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王之道
和张文伯先梅后雪
六花无怪索诗催,正恐清寒勒早梅。待得江头千树暗,故争明洁逐风来。
秋晚采菊和徐伯远
题大善寺
题双峰磨院瀑布
烈日冰雪皎,淡烟玉虹明。谁云真珠帘,要之亦强名。
我来少踌躇,一洗尘埃清。便欲觅千斛,为压归装轻。
浣溪沙(和张文伯长至)
题宿云轩
次韵孙兴宗秋怀
减字木兰花(和孔纯老别)
和由字韵
渔村落照
避寇姥山
和沈次韩春日郊行二首
望海潮(重九和彦时兄)
和董令升舍人
雨馀沙路润无泥,潋滟溪流与岸齐。苒苒年华催我老,酣酣春意得人迷。
联珠便觉新诗富,浮玉还听雅唱低。杨柳缓摇阴正午,谁家篱落一声鸡。
和刘春卿秋夜对月
和鲁如晦喜雨
和韵寄董令升舍人
呈蔡元德二首 其一
别来閒计日,一日似三秋。顾我无能老,逢君始欲愁。
诗情今转胜,交契久还稠。学问神龟似,当年继践猷。
南歌子(和陈勉仲)
送神童胡元弼元英从其父胡庭俊归秋浦
西湖清丽春雨馀,子今欲去其焉如。九华插天远在望,三月不见愁容舒。
二儿奔逸汗血驹,辈视长离与鹓雏。去年冒雪来其俱,一鸣上国惊群儒。
书不负人人负书,公卿岂应终犁锄。惠然过我骑甚都,萧萧晚吹飘襟裾。
借问能留旬月无,吾亦理棹其归夫。为言与君不同涂,蔼峰松竹鸣笙竽。
奇童小友良不诬,异哉老蚌生双珠。君之是行亦荣欤,三胡盛事喧州闾。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686篇诗文
田间夜归有作示王觉民二首 其二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 其十五
示隐静恭老
菩提院
点绛唇·珠幰霜蕤
追和元微之春馀遗兴示王觉民
宴春台(追和张子野韵赠陈德甫侍儿)
题苦竹寺海棠洞三首 其三
赠五祖山净老
送彦逢弟赴西兴盐场
和张文纪咏雪二首 其二
游白云山海会寺
和董令升舍人梦中得句
读韦苏州诗因用陪王郎中寻孔徵君韵
种田庵
赠术士罗世忠
小重山(詹德秀生日)
大柿行
因上人访予相山夜闻二子诵书有诗次韵
黄梅东禅寺
水调歌头(赵帅圣用生日)
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 其十六
庆清朝(追和郑毅夫及第后作)
寄题鲁如晦需堂
西灵鹫
题乌江官舍木芙蓉
和张文伯春日劝农
赠蓑衣道人
南歌子(端午二首)
清江曲追和鲁直韵
送彦立兄游太学以恩袍草色动为韵
千秋岁(郑帅清卿生日)
西江月(相山集题作别思)
花洞
送秦德久守安丰
追和老杜种莴苣诗
蝶恋花·玉子纹楸频较路
凤箫吟/芳草 其三 和彦时兄重九
题合肥驿
满庭芳(代人上高太尉,时在太学)
次韵高守无隐苦热
浣溪沙(赋郊雪追和东坡韵四首)
舟过三丫河
酬秦寿之见赠三首
送陈南仲守象州
南乡子(和张元助通判赋雪)
题大泉寺
有荐胡仁叔历阳令者仁叔以诗送知已暇日杨德
和孔纯老按属邑六首 其六
对雪和子{辶加苇}用欧阳子韵
雪晴三首
如梦令·一饷凝情无语
追和东坡老昌言喜雨呈同官
题德章山
观梅和陈天予韵
赠浮屠勤上人
追和东坡梅花十绝 其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