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嵲
郡楼对雨和周守韵二首 其二
暮雨昏平远,南山渐不分。濛濛连楚塞,细细湿行云。
从宦成羁束,登危厌纠纷。何时疏竹里,还向旧山闻。
再次前韵六首
渡溪水
饮水
送赵郎二首 其一
匡山太白书淫久,不但天才盖一时。须慕更生勤博古,莫师长吉祗为诗。
八塼学士多时誉,七步贤王有令资。数子风流君可致,剑门他日看雄辞。
读赵
归日再过分水岭
兹山已巉绝,盘道乏萦回。路向日边出,人从云外来。
涧声高更咽,梅蕊雪犹开。却忆僧房坐,深炉拥细灰。
归仁县石堠
咏水上双白鸟
芍药五首 其二
凄凄寒雨送馀春,繁艳浓香慰病身。忽作暖风迟日想,慨然如在汉江滨。
山前红叶
取兰梅置几上三首
行建溪上见拿舟上水者怆然伤怀
何人刺船上寒水,却意避地微江时。惊涛澎湃慈亲惧,鼓棹纷纭稚子嬉。
漫漫平沙烟上早,溟溟簧竹月生迟。感旧将为仰天哭,恐惊行路秪成诗。
乘舟阻风
闽中山间每早白雾四塞咫尺不辨
月下观海棠
梦中作得六句觉后足成
游道林寺诗三首 其三
墟落生烟昼欲昏,乱山行尽到平原。雨馀叠嶂添新秀,水落寒沙见旧痕。
古寺有僧栖坏屋,遗斜无主自荒村。徘徊欲访当时事,黄叶惊风断客魂。
自顺阳至均房道五首用陈符宝去非韵 其三
我行均阳道,冈阜如群驼。涧石既齿齿,寒山亦峨峨。
乔林木叶尽,仰见鹤鹳窠。风景固不殊,举目异山河。
我生虽尚壮,百虑纷已多。祗今且如此,后日当奈何。
细较平生中,忧乐恒相摩。悲吟谁复听,日暮越前坡。
登石门山山侧有观基在荒筠中不可到山相对即新安县也今谓之新安平 ...
岭树疏疏秋景明,荒筠埋没观基平。石门山下微江水,依旧东流日夜声。
张嵲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344篇诗文
昔柳柳州作永州山水诸记泉石之状如在目前兹
和张簿韵
途中偶成寄幕下诸公
继韵书胡氏孝思亭
游道谦庵
自礼贤还鹅湖望山顶飞流有作二首
观月出
鸣筑亭
芍药五首
心老得法天柱修静能道黄龙会中诸耆旧及他宗
忆京山大阳寺
王宝学挽词二首
游道林寺诗三首 其二
林鸦诗
和周守登楼对雪 其一
题画扇二首
春晚风雨甚暴衡门独立望微水有作
次韵太守会宜休亭二首 其一
舟中感怀
与赵智叔嶬弟泛舟回灯下
立春偶题
赋得山上树
晚行阁道自对溪趋小柏宿
七月二日大风作一昼夜方止土人云此风潮信也三首 其三
次韵王得之游净明题易安二绝
郡楼对雨和周守韵二首
宿归仁寺三首 其一
游道林寺诗三首 其一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别时悽怆之意十首 其六
次韵周守二首 其二
读退之集偶书
雪中泛汉水观捕鱼
宿归仁寺
又次韵五首
春晚偶书
过郧乡寒食日
上楮平山
往年沿檄金州谒女娲神祠是时犹未乱也绍兴壬
庚辰二月雪夜作
法界颂二首
送人赴阙
次韵石用之易安斋
咏雪得光字
次韵朱希真二首 其一
余于六月初三日泛舟至奇石洞留题洞中一首
尽山亭
取兰梅置几上三首 其二
代王侍郎送程尚书赴信州三首 其三
愤雨
怀新亭四首
再次韵寄朱希真二首 其二
范觉民挽词四首
寿沃令二首
秋晚游谦上人庵四首
题六合英氏庙
次韵石用之春晴游西湖
种木芙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