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张昱
两雀晚相依,棠梨叶渐稀。连枝有深思,未可便辞飞。
明皇对弈图
漏尽宫壶日晷移,君王犹是恋残棋。马嵬一著无人算,只有杨妃自得知。
题王若水画翎毛二首 其一
喔喔雄鸡趁晓光,岂同雌雉在山梁?云中鹰隼无虚爪,羽翼低飞好自防。
临安访古十首 其九 净土寺
祥符赐额海会寺,四百年来弹指过。试问竹林桥下路,往还曾见几东坡?
唐天宝宫词十五首 其五
蓬莱前殿摘黄柑,一色金盘赐内官。拣得枝头合欢实,画图传与大家看。
题纸瓶,留别育王寺长老照大千
朝市山林自一家,要知逢掖即袈裟。青蘋波上凉风起,定到禅房看蕙花。
小游仙,次韵四首 其二
桂閤金银不甚高,仙山几许隔波涛?信回青鸟无寻处,一色春风是绛桃。
宫词,次周员外韵
时样宫眉不甚长,再三笑语问同房。内园有约看花去,称得春衫绣凤凰。
过萧山县
原野萧条井邑虚,居人都是劫灰馀。桥边犹有江淹寺,不为题诗驻使车。
赠孙雷师祈雨有应
天人本无二,万物备吾身。万诚苟无妄,呼吸皆鬼神。
南邦五六月,熯阳如火燉。法师念民食,升坛肆怒嗔。
符召五雷伏,龙起三江滨。风云随指顾,沛泽来逡巡。
岂惟盈沟浍,更且溢河津。道路接歌颂,田家具仓囷。
茫茫大钧内,造化岂不仁?安得法师辈,飞行遍八垠。
以兹云霓心,慰彼大旱民。
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 其六十五
运际昌期不偶然,外臣豪杰得神仙。一言不杀感天听,教主长春亿万年。
送上虞马训导赴昌化县学
远赴弓旌未阔迂,道行何惮路崎岖?横经不异郡博士,继粟岂无卿大夫?
空使饭盘堆苜蓿,已将斋帐染芙蕖。马融家法风流在,女乐从今不用呼。
题华光梅
墨梅之作盛衡湘,始作俑衡惟华光。此僧平生十万纸,笔力所到花为香。
是谁好事怜清苦,三二百年存绢素。和靖多情纵有诗,广平得意还能赋。
东坡先生昔倅杭,万松岭见一枝长。我今见画如昨梦,都在君家白玉堂。
送张经历之叙州
别酒无嫌醉似泥,叙州又过洞庭西。云涛浩渺连三峡,井邑凋残接五溪。
雪岭侵天无雁到,枫林蔽日有猿啼。凭谁唤醒王褒梦,除是陈苍碧野鸡。
素居诗,为山阴王思敬赋
养素衡门岁已深,坐看乔木几成阴?青云不到幽人梦,白发能知阅世心。
负郭无田遗稚子,传家有集是黄金。绛霞盈颊先生醉,咏遍尧夫击壤吟。
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 其六十八
龙虎山中有道家,上清剑履绚晴霞。依时进谒棕毛殿,坐赐金瓶数十茶。
凝香阁听雪
陡然寒重紫貂轻,便觉高檐瓦有声。欹枕欲同蝉壳蜕,开门唯恐鹤巢倾。
数杯酒力春容转,满盏茶香夜思清。小玉近床推不醒,袖笼檀板失天明。
唐天宝宫词十五首 其十二
香囊遗下佛堂阶,不使君王不怆怀。想著当年雪衣女,羽衣犹得苑中埋。
至普陀洛伽山寺,作佛事七昼夜,祈见海岸观世音及善财岩。七日之 ...
丞相函香致此诚,愿深海水救群生。慈悲谓可消诸恶,征伐容将息大兵。
金色圆光开宝髻,玉毫妙相络珠璎。手中示现杨枝露,愿洗干戈作太平。
夜泊牛渚矶,同韩克庄佥事、李五峰先辈登蛾眉亭
牛渚矶头青雀舫,蛾眉亭雀紫鸾笙。月中只可赋秋兴,酒后不宜留步兵。
万里长河何处尽,百年遗恨此中生。水波总是英雄泪,刬却青山气未平。
孙钟设瓜图
三士凭空化鹤群,已将旗盖兆三分。刘家门外楼桑树,岂是荒唐谶所云?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532篇诗文
周元亮、夏景安同过寿安堂提举乃翁墓上作
次韵吴子立湖州船中诗
题燕山万里图,为江左葛元毳编修子赋
秋闺词
题明皇击毬图
题端古堂,为陆敏赋
雨香堂,为晦冈李介夫赋
南坡书室图,为竺郎中题
寄河南卫镇抚赵克家叙旧
宋高宗御题李唐画唐香山九老二律诗
宫中词二十一首 其四
悼孔英夫提举
题清心堂诗卷后,为相院判赋
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 其六十四
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 其九十四
宫中词二十一首 其十四
临安访古十首 其二 婆留井
徐一夔以自己小影代送埙上人回龙门寺,为题其上
塞上谣八首 其六
题宋子障太守画
和三脚鸡士壁上韵
过林和靖墓
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 其五十一
题扇士女
西溪柳,送人赴京
冬青轩,为天印上人赋
丹华篇
惆怅六首 其四
赠仙都生
采药径,为方德远医士赋
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 其六十九
僧惠炬水悼黄溍太史偈,次韵
效唐僧无则咏物诗四首 其四 金钱花
读易处,为俞文辅赋
苏小小坟上作
秋水轩
题王若水画翎毛二首 其二
廉都事海道失风,自耽罗至浙右,还闽省
辇下曲一百二首 其五十四
题孔明抱膝图
陪月中丞访宝林寺别峰尊师,有诗,因次其韵
写易轩,为方以愚赋
李龙眠画饮中八仙歌
唐太宗骏马图
饮酒诗,示婿时伯庸四首 其二
题崔纯一处士遗像
题贯酸斋芦花被诗后
湖山堂宴赠天使还京
谩游
湖亭纳凉
题二马图二首 其一
题桂花仙子二首 其一
雪溪船,为李勋赋
学舟为崔检校赋
郭将军妻李氏挽诗
杨忠悯公墓上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