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侃
时序方中伏,檐前络纬鸣。凉风虽暂至,秋气未全清。
荷叶绿偏断,芙蓉锦渐成。劝渠莫多事,促织又司衡。
感皇恩 元夕后二日,同彦敬郎中饮洪宣慰山园红梅下,得感皇恩二 ...
佳处记曾游,十年重到。罨画湖山最春早。红梅几树,一夜东风开了。
矮松修竹外、依然好。
玉色醺酣,香团娇小。消得金尊共倾倒。满怀风味,前度何郎今老。
徘徊疏影里、花应笑。
蔷薇三绝 其一
多谢东风巧剪裁,朱朱白白待春开。偶因无事寻诗句,又见沿蹊锦绣堆。
梅时往来郊外十绝 其三
一冬多雪更多阴,问讯溪梅春未深。等得春来花已漫,孤高不改岁寒心。
观三贤石本墨妙
字既因人传者多,人能累字又如何。谁知异世三君子,字与名同保不磨。
代吴儿作小至后九九诗八解 其一
一九才过二九来,见人相唤袖难开。外头天色时时转,雪急因风缓缓回。
秋日閒居十首 其十
小园虽偪仄,堂成春告残。堂山当目前,翠色烟中繁。
隔堤多垂杨,纷纷风前翻。畦夫为予言,宜插秋牡丹。
既无倾城艳,亦可酒筵看。根株虽脆弱,千叶攒中单。
夕阳媚晴水,红湿回轻澜。休从殷七七,染法成欺暪。
书目所见者五首 其二
浅滩潮未到,小舟不得动。当时一羽轻,今成千钧重。
老翁倚篙竿,生寒肩势竦。劝翁且归家,潮来胜乘槎。
龟子汇
暝入荒山近十里,茅屋人家隔溪水。青灯一夜不成眠,明日长征又如此。
春日览古四绝 其二
游人拾翠蹋青归,叠叠楼台映绿漪。行到桥西多野色,吴羌山下织帘祠。
拙轩偶书三首 其一
归来开一室,复以拙为名。道在何妨小,身閒不用荣。
柳丝愁断续,花靥笑轻盈。只此观天运,逢时物自成。
天机
汎观物理任天机,莫泥春天事遽非。蝶粉莺衣阴处泊,燕泥鸥雪雨中归。
装成閒景真堪玩,写入清吟细解围。一榻凉风清午暑,拙翁睡起理絺衣。
题旌教院僧房云舫又名百漏船三首 其二
云片东西自在飞,偶然连缀又成衣。商量做雨竟何事,刻画奇峰便忘归。
今岁朱樱红熟樽俎间日有此品口占二绝 其一
积雨淋漓花顿空,樱桃满树渍猩红。相陪从事风流里,遥想香灯摇落中。
归来五首 其一
小圃近吾庐,呼奴扫阶曲。梅株晚放花,溪水新围玉。
声名不厌低,出处今已熟。倚杖看城山,飞来两鸲鹆。
睡寒山拾得赞
人居火宅无不有,你亦投身携扫帚。一朝放下困腾腾,明月寒潭只依旧。
次韵竹林玉老三首 其三
晚景奔忙驹过隙,闹中且觅静何妨。时宜正要新声巧,贺老龙钟莫定场。
朱陈嫁娶图
生男愿封侯,嫁女在比邻。嫁是古人言,最知天理真。
世远人亦伪,嫁娶来城闉。岁序罕聚首,浩渺不计春。
当其出门时,错落车百轮。笙箫填孔道,珠翠委泥尘。
堂开牡丹屏,盘横水精鳞。徒取眼前富,未问身后贫。
女娇鲜礼法,薄夫贻所亲。民家女及嫁,择对走踆踆。
一旦有其家,昕昏如主宾。谁图朱陈村,宜为尧舜民。
题等慈寺后经略潘德鄜旧居三绝 其二
中书当日冠天下,半世浮萍无定居。却是子孙能力守,结茅随分并精庐。
记野人语
野人延我坐,古木阴四垂。未语涕先集,昔盛今全衰。
我闻野人语,斯事古有之。但要存心地,何须问墓师。
岁时书事 其八
前朝到闸南,冰开春意动。寒风先觱发,日色尚曈眬。
老翁礼颇恭,侧立手先拱。殷勤谢官侬,筠笼野果重。
顾我守官下,仁惠愧刘宠。其位偪而卑,惟知短檄捧。
举袖谢老翁,毋以斯言恐。我见诚暖姝,我才甘散冗。
张侃
张侃(约公元1206年前后在世),字直夫,本居扬州,后徙吴兴。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开禧中前后在世。尝监常州奔牛镇酒税,迁为上虞丞。父岩以诌媚权奸,为世诟病。侃独志趣萧散,浮沈末僚,所与游者,如赵师秀、周文璞辈,皆恬静不争之士。侃工诗,闲澹有致,有拙轩集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奔牛梅花开最晚因读墨本坡翁和杨公济梅花诗信笔四绝句 其四
题李伯时马
秋叶二绝 其二
书目所见者五首 其五
救婆庙二首 其一
代吴儿作小至后九九诗八解 其七
秋日閒居十首 其八
秋日閒居十首 其二
十年前拜四圣观林和靖像曾有诗为士友讽诵庚辰中秋后十日重游适梅 ...
秋日閒居十首 其七
府治辟镇越堂得坡翁诗石于草棘间
写古五首 其三
奔牛梅花开最晚因读墨本坡翁和杨公济梅花诗信笔四绝句 其二
江下
对镜辞
再用韵促季文结水边亭
时雨三首 其三
次韵竹林玉老三首 其一
赠仁上人
王梅溪题玉枕峰二绝 其一
种松添竹口占二绝 其一
食圆用建昌使君叔父韵
红塔
对梅效杨诚斋体
家园二首 其二
戊寅自赞
题萧照渔渔对语图
梅花谢嘲
寒芦四鸿 其二
巧夕前一日雨
大龙寺荆公诗石
群牛浴小港
再吟二绝 其二
发奔牛
家园二首 其一
古涧閒适
归来五首 其五
东西家
春晚闻莺
梅时往来郊外十绝 其八
金牛行
次韵韦中实
岁时书事 其一
象田老馈山茶用东坡先生韵奉寄
书考 其一
十里铺歌
秋后一日书所见者
多稼亭
打鱼网叹
梅时往来郊外十绝 其四
十五夜月二绝 其二
东关二绝 其二
收潘廷亨逵讯
观梅用东坡先生山字州字两绝句韵 其一
嘉定壬午春晚园官送杞菊因取陆天随苏东坡张南轩三赋诵之感事赋诗
十六夜月二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