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十二月十七日移病家居成五长句 其二

十二月十七日移病家居成五长句 其二

宋代 张耒

老去尘怀痛洗煎,虚舟不洗任回沿。寸心若变有如日,万事不忧终在天。

莫为饥寒弃南亩,须知穮蓘有丰年。桃符侲子喧闾巷,又向江城十岁捐。

诗人张耒的古诗

哲宗皇帝挽词四首

宋代 张耒

秦地蟠螭纽,细阳玉象光。
升歌陈备乐,信史记多祥。
夺邑公无怨,开边义侮亡。
威灵对三后,常在白云乡。

唐辰腊八日大雪二首

宋代 张耒

东州逢腊雪,却忆竟陵梅。
客路人方远,天涯雁欲回。
遥怜檐外白,还点砌边苔。
久是无人过,谁知照酒杯。

自庐山回过富池隔江遥祷甘公祠求便风至黄沥

宋代 张耒

江边古祠吴甘公,往来祭祷严且恭。
我离匡山已经宿,舟挽不进篙工慵。
沙边朝服遥致祷,浇酒未竟天回风。
一帆百里至还作,不徐不疾来雍容。
我生久已甘困滞,神亦何事特哀穷。
但疑神理与人异,意诚词直无不通。
林皇夜泊若平地,疑有鬼物驱蛟龙。
天明旗脚向北指,舟子笑语开船蓬。

题绿野亭

宋代 张耒

渺渺孤亭沧海东,天连平野四无穷。
可须户牖毫端上,自揽山河眼界中。

岁暮福昌怀古四首 其四 连昌宫

宋代 张耒

欲问兴亡已惨颜,桑田沧海变人间。无情野水青春在,不动南山白日閒。

伐木清溪寒剥啄,鸣禽高柳晓缗蛮。蛾眉皓齿终黄土,谁道仙宫有使还。

月夜怀陈永源

宋代 张耒

众喧息遥夜,爽气渍烦襟。
殷勤低檐月,入幌来相寻。
平生学虚静,每为多病侵。
卧想陈夫子,幅巾修竹林。

斜日二首 其二

宋代 张耒

伏尽金才壮,天高火欲流。天悰抛酷暑,诗兴得高秋。

昼静尘埃少,宵凉河汉浮。青伤桐叶腻,爽夺蕙兰柔。

晚岁寒将届,群芳叶不收。幽人多感慨,啼鴂助骚愁。

天懒非高卧,疏迂却自由。功名与世事,摆落醉乡游。

感遇二十五首 其十六

宋代 张耒

林居屏百患,覃思观幽遐。炎黄已芜没,末路多玼瑕。

私智互驰骋,短长迭矜夸。更相为祸福,胜负时纷拿。

超然赤松子,高笑在云霞。

题轸师房二首 其二

宋代 张耒

铜瓶布衲出尘埃,疏瘦风标日一斋。门径萧然更无事,生萤飞鸽及时来。

醉中杂言

宋代 张耒

老人攀花复藉草,春力着人如醉倒。
未容作计试留春,东风已与人俱老。
东君惜春不惜花,千红万紫委泥沙。
已教白日张锦绣,更欲平地兴云霞。
我欲呼客无酒肉,摘花插头悲发秃。
安得酿酒万瓮屠千羊,花间醉饱踏春阳。

冬日书事二首 其二

宋代 张耒

孤城已惨淡,晚色复朦胧。日动乌栖叶,云开雁去风。

草繁田尚绿,霜薄叶微红。已是悲摇落,那堪岁更穷。

寄子由二首 其二

宋代 张耒

丈席他年闻至言,艰难不敢坠周旋。文词老去真何益,道妙平生薄有缘。

人事眼前惟欲睡,丹经肘后更难传。清秋一室林泉好,洒扫思为杖屦先。

次韵子夷兄弟十首 其八

宋代 张耒

文园得武皇,引疾常避事。佳哉意殊深,遗迹邈不嗣。

扬公漫投阁,不禁问奇字。致身毁誉外,乃得免疑似。

昼卧口占二首 其二

宋代 张耒

扰扰终何得,萧萧亦自如。将求解牛道,要解斲轮书。

杂题二首 其二

宋代 张耒

苍苍落月井梧西,睡觉幽人自卷帷。只有林莺知梦断,晓庭人静语移时。

秋寂二首 其二

宋代 张耒

陋巷柴门掩寂寥,一窗风寂晚萧萧。清秋渐冷尤宜懒,閒日苦长无处消。

乌几青筇扶病弱,素琴黄卷伴逍遥。交朋南北音书隔,虽有芳樽谁可招。

春日书事

宋代 张耒

虫飞丝堕两悠扬,人意迟迟日共长。
春草满庭门寂寂,数棂窗日挂空堂。

齐安今秋酒殊恶对岸武昌酒可饮故人潘主簿时惠双榼

宋代 张耒

军城晓鼓已蓬蓬,城下秋云卷暮江。祇有老鸡能换卧,更无佳客可倾缸。

冲风时动萧萧叶,晚日斜窥寂寂窗。犹喜江南有佳客,怜贫时致玉壶双。

遗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 其二

宋代 张耒

洛阳宫殿锁埃尘,翠辇东还几度春。双阙晓云连太室,九门晴影动天津。

地藏宝鼎宁无祲,龙护灵书固有神。游豫此时期圣主,保釐从古仗元臣。

次韵王敏仲池上

宋代 张耒

春晚馀芳尚可寻,晴雷沙岸走车音。苑分广乐和声度,池受晴天倒影深。

席上宫花辉御醴,坐中琼树间瑶林。归人自畏严城鼓,却望桥西日未沉。

张耒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52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