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红葵

红葵

宋代 陈与义

恐是牡丹重换紫,又疑芍药再飞红。
妖娆不辨桑间女,蔽芾深迷苧下翁。

诗人陈与义的古诗

题向伯共过峡图二首

宋代 陈与义

旌旗翻日淮南道,兴罢归来雪一船。
正有佛光无处着,独将佳句了山川。

用大成四桂坊韵赋诗赠令狐昆仲

宋代 陈与义

乡人洗眼看银黄,得桂运枝手尚香。
盛事固应传雁塔,新诗不减住鸡坊。
醍酥乳酪元同味,羯末对胡更合堂。
从此葛恢门下客,知名可但一杨方。

六月六日夜

宋代 陈与义

蕴隆岂不坏,凉气亦徐还。
独立清夜半,疏星苍桧间。
晦明莽相代,天地本长闲。
四顾何寥落,微风时动关。

雨中观秉仲家月桂

宋代 陈与义

月桂花上雨,春归一凭栏。
东西南北客,更得几回看。
红衿映肉色,薄暮无乃寒。
园中如许梅,独觉赋诗难。

次韵何文缜题颜持约画水墨梅花二首

宋代 陈与义

夺得斜枝不放归,倚窗承月看熹微。
墨池雪岭春俱好,付与诗人说是非。

次韵富季申主簿梅花

宋代 陈与义

东风知君将出游,玉人迥立林之幽。
欹墙数苞乃尔瘦,中有万斛江南愁。
君哦新诗我听莹,句里无尘春色静。
人人索笑那得禁,独为君诗起君病。
欲语未语令人嗟,桃李回看眼中沙。
同心不见昭仪种,五出时惊公主花。
典衣重作明朝约,聊复宽君念归洛。
笛催疏影日更疏,快饮莫教春寂寞。

同杨运干黄秀才村西买山药

宋代 陈与义

潦缩田路宽,委蛇散腰脚。
胜日三枝杖,村西买山药。
岗峦相吞去,远木互前却。
天阴野水明,岁暮竹篱薄。
田翁领客意,发筐堆磊落。
玉质缃色裘,用世乃见缚。
屠门几许快,夜语寻幽约。
石鼎看云翻,门前北风恶。

目疾

宋代 陈与义

天公嗔我眼常白,故著昏花阿堵中。
不怪参军谈瞎马,但妨中散送飞鸿。
著篱令恶谁能继,损读方奇定有功。
九恼从来是佛种,会如那律证圆通。

夜赋

宋代 陈与义

泊舟华容县,湖水终夜明。
凄然不能寐,左右菰蒲声。
穷途事多违,胜处亦心惊。
三更萤火闹,万里天河横。
阿瞒狼狈地,山泽空峥嵘。
虽弱与兴衰,今古莽难评。
腐儒忧平世,况复值甲兵。
终然无雨策,白发满头生。

陪粹翁举酒於君子亭下衣棠方开

宋代 陈与义

世故驱人殊未央,聊从地主借绳床。
春风浩浩吹游子,暮雨霏霏湿衣棠。
去国衣冠无态度,隔帘花叶有辉光。
使君礼数能宽否,酒味撩人我欲狂。

又登岳阳楼

宋代 陈与义

岳阳楼前丹叶飞,栏干留我不须归。
洞庭镜面平千里,却要君山相发挥。

心老久许为作画未果以诗督之

宋代 陈与义

布衲王摩诘,禅余寄笔端。
试将能事迫,肯作画工难。
秋入无声句,山连欲雨寒。
平生梦想处,奉乞小巑岏。

别伯共

宋代 陈与义

樽酒相逢地,江枫欲尽时。
犹能十日客,共出数年诗。
供世无筋力,惊心有别离。
好为南极柱,深尉旅人悲。

病骨

宋代 陈与义

病骨瘦始轻,清虚日来人。
今朝僧阁上,超遥久风立。
茂林榴萼红,细雨离黄湿。
物色乃可怜,所悲非故邑。

观雨

宋代 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看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乾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研铭

宋代 陈与义

无住庵,老居士。
紫玉池,娱晚岁。
不出庵,书诵偈。
谁使之,践朝市。
入承明,司帝制。
如眢井,久不治。
百尺泉,来莫冀。
古之人,轻百计。
惟出处,不敢易。
嗟已晚,觉非是。
勒斯铭,戒后世。

连雨

宋代 陈与义

九月逢连雨,萧萧稳送秋。龙公无乃倦,客子不胜愁。

云气昏城壁,钟声咽寺楼。年年授衣节,牢落向他州。

九日赏菊

宋代 陈与义

黄花不负秋,与秋作光辉。
夜霜犹作恶,朝日为解围。
今晨霜重九,节意入幽菲。
孤芳擅天地,众卉亦已微。
殷勤黄金靥,照辉白板扉。
洁酒欲寿花,孔兄与我违。
清坐绝省事,未觉此计非。
夕英霜不腴,骚人自难肥。

招张仲宗

宋代 陈与义

北风日日吹茅屋,幽子朝朝只地炉。
客里赖诗增意气,老来唯懒是工夫。
空庭乔木无时事,残雪疏篱当画图。
亦有张侯能共此,焚香相待莫徐驱。

和王东卿绝句四首

宋代 陈与义

少年走马洛阳城,今作江边瓶锡僧。
说与虎头须画我,三更月里影崚嶒。
陈与义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42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