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张叔芳参谋南涧草堂

题张叔芳参谋南涧草堂

元代 张昱

狂客构堂南涧滨,涧中濯足任鱼嗔。日容二仲共三径,家与万松为四邻。

石角钩衣归骑晚,花枝妨帽小园春。此来不敢歌丛桂,知是淮王座上人。

诗人张昱的古诗

僧惠炬有悼黄溍太史偈,次韵

元代 张昱

日鼓西沉逝水东,他生还有此生同。莲花社岂知元亮,茅屋诗曾咏巳公。

梦幻已空身外蝶,文章犹镂蠹间虫。闲情最是山前塔,日夜风铃语未穷。

古瑟

元代 张昱

锦瑟古之乐,造自轩辕间。朱丝五十弦,柱列鹓鹭班。

中有洞庭水,白日兴波澜。人文际昌期,出应清庙弹。

洋洋雅颂音,一唱而三叹。神人既以和,凤鸟翔其翰。

圣明御天下,百灵咸仰攀。

上巳日,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四斋训导拉游智果寺,访东坡,题参 ...

元代 张昱

佳游在上巳,属此清明前。春景已云宴,风光犹未暄。

往寻智果寺,竟得参寥泉。云物岂殊昔,人世自更迁。

邈哉长公咏,风流想当年。我辈复登临,花界何因缘?

古佛俨香阁,真诠积华轩。境超万念空,道胜诸妄捐。

缅怀此会难,徘徊未云还。申章续芳藻,冀或来者传。

郑竹隐处士墓上作

元代 张昱

何惭南渡旧名臣,奕世居然保缙绅。五福备身宜尔寿,一经教子异他人。

蛟螭赑屃碑文古,松柏阴森墓道新。弹指浮云今古事,几家荒草卧麒麟?

柬示二侄女

元代 张昱

连宵骨肉梦相牵,二女洪都有信传。闻说长成浑屋喜,寄来针线得人怜。

阿婆近日身差健,老婶经年病未痊。尔叔治兵淮水上,使回怀抱觉凄然。

唐天宝宫词十五首 其六

元代 张昱

玉笛当年是赐谁,可教妃子得偷吹。还家剪下青丝发,持谢君王意可知。

冬青轩,为天印上人赋

元代 张昱

冬青树老法王家,得与维摩共岁华。枝上蜡封经夏雪,阶前雨积过春花。

词人有兴从题壁,童子何知但煮茶?不下禅床迎送拙,大千同是一袈裟。

陪月中丞访宝林寺别峰尊师,有诗,因次其韵

元代 张昱

传呼载道不知遥,骢马乘秋气益骄。佛运已知当末劫,寺碑犹及见前朝。

升堂钟鼓闻三界,听法鱼龙趁两潮。不有斯文为世重,东坡何以慕参寥?

送马编修还明州

元代 张昱

当年文采动京城,尽说江京马长卿。青史可怜成绝笔,白头相见重关情。

内湖柳色春仍好,小院斜阳晚更明。门外画船堪载酒,玉杯尽向故人倾。

题国清寺三隐

元代 张昱

莫与闲人说旧游,这些风旧尽风流。只因当日机曾露,直到而今笑未休。

虎迹已无深院闭,藤花犹盖两岩幽。相逢总是知音者,莫叫苍天恼赵州。

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 其八十七

元代 张昱

花门齐侯月生眉,白日不食夜饱之。缠头向西礼圈户,出浴升高叫阿弥。

命酒徵歌送余婿,时伯庸酒间赋赠董景明、董彦祯诸亲还遂昌

元代 张昱

高堂尽意乐今宵,未可樽今自寂寥。锦瑟年华青冉冉,银河秋思碧迢迢。

红于灯下看偏好,黄向眉间喜未销。明日早潮随去棹,到家应及鹊成桥。

田园居

元代 张昱

早岁归田古所稀,岂同蘧所晚知非?腊醅尽醉鸬鹚杓,春服仍如薜荔衣。

一亩园居皆乐土,百年富贵尽危机。沙头几动鲈鱼兴,每到花时与愿违。

惆怅六首 其四

元代 张昱

惆怅当年使酒来,娼楼红酒夜相催。可怜明月三分在,不见琼花半朵开。

谁复醉翁堂下柳,更堪从事阁中梅。扬州一片青青草,谁信春来无雁回?

辇下曲一百二首

元代 张昱

壁衣面面紫貂为,更绕腰阑挂虎皮。大雪外头深一尺,殿中风力岂曾知?

饮酒诗,示婿时伯庸四首 其二

元代 张昱

青阳时至矣,萱草满堂阶。柔叶刷翠羽,对之忧思裁。

室中无长物,所蓄惟酒杯。客至即与饮,既醉从先回。

平生旷达怀,何曾计尊罍?得钱即付酒,酒尽钱复来。

百年能几何,笑口时自开。

陈孔硕回泰和柬,寄其丈人罗楚翁处士

元代 张昱

昔别翁未婚,翁今已抱孙。俊哉东床婿,玉树照名门。

知我丈人行,再拜情谊敦。惠顾每持酒,坐语移朝昏。

离居获轸念,殊慰羁旅魂。我自京城回,安分守丘樊。

家事复儒业,宁同东掖垣?尚赖稽古力,似若吾道存。

终焉营菟裘,两翁老青原。

题桐柏宫

元代 张昱

吹笙太子慕餐霞,一鹤空山总是家。桐柏几回清露重,人间容易日西斜。

赠琴士

元代 张昱

万树流莺御苑西,朝回骑马醉如泥。如今都向山堂宿,听得琴中乌夜啼。

黄冈寺,赠朱质夫

元代 张昱

尚书宾客唯予在,门下诸予独尔存。终有黄钟求贾铎,肯于清庙少牺尊?

茶瓜留客冈头寺,风雨题诗海上村。莫问几时回马首,也须迎候出衡门。

张昱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532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