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与金冕言诗

与金冕言诗

元代 张昱

天然秋水出芙蓉,造物何言与用工?风雅遗音自鸣凤,齐梁馀习尽雕虫。

性情敦厚思方到,句法雍容律始同。沈宋后来俱作者,几何人辨四声中?

诗人张昱的古诗

重过育王寺明月堂,同照大千尊师赋

元代 张昱

又携二客过斯堂,惭愧当年塔院香。染习未除尘土念,奔驰犹作马牛忙。

渐添白发头颅上,转觉青云道路长。尽醉堂前旧时月,莫将闲话及齐梁。

题赵子昂画梨花画眉图

元代 张昱

鸣春如有意,谁与画眉长?若诉梨园事,开元梦一场。

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 其八十二

元代 张昱

北方九眼大黑杀,幻影梵名纥剌麻。头戴髑髅踏魔女,用人以祭惑中华。

杜宵画围棋图

元代 张昱

何事今朝懒画眉,深宫又是日长时。闲愁不用量红线,看取新添几著棋?

宫中词二十一首 其二十

元代 张昱

彤云捧起黄金殿,十二丹楹七户开。南面君临朝万岁,来仪应共凤归来。

效唐僧无则咏物诗四首 其三 木笔花

元代 张昱

木笔花含晓露浓,似将才思拟春风。若还开在江淹宅,夜夜题诗入梦中。

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 其二十五

元代 张昱

清庙上尊元不罩,爵呈三献礼当终。巫臣马湩望空洒,国语辞神妥法宫。

荔枝画,为福建佥宪张惟远题四首 其四

元代 张昱

六月南风荔子丹,皱红小碧满银盘。水晶细嚼甜于蜜,满口生香玉露漙。

追次薛涛诗二首 其二

元代 张昱

知尔回文织未成,为因颜色擅才名。伤春伤别寻常事,莫唱阳关第四声。

宫廊雪霁图

元代 张昱

画在丹青事已非,碧山犹自绕朱旗。分明黄屋宸游处,千步宫廊雪霁时。

船过临平湖

元代 张昱

船过临平欲住难,藕花红白水云间。只因一霎溟濛雨,不得分明看好山。

题苏西坡编修自撰墓志后

元代 张昱

笑傲中吴岂问津,风流自拟雪堂人。白头已了浮生事,黄土真埋不死身。

江上鹤飞前日梦,门前花散去年春。汉家政尔论封禅,知有遗书献紫宸。

古诗十四首 其一

元代 张昱

壮哉沛中歌,命世之雄者。命王有大度,不在论风雅。

绵蕝礼乐修,采诗固无暇。苏李离别辞,亦自关教化。

文章与政通,斯岂杂王霸?

军中乐,送征南掾史张毅赴京

元代 张昱

我尝军中行,从知军中乐。高牙大纛启征途,风云随护中军幕。

千乘万骑指顾间,环而居之乃城郭。五更觱篥吹一声,旄头惊向天边落。

捷书日夜报天子,亲笔敕书加宠渥。刲羊宰牛饷壮士,万岁欢呼震山岳。

大旆悠扬锦万里,从伶窈窕花千萼。男儿堕地志四方,蓬矢桑弧为有托。

遭逢主圣得臣贤,风顺鸿毛易寥廓。只今诏檄登大府,鸷鸟之中瞻一鹗。

渭城且莫唱阳关,举杯为赋军中乐。

集云轩

元代 张昱

妙严院主断声闻,密室圆光覆树云。床下虎心俱化善,阶前鸟迹自成文。

池窥片月遗空相,树接诸天散异芬。传诵六时行道处,至今轩户集氤氲。

留题天台香积寺,为乡僧印秋海赋

元代 张昱

花界追寻一榻凉,破除烦恼是禅房。慢挥大扇消长日,共倒深杯说故乡。

万事到头成画虎,百年束手共亡羊。明朝马首劳瞻望,此别人间更渺茫。

西溪柳,送人赴京

元代 张昱

西溪柳,自是风流树,受用风风好媚妩。长条折尽还复生,如何免得人来去?

千树万树接邮亭,到官五见杨柳青。百年行路有离别,三月飞花惟送迎。

知君母留彭泽县,门前五柳都栽遍。密叶能藏反哺乌,柔条不碍双飞燕。

膝下长怀万里心,风光满眼瞻上林。请羹遗母应有赐,咫尺龙墀恩露深。

僧惠炬有悼黄溍太史偈,次韵

元代 张昱

日鼓西沉逝水东,他生还有此生同。莲花社岂知元亮,茅屋诗曾咏巳公。

梦幻已空身外蝶,文章犹镂蠹间虫。闲情最是山前塔,日夜风铃语未穷。

寄河南卫镇抚赵克家叙旧

元代 张昱

程生河南来,始得河南信。雨散云飞二十年,萍踪梗迹今才定。

却思小孤洲渚边。大江大浪拍战船。将军须髯劲如戟,白石酣歌便醉眠。

我从别来赞画省,芙蓉幕与风尘远。洪武初年自日边,诏许还家老贫贱。

池馆尽付当时人,惟存笔砚伴闲身。刘伶斗内葡萄酒,西子湖头杨柳春。

见人斲轮只袖手,听人谈天只钳口。年过七十发未斑,路涂不辞牛马走。

知尔出镇在洛阳,宫袍健马日煌煌。前骑大旗画罴虎,后骑长戟横雪霜。

我于此事别已久,富贵浮云更何有?鸿雁得便时附书,但问老人平安否?

次韵鄞孟文经历留别诗二首 其二

元代 张昱

幕府深居得所亲,好看车所动行尘。身归绛县将遗老,诗忝河梁别故人。

行李往来谁不旧,疏林折赠意能新。都城路有襄陵使,欲托微波寄洛神。

张昱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532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