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登阁

登阁

宋代 陈与义

今日天气佳,登临散腰脚。
南方宜草木,九月未黄落。
秋郊乃明丽,夕云更萧索。
远游吾未能,岁暮依楼阁。

诗人陈与义的古诗

赋康平老铜雀砚

宋代 陈与义

邺城台殿已荒凉,依旧山河满夕阳。
瓦砾却鑱今日砚,似教人世写兴亡。

衡岳道中

宋代 陈与义

危亭见上方,林壑带残阳。
今日岂无恨,重游却味长。

题酒务壁

宋代 陈与义

野马本不羁,无奈卯与申。
当时彭泽令,定是英雄人。
客来两绳床,客去一欠伸。
市声自杂沓,炉烟自轮囷。
莺声时节改,杏叶雨气新。
佳句忽堕前,追摹已难真。
自题西轩壁,不杂徐庾尘。

醉中至西径梅花下已盛开

宋代 陈与义

梅花乱发雨晴时,褪尽红绡见玉肌。
醉中忘却头边雪,横插繁枝归竹篱。

题水西周三十三壁二首

宋代 陈与义

不管先生巾欲摧,雨中艇子便撑开。
青山隔岸迎人去,白鹭冲烟送酒来。

次韵大光五羊待耿伯顺之作

宋代 陈与义

康州艇子来不急,过岸橹声空复长。
百尺楼头堪望远,淡烟斜日晚荒荒。

题大龙湫

宋代 陈与义

晓行苍壁中,穷处仍高崖。
白龙三百丈,欲下层颠来。
映日洒飞雨,绕山行怒雷。
潭影纳浩荡,云气扶崔嵬。
小儒叹造化,办此何雄哉。
亦知天下绝,尊者所徘徊。
三生清净愿,俗缘故难开。
践胜吾岂敢,稽首傥兴哀。

再用迹字韵成一首呈判府

宋代 陈与义

风雨一叶过,黄花已陈迹。
人贫交旧疏,岁暮日月疾。
贪人积胡椒,智不到鬼录。
那知庾郎菜,地瘦饱金玉。
不如学服气,清座了晨夕。
尚余烟月债,驱使入吟笔。
晚逢葛先生,怜我出无仆。
借车得时诣,谬窥文字籙。
谈诗不知疲,或作夜半客。
挥毫写珠玉,治郡盖余力。
不羡江千万,不慕李八百。
愿传公句法,容我附风翼。
城东刘子政,著书方满屋。
昨示一篇诗,三日叹未足。
仍闻供笔砚,家有樊通德。
但恐裴公门,从此近舍湜。

巴丘书事

宋代 陈与义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初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
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

岁华

宋代 陈与义

岁华日已凋,飞叶鸣古瓦。
白头倚危槛,高旻覆平野。
遥瞻疏柳林,下有清溪泻。
三春既繁丽,九秋亦潇洒。
平生万事过,所欠茅一把。
山川郁日夕,有抱无与写。
赋诗老不工,开篇咏风雅。

题东家壁

宋代 陈与义

斜阳步屧过东家,便置清樽不煮茶。
高柳光阴初罢絮,嫩凫毛羽欲成花。
群公天上分时栋,闲客江边管物华。
醉里吟诗空跌宕,借君素壁落栖鸦。

书怀示友十首 其六

宋代 陈与义

有钱可使鬼,无钱鬼揶揄。百年堂前燕,万事屋上乌。

微官不救饥,出处违壮图。相牛岂无经,种树亦有书。

如何求二顷,归卧渊明庐。曝背对青山,鸟鸣人意舒。

试数门前客,终岁几覆车。

晓登燕公楼

宋代 陈与义

栏干纳清晓,拄杖追黄鹄。
燕公不相待,使我立於独。
雾收天落川,日动春浮木。
举手谢时人,微风吹野服。

试院书怀

宋代 陈与义

细读平安字,愁边失岁华。
疏疏一帘雨,淡淡满枝花。
投老诗成癖,经春梦到家。
茫然十年事,倚杖数栖鸦。

与夏致宏孙信道张巨山同集涧边以散发岩岫为

宋代 陈与义

哦诗谷虚响,散发下岩半。
披丛涧影摇,集鸟纷然散。

闰八月十二日过奇父共坐翠窦轩赏木犀花玲珑

宋代 陈与义

清露香浮黄玉枝,使君未到意低迷。
极知有日交铜虎,可使无情向木犀。

均台辞二首

宋代 陈与义

东家西家尔盍来,听说空圄如春台。
决曹高卧印生绿,丛棘化为交逊木。
策勋此木那可遗,动地风摇枝不曲。
愿我无讼到来云,莫辞着力借寇君。
借得贤侯虽尔职,但恐朝廷要人调鼎实。

渔家傲(福建道中)

宋代 陈与义

今日山头云欲举。青蛟素凤移时舞。行到石桥闻细雨。听还住。风吹却过溪西去。
我欲寻诗宽久旅。桃花落尽春无所。渺渺篮舆穿翠楚。悠然处。高林忽送黄鹂语。

虞美人(亭下桃树盛开,作长短句咏之)

宋代 陈与义

十年树底承朝露。看到江南树。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树得似、旧时红。
胭脂睡起春才好。应恨人空老。心情虽在只吟诗。白发刘郎孤负、可怜枝。

留别心老

宋代 陈与义

老心霜下松,名与隆公齐。
人物北斗南,佛事东院西。
平生四海脚,不复烦金篦。
却从梦中别,未免意惨悽。
它时访生死,林深路应迷。
陈与义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42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