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张雨
扁舟偶趁采樵风,题扇书裙莫恼公。何处人间无六月,碧澜堂上雨声中。
湖寺拥碧轩
喧寂一尘隔,湖滨出宝坊。湖阴分补衲,水气杂烧香。
书勘乌皮几,茵敷白
金陵僧来闻笑隐住持事繁风雨有怀
忆曾共坐翻经石,语我松华压酒方。一自宜城居辅国,几时天竺话连床。
栖栖春草元桑楚,历历风铃替戾冈。乞得江东今夕雨,与君聊洗梦中忙。
太常引 浴鹄湾有咏写奉易玄
风入松 寿吴大宗师
次韵刘师鲁吴山清晖亭三首 其三
故山茅屋破仍欹,惆怅西风日夜吹。今日偶来高处望,严家亭上立多时。
三月十三夜对月
幽篁不见天,况乃见月色。晴来春尚佳,岂不有馀日。
离离花气上,稍稍帘阴直。啼鴂夜不眠,声欲碎岩石。
闻声思逾寂,悟赏在兹夕。
明德游仙词十首用天柱山传来依韵继作云林道气者观之亦足自拔于埃 ...
脚底琴生三尺鲤,袖中阿母一双桃。别时身动凌波袜,烂月如银照夜涛。
和率性大涤十咏 其四 翠蛟亭
谁见苍龙劈石开,此峰元自胜飞来。阑干截断山头雨,赑屃翻将地底雷。
寒甚祇疑云是雪,霜馀每恨叶成堆。坡仙独对无言说,惭愧搜诗日几回。
缉熙殿御制墨梅诗帖
宣和妙赏缁衣句,传在夷门作胜谈。行殿春风四十载,玉妃终老向江南。
三衢道中三首 其三
界道飞流山翠重,杜鹃无语杜鹃红。归人一舸贪新水,浑堕丹青便面中。
湖州竹枝词
临湖门外是侬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
定风波 玉虚宗师十月二十八日诞,丁卯?
伏蛟台胡道玄请题伯生有记
豫章自昔旌阳宅,借问仙都已劫灰。西山应无剪柏处,东湖遂有伏蛟台。
千年铁札化为石,十日阴风怒若雷。妖孽不生寰海静,五陵佳气待君来。
柳道传送别还茅山次韵复谢
乌蜀先生相见稀,钟陵初载橐书归。江南萧艾作人立,卷里卢龙看雪飞。
最怜玉斧有道气,重惜子真犹布衣。去去空山相忆夜,朱弦三叹为君挥。
孤山即事
笑抚湖山迹易陈,先贤祠宇一番新。玉鱼蔓草多无主,白鹄秋天迥有神。
曲港穿冲花外骑,赤阑扶约水边人。冈头□□枯梅蘖,独是先生肺腑亲。
和马伯庸御史春游
山巾垫角雨仍斜,岁岁春风换鬓华。湖口水香鱼在藻,江南食冷客思家。
鹫峰扫石翻经叶,龙洞分符调井花。游骑却归城郭暮,醉红犹带脸文霞。
葛岭杂书
小娃小艇无踪迹,只有荷花雨溅裙。净洗一方天水碧,不教歌板污游云。
游龙井方圆庵阅宋五贤二开士像
独寻招提游,果得世外欢。昔贤所栖集,画像藏屋端。
山僧启锁鱼,不待啜茗乾。修广各异制,精采俱生完。
堂堂苏长公,英气邈难干。筇杖紫道服,天风吹袖宽。
清献薄须眉,示我铁肺肝。尚馀所施物,片石椭而寒。
侍郎胡金华,高括侍中冠。眉间可容掌,手版出中单。
颍滨与淮海,秋色亚层峦。参寥独缁衣,颔髭茁茅菅。
最后辨才师,文茵高座安。空山一室内,举目皆龙鸾。
再拜倾挈壶,喜极重悲酸。去之三百载,归路何漫漫。
斯人为列星,下视虫沙繁。宁不念学子,道术救彫残。
抵舍亟摹貌,微哉难控抟。梦中傥未遇,展诗时一观。
黄一峰画贞居图
北苑南宫凝绝笔,蟠胸磊磈若为裁。按图宁在多多许,落墨真成滚滚来。
百折丹梯凌涧道,一川燄水动湾洄。时清谁问商于路,乞我西山锦绣堆。
凌波仙
春云如水碧粼粼,谁见凌波袜上尘。洛浦湘皋都是梦,手中花是卷中人。
张雨
张雨(1283~1350)元代诗文家,号句曲外史,道名嗣真,道号贞居子曾从虞集受学,博学多闻,善谈名理。诗文、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年二十弃家为道士,居茅山,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 ► 298篇诗文
秋日晚兴
东坡书蔡君谟梦中绝句二放营妓绝句三虞伯生题四绝于后真迹藏义兴 ...
修竹士女图
狮儿词 赋梅次仇山村韵
元统元年冬十一月句曲外史菌山巢居成制十小诗以自见录呈华阳隐居 ...
耕渔轩
木兰花慢 秋词
集太白语酬僧净月
东汉高士咏十四首 其九 庞德公
蝶恋花 新柳
葛岭柬乐閒高士并寄公文道弟
鹧鸪天 赠医士沈德诚
龙翔大师秋后惠蕲簟
踏莎行 为朱德辉送医僧道二首 其一
八声甘州 舟次垂虹寄玄洲许道民
忆秦娥·兰舟小
赠笔生沈君实
瑶花慢 赋雪次仇山村韵
和坡仙寒食诗
次韵率性来山人见贻之作
水调歌头 为初心真人七帙初度时延祥有赐田之命
李仲宾雪竹
咏梨花
喜春来·泰定三年丙寅岁除夜玉山舟中赋
碧玉庵
木兰花慢 和黄一峰闻筝
酬虞道园
次韵晋卿翰林赠陈秉彝
黄公泉
集王摩诘书语六言二首 其二
遵道竹枝
朝中措 早春书易玄九曲新居壁
午日柬杨廉夫
春菜
集王摩诘书语六言二首 其一
来鹤亭即席赋
乙亥二月还钱塘书怀寄刘师鲁
题雪景三香图二首 其二
月夕爱南窗竹影
【商调】梧叶儿_赠龟溪医隐
元统甲戌夏五月既望余客义兴王氏怀庆堂十又八日偕士友张德常谒张 ...
读元次山集感而有作
寄冯海粟待制附天目僧过广陵 其一
如梦令 山中逃热三首
次韵寄荅云门断江禅师
寄李季和
题理妆士女
赠渔樵侣
经碧浪湖奉怀吴兴公
良常草堂图
宿天申宫二首 其一
三衢道中三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