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桑梓图,为徐复初参政赋

桑梓图,为徐复初参政赋

元代 张昱

望中烟树是黄州,城绕江波总旧游。桑梓能忘丘垄念,夔龙分属庙堂留。

牛山云树依然在,鱼水家声尚可求。他日赐环当有报,题诗却寄凤池头。

诗人张昱的古诗

宫中词二十一首 其四

元代 张昱

内人哄动各盈腮,谈自西宫撒雪回。报与内司当有宴,羊车今晚蚤将来。

题推官赠行卷

元代 张昱

圣主搜贤及海隅,王褒歘起应时须。澧兰处处歌公子,楚国人人颂大夫。

藉甚姓名登制命,沛然霖雨下云衢。力田孝悌兴岩穴,何异福王遗画图?

送张丞之汤阴

元代 张昱

试官知在两河间,此别车辕未可攀。万树秋风古台路,数峰晴雪太行山。

瓮头黄酒封春色,叶底红梨染醉颜。尽解腰缠供一醉,扬州谁见鹤飞还?

风木歌,为褚本中赋,并寄徐一夔

元代 张昱

树犹如此亲安在,岁月去人何迅速!陟岵陟屺望不及,入室升堂成宿昔。

劬劳未报弃诸孤,号泣旻天涕沾臆。走兽闻之失其群,飞鸟闻之堕其翼。

物之感也有如此,宜尔诸孤哀罔极。始丰先生辞馀力,文章今擅欧苏笔。

记成不忍再三读,未及终篇语呜咽。乃知人皆有父母,天性油然非染习。

孝思不匮永锡类,草偃风移而俗易。三复始丰记,击节为太息。

往求二木之所在,果然拔地俱千尺。孝子之父见手植,造物于斯有阴骘。

君不见东坡所记三槐堂,魏公德符在他日。

送冯以清知事赴成都右卫幕府

元代 张昱

李白苦歌行路难,以喻世途之难有如是。莫言难于上青天,时至青天是平地。

五等之爵国所司,万钟之禄人所冀。为臣忠实而不欺,画像式接咸可至。

石楼先生旧簪缨,出宰三绶郎官贵。即今任政成都幕,万事只应咨伯起。

葵藿常存向日心,鹍鹏会展垂云翅。玉陛承恩咫尺天,官船给驿八千里。

三峡盘涡转殷雷,万壑啼猿响空翠。相如拥传喻蜀时,县官负弩争趋避。

况尔旌旗出入间,丈夫足展平生志。

赠写神朱大年

元代 张昱

笔头何在觅人知,镜里相看不自疑。麟阁尽能图燕颔,龙沙谁复恨蛾眉?

千年名姓毛延寿,一代丹青顾恺之。梦感九重终见召,艺精宁患不逢时?

访旧三竺,次泐禅师杂兴韵二首 其二

元代 张昱

酒馆湖船尽有名,玉杯时得肆闲情。至今人说张员外,不是看花不出城。

小游仙,次韵四首 其四

元代 张昱

青蛇昨夜付书回,只许麻姑自拆开。说道蓬莱山下路,莫因清浅不归来。

题大慈寺僧房

元代 张昱

老禅相见具袈裟,旋汲新泉自煮茶。笑问世间春几许,东风开遍石岩花。

寄题清晖楼

元代 张昱

谢公履迹遍岩扉,似觉高岩与世违。昔日文章归丽句,至今山水发清晖。

神仙灭迹虚金露,尘俗何缘别翠微?尚忆咏诗同水部,山林有待薜萝衣。

高房山画扇

元代 张昱

结屋清溪上,仙凡此路分。终朝看不厌,惟是满山云。

田园居

元代 张昱

早岁归田古所稀,岂同蘧所晚知非?腊醅尽醉鸬鹚杓,春服仍如薜荔衣。

一亩园居皆乐土,百年富贵尽危机。沙头几动鲈鱼兴,每到花时与愿违。

惆怅六首 其四

元代 张昱

惆怅当年使酒来,娼楼红酒夜相催。可怜明月三分在,不见琼花半朵开。

谁复醉翁堂下柳,更堪从事阁中梅。扬州一片青青草,谁信春来无雁回?

宫中词二十一首 其十一

元代 张昱

宫罗支请银霜褐,彻夜房中自剪裁。明日看花西内去,牡丹台畔木瓜开。

中秋望月,甲辰年赋 其二

元代 张昱

月里分明见九州,浮云西北是璚楼。歌钟未厌今宵酒,砧杵那禁此夜愁?

若使有情须痛哭,不知何物是风流?霓裳不向当时罢,戎马中原未肯休。

三月三日,湖上作二首 其一

元代 张昱

此日谁人肯在家,倾城满意事繁华。时非上巳不为节,春到牡丹才是花。

雾鬓风鬟湖上女,画轮绣毂道傍车。儿童尽唱铜鞮曲,未觉人间日易斜。

寄谢伯昭、伯理二昆仲

元代 张昱

话别南堂二十年,江湖鱼雁两茫然。车书此日同天下,濠泗而今是日边。

架上遗书宜教子,老来乐事是归田。谢家子侄应相念,每到池塘忆惠连。

临安访古十首 其九 净土寺

元代 张昱

祥符赐额海会寺,四百年来弹指过。试问竹林桥下路,往还曾见几东坡?

芳屏

元代 张昱

众芳结为屏,左右映红药。问讯园中人,何如金孔雀?

古诗十四首 其十

元代 张昱

渊明君子儒,心事甚夷旷。醉来得佳眠,自谓羲皇上。

文章固可诵,节概尤所仰。且无州县拘,安得言不放?

托志圣贤录,千载成绝响。

张昱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532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