人》有“霄汉长悬捧日心”之句。初读之,或觉此处是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同义反复,但细细体察,二词仍然有别。岳飞之“朝天阙”,义为拜见当今天子,张词之“诉金阙”,意为向逝去的帝王表述忠心。“金阙”,也可指天帝居处。张煌言作此词时,南明君主已无存者,故金阙决不会指现实世界中的帝王居处。由此可见,这首词的结尾比岳飞原作要低沉。岳飞之时,虽中原沦丧,而南宋还有半壁江山存在。张煌言晚岁,中华大地已尽入清人掌握。其词之低回沉痛。盖时势使然。

诗人张煌言的古诗

拟答内人狱中有寄

明代 张煌言

盛年不惜别,客久始怀惭。我非蓬蒿人,江湖遂屡淹;

况复避豺虎,谁能解征衫!孤雁自西来,仿佛堕书函;

书中寄珍重,书外泪重缄。恍中秀,吞声写素缣;卿今陷虎穴,双鱼何从探!

珊珊魂魄来,关河谅非谙。棘林魑,骨肉各生嫌;徲子亦囊头,狼狈形影兼。

忆我初行役,兵戈未戒严;驱驰悲九折,辗转岁华添。

白云空缭绕,长此伤乌衔;水鸥虽忘机,安得比鹣鹣!

名教自束躬,柔情非所耽;怜卿持门户,鼎俎心已甘!

丰狱有埋剑,紫气若烟炎。莫邪独掩抑,干将惨不铦。

神物庶终合,造化焉能歼!生当挽鹿车,死当驾云骖。

立秋同诸子限韵,分得「盐咸」二字

明代 张煌言

客拟巢居为避炎,晓来秋气忽窥帘:山因寥寂容偏肃,水到澄清意自廉。

荷盖初低看坠粉,蒪丝乍忆下晶盐。沧江物色撩人甚,刷羽丹霄莫久淹!

将朝王,阻飓不果

明代 张煌言

拟向平台一问津,惊涛无问拍江滨!去留转觉随龙子,来往何能逐雁臣!

似放沅湘犹恋主,非关河朔肯迎宾?缘知歧路风波恶,决计寻山学隐沦。

姑孰既下,和州、无为州及高淳、溧水、溧阳、建平、庐江、舒城、 ...

明代 张煌言

干将一试已芒寒,赤县神州次第安;建业山川吴帝阙,皖城戈甲魏军坛。

东来玉帛空胡虏,北望铜符尽汉官。犹忆高皇初定鼎,和阳草昧正艰难。

步韵答沈东生

明代 张煌言

木落江皋阊阖风,翩然尺鲤下娄东。已知种菊惟陶令,谁复围棋似谢公!

三泖霜深丹叶老,双锋星散紫霓同。书邮却问逃虚客,诗律何如在剡中!

登菩萨顶

明代 张煌言

绝磴凌虚嵌佛龛,扪天拄笏恣豪探;苍茫远水横空碧,历乱群峰倒蔚蓝。

双屐俄从银汉落,一卷几与石梁参。如来肉髻原非幻,最上何须驾鹤骖!

黄湓谣二首 其二

明代 张煌言

黄湓贾客百金装,湓口长年醉索郎;闻说江干烽火急,停桡一曲「古襄阳。」

同定西侯登金山,以上游师未至,遂左次崇明二首

明代 张煌言

割云半壁倚中流,天劈东南形胜收。铁瓮潮函飞鹫岭,牙樯影撼浴龙洲。

画江何代空鼍鼓,横海今来驻虎斿。咫尺金陵王气在,可能瞻扫问松楸?

上巳舟中

明代 张煌言

不解芳菲节,人传上巳时;何须修禊事,蚤是弄涛儿!

冬怀八首 其三

明代 张煌言

钟山紫气隔黄尘,石马金凫倍怆神!缩酒不闻供楚子,藏冰空忆典凌人。

云寒辇道横毡帐,火照台城卧铁轮。剩有孤臣依汉腊,海天何处答明禋?

舟行立冬

明代 张煌言

寒暄原物候,忽忽且扬舲;岁月偏如鹘,乾坤总似萍。

江声浮碧落,海气混玄冥。笑问银河上,曾无犯客星?

闻行在所遣使至营宣慰,有感二首

明代 张煌言

传闻使节下牂牁,天语衔牂识圣波。南国衣冠犹似昔,北门锁钥竟如何?

时危还说依铜马,道阻徒劳想玉珂。料得枫宸能烛远,黄麻紫綍不须多。

挽董天鉴孝廉 其二

明代 张煌言

入洛衣冠江左余,逋臣肯复待公车!风云早冷三鳣兆,日月长悬五马居。

结客黄金良不易,修文白玉竟何如!茂陵今日皆禾黍,遗草空留封禅书。

和于湛之海上原韵六首 其六

明代 张煌言

长因缟带重论交,把视吴钩未忍抛。惨淡中原谁牧马?苍茫绝壑尚潜蛟。

才名似尔依刘表,诗律何人压孟郊!青眼樽前倍感慨,春风旅燕且南巢。

寿闽安侯周九苞

明代 张煌言

倚天秋锷老芙蓉,鼎内神丹碧色同。露浥沧洲饶爽气,烟飞赤壁想雄风。

大椿不独传蒙叟,细柳还应拜上公。此日辕门群献寿,铙歌取次奏平戎。

将入武陵二首 其二

明代 张煌言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追往八首 其四

明代 张煌言

王业分明记昔年,乾坤日月尚双悬。虹霓初亘牵牛际,雨露遥承附凤偏。

握节可曾干斗象,持签时亦傍炉烟。繇来国脉难调久,自省原惭士雅鞭!

辛丑长至,舟次祝圣二首 其二

明代 张煌言

岁华方剥极,何意泰重来!国脉真如线,天心亦似灰。

山呼愁节脱,海宴待槎回!赖有黄钟动,梅花雪自开。

别陈齐莫

明代 张煌言

偶乘越榜向南飞,客梦惊回起拂衣。瀛海屡经龙战后,沧江渐见雁来稀。

杜陵入蜀悲难去,枚叟游梁笑未归。今夜刀头明月满,临歧那得竟忘机!

复赵督台二首

明代 张煌言

不堪百折吊孤臣,四望苍茫九死身;难挽龙髯空问鼎,独留螳臂强当轮。

谋同曹社非无鬼,哭罢秦庭那有人!可是天方从闰位,黄云白草未生春?

张煌言

张煌言

  张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 28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