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正月十六夜是为耗磨之辰昔人常有赋者夜阑不寐亦戏笔赋之

正月十六夜是为耗磨之辰昔人常有赋者夜阑不寐亦戏笔赋之

明代 张萱

前宵春色竟如何,驹隙光阴似掷梭。万户歌声犹夜沸,六街灯火尚星罗。

衰年自真能消遣,此夕何妨说耗磨。为请花神同一醉,今宵春色较偏多。

诗人张萱的古诗

花朝雨中李自得以诗见访用来韵却答时哲嗣伯开随侍

明代 张萱

西昌词客老徵君,白发青鞋一片云。点染溪山吴道子,调谐花月鲍参军。

愁霖榕水观新涨,跨鹤罗浮卧翠氛。最羡翩翩双綵笔,在阴鸣和九天闻。

园居六十章 其十四

明代 张萱

鳜鱼腹子蟹输芒,蓼岸芦汀昼正长。五石瓠中新酿熟,客来莫厌渴姚羌。

抵家示儿辈

明代 张萱

何事虚乘八月槎,归来惟对旧烟霞。箕裘自笑儿孙拙,林壑空羸岁月赊。

闭户著书金享帚,避人高枕笔生花。贤愚不问从彭泽,天运吾生岂有涯。

赠别谢大行友可社丈擢南北部 其五

明代 张萱

三山晴色落棋枰,怪底南风日日勍。别野若闻淝水捷,好将一着赌宜城。

秋日园居口号六十章 其十六

明代 张萱

小有园林秋不浅,曾徼白帝回青眼。三径未荒丛菊存,安得陶潜同授简。

题鸡鷘图 其二

明代 张萱

为语孤飞不用高,且随俦侣戏江皋。情知鹰隼多猜忌,何必翩翩锦羽毛。

种竹 其二

明代 张萱

疏中移密密移疏,欲取清光一抹过。好语旱龙鞭蚤着,春雷已奋莫蹉跎。

壬申冬十一月韩宗伯止园梅花大放招饮赋谢 其一

明代 张萱

雕檐绮槛月微明,缟袂花神索笑迎。不向宋宫閒点额,喜闻商鼎持调羹。

几回寒汎冰壶影,万片香飞冻玉瑛。好语争春桃李辈,先春还让丈人行。

园居六十章 其三十

明代 张萱

林边一水水边山,象岭骊峰几席间。无数烟鬟新沐雨,似勾诗债向柴关。

李念劬观察分俸贻书见和小园春兴六诗并询宿憾讼事时方听谳在宥赋 ...

明代 张萱

三曹倚玉十年前,寇借侯年正受廛。伏枕未能随竹马,束金何意免蒲鞭。

相逢狐貉皆三窟,幸脱刀砧有二天。泣血迸空瞻衮绣,回头惊拜白云篇。

甲子守岁

明代 张萱

一年踪迹混樵渔,斗转今宵日月除。喧枥喜无新贵马,亲灯犹有未完书。

优游卒岁閒偏健,潦倒逢人拙更疏。非惜残更畏衰老,欲留旧腊共踌躇。

赠月儿 其三

明代 张萱

榕溪渡口木兰船,欲去还留更可怜。惜别正须郎一顾,试将误曲唱尊前。

病起呈谢问病诸君子

明代 张萱

老为病之媒,病乃老之祟。病亦子所慎,况我六十岁。

精光未销铄,筋力渐佁儗。何来两竖子,齮龁不相贷。

惠我有良朋,讯问日至再。伏枕未十日,带孔宽可駴。

科头览明镜,顿觉颜色改。今病有古方,我病古不载。

非鬼复非食,非外亦非内。阴阳两无伤,汤砭岂能逮。

病病故不病,治病病乃害。鼠肝与虫臂,此理良不昧。

所嗟我西园,夏木正蓊薆。一日足不涉,径草恐荒秽。

汎汎载酒船,斫岸久相待。胡为滞床第,旷此河朔会。

古云病与贫,往往疏朋辈。我病已霍然,朋辈且长在。

为语老园丁,两竖一辞退。勤锄三径草,莫遣游人碍。

屐齿犹未折,败笠更堪戴。招我同心人,旦夕共酬对。

家酿尚可倾,愿言浇磊块。

五石匏告成用玄真子韵志喜 其二

明代 张萱

披蓑却笑子陵裘,鼓枻谁同范蠡舟。休截浪,莫从流,不须欢喜不须忧。

壬申上巳脩褉小园以雨不果

明代 张萱

老去春来忆胜游,欲将吾道付沧洲。惊涛夹岸时相蹴,宿涨迎潮不肯流。

问水岂堪歌秉蕳,停云谁复赋登楼。闭门觅句频呼酒,小妇花前共唱酬。

题唐伯虎寒山清晓图即用其韵 其一

明代 张萱

凉色溪边嶊万木,晴岚树杪接层霄。开帘自觉烟霞满,不用扶藜过石桥。

韩绪仲宗伯卧子舍以神祖实录告成束急还朝计日爰立索诗为赠赋此志 ...

明代 张萱

巍巍黄阁倚天开,野老扶藜首重回。兜率界中瞻一佛,蓬莱顶上礼三台。

元僚旧学掞天去,半臂新恩入梦来。欲向太平歌庆历,白头綵笔尚堪裁。

自濉阳至桃山道中四咏用霖寰李公大司马韵 其三 隋堤

明代 张萱

马前春色正无涯,柳覆长堤绕浅沙。何事寻芳游女伴,踏歌犹按后庭花。

立春日黄子吉同人自西粤右辖拂衣东归见过赋此赠之并致黄思之左辖 ...

明代 张萱

青旗綵仗簇江梅,有客停舟共举杯。末路完名能自保,老臣傲骨不堪摧。

弹冠昔为酬恩出,当局今怜袖手回。寄语凤城林下客,翱翔又喜一人来。

寄题杨曙宇寅丈竹梅馆 其一

明代 张萱

君家三径未全荒,万个琅玕万斛香。林密似遮张廌屋,花飞不点寿阳妆。

张萱

张萱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63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