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张雨
香辟春寒玉辟尘,流苏斗帐醉和春。一双明月都无价,寂寞人间第二人。
东汉高士咏十四首 其四 严光
难与助为理,聊复共偃卧。文叔迫我甚,客星犯帝座。
读戴帅初集
剡源诗卷落吾手,便似移吾太白峰。学道昔惭山世远,知人今愧郭林宗。
空山乐书有遗谱,白日天马无留踪。太息斯人不可见,厌将两耳闻寒蛩。
上清外史薛玄卿寄题菌阁且约以游武夷次韵以答
馀杭山水著飞楼,楼外长林地转幽。十亩树阴閒濯足,一帘荷气晓梳头。
山涛举代嵇康懒,张说论文薛稷忧。萧散人间两外史,平生犹欠幔亭游。
茅山四十四代宗师牧斋真人升仙谣
昔爱西城记,华易许遍窥。醉持龙节舞,寒借鹿裘披。
秪忆山中乐,宁期世外悲。及传南岳剑,难驻赤城师。
毕道能无待,玄科本有期。紫宫新坐席,金箓古威仪。
菌石哀泉咽,松花泣露垂。他年归白鹄,尚慰里民思。
次韵王文友送游张公洞
庚桑成道来孟峰,再拜摄衣升故宫。馨香果核犹可拾,颠倒云气长相蒙。
有时月明钟磬发,绝顶涛声舟楫通。看从便道之五岳,腰插骡鞭追老翁。
闰三月三日北山看花不与盟
应笑黄花厄闰时,后三仍复负芳期。老无刘几簪花分,閒有陶潜止酒诗。
谷雨林中先紫笋,郁罡山口足黄鹂。韩湘自倩奴星去,袖得瑶台第一枝。
八月十五夜待月
移床露坐閒临水,浴鹄湾头足芰荷。秋已平分催节序,月还端正照山河。
老怜宋玉生悲思,狂忆桓伊作浩歌。云汉茫茫一卮酒,白头惭愧古人多。
烟梅睡雀墨戏
珍偶偏怜琼树,寒香漠漠纷纷。谁见罗浮月黑,一枝同梦梨云。
明德游仙词十首用天柱山传来依韵继作云林道气者观之亦足自拔于埃 ...
右股清池足沤麻,池中肥水是松花。早知魏帝一丸药,肯信东门五色瓜。
藤萝石上寻长迹,金粟图中见小身。抖擞几重衣裓看,情知不□散花人。
虞先生送张元朴回龙虎有云麈尾每怀张外史鹅群今属薛玄卿元朴索次 ...
想见先生戴笠行,黄茅冈上看阴晴。承闻祖道同疏傅,鄙说还乡似长卿。
海内好诗元自少,江西行李不嫌轻。谪仙爱与元丹语,烟子而今亦有名。
木兰花慢 龟溪寄张小山
云巢楼
初阳台上白云多,云里层层玉树歌。栖息一枝缘未稳,飞翻干仞奈危何。
雨中幕燕雷惊起,峰顶笙鸾目送过。好在丹梯无百尺,屋头看尽白鸥波。
次韵韩伯清见寄
尘海幽居似地仙,满床堆地是家传。座中桃李春风酒,郭外桑麻杜曲田。
倚盖一松扶偃蹇,影娥片月弄婵娟。池边草色撩诗思,未觉才情让惠连。
经碧浪湖奉怀吴兴公
湖水秋空玉色匀,蒹葭纤雨上纶巾。重来羊岘谁沾泪,却顾龙门不见人。
独放酒船寻鲙具,谁容狂客吐车茵。西风白羽元非用,只为人间苦障尘。
满江红 开元斗室落成,玄览真人命名得?
妆镜
璧月朝朝琼树,明星处处阿房。不似千秋镜里,与人能鉴兴亡。
脚底琴生三尺鲤,袖中阿母一双桃。别时身动凌波袜,烂月如银照夜涛。
送姚焕章还京口兼简张率性
江乡人事凋讹尽,人日题讹复送行。十载归来访邻里,他年科第属门生。
春泉暗动金沙井,晴雪微椷铁瓮城。推官厅有讹人住,閒暇相求一寄声。
太常引 浴鹄湾有咏写奉易玄
张雨
张雨(1283~1350)元代诗文家,号句曲外史,道名嗣真,道号贞居子曾从虞集受学,博学多闻,善谈名理。诗文、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年二十弃家为道士,居茅山,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 ► 298篇诗文
答杨廉夫二首 其一
玄洲倡和十首 其一 菌山
王子明求题高侍郎雨竹
张公甫铁山隐居图
木兰花慢 秋词
龙虎山张一元一宿而去
南乡子 题李紫筼山居
寄题陈生华山图二首 其二
元统元年冬十一月句曲外史菌山巢居成制十小诗以自见录呈华阳隐居 ...
危太朴入都为题云林画幅
如池楼
海粟松雪酸斋杂书一卷戏题于左
凤凰台上忆吹箫 和欧阳彦珍催桂
送朱伯贤茂才之金陵
李士行枯木
咏梨花
茅山逢故人 句曲道中送友 案此下原有殿
倪元镇玄文馆会饮
题彭大年祷雨诗卷和仲举韵延祐己未开玄道院作
元统甲戌夏五月既望余客义兴王氏怀庆堂十又八日偕士友张德常谒张 ...
黄一峰画贞居图
四贤帖
【双调】水仙子_归来重整旧
来鹤亭即席赋
次韵刘伯温御史春游
葛岭柬乐閒高士并寄公文道弟
水调歌头 赠都料邵子和还嘉禾
玄览堂绝句
子昂墨写萱草
和率性大涤十咏 其三 凤洞
和黄晋卿提举忆旧诗
挽贡正甫经历
集王摩诘书语六言二首 其一
孤山即事
百字令 四月四日为王国辅生日作
题赵仲穆竹西图为杨元诚
次韵晋卿翰林赠陈秉彝
史局先生示以季境□□赠行卷辄题一绝卷锦
满江红 玉簪次班彦功韵
柳道传送别还茅山次韵复谢
摸鱼儿 双莲一斡,为人折去,仲举邀予?
玄览真人示以李遵道旧诗一章俾次韵悼之将寄其子克孝
瑶花慢 赋雪次仇山村韵
台掾萨天锡求识予面而之燕南八月十四夜风雨宿菌阁绝句七首明日追 ...
东汉高士咏十四首 其九 庞德公
题赵松雪怡乐堂图
朝中措 早春书易玄九曲新居壁
寄李季和
次松瀑黄尊师寓筹峰韵
次韵怀友
午日柬杨廉夫
同张德常游张公洞
蛛网落花
赠笔生沈君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